李琰
摘 要:案例教學法運用真實案例,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或集體協作,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某一具體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協作精神,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本文結合中職學生的特點,探索了案例教學法在中職學校學前衛生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中職 案例教學法 學前衛生學
學前衛生學是一門研究保護和增進學齡前兒童,特別是3~6歲幼兒健康的一門學科,是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也是學前教育的主干理論課程,是幼兒園教師、早教培訓機構教師、社區幼教機構工作人員、兒童社會工作者、小學低年級教師的必修課程。該門課程以應用為主,嘗試在該課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具有現實意義。
一、選擇案例
1.聯系實際
學前衛生學是一門應用學科,教師可在教學中根據講授的具體內容適當安排案例討論,創設情景,以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引發學生思考和探究問題,改變學習方法,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運用所學知識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學習學前兒童運動系統的特點時,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學前兒童小肌肉群的特點,教師可以運用一些常見的例子,如低齡兒童不會用筷子吃飯,拿勺子吃飯會用整只手抓握的方式。教師通過列舉身邊的真實案例,讓學生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2.難易適度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年齡多為15~18歲,年齡小,知識結構掌握不平衡,科學素質基礎相對薄弱。而案例教學能較好地彌補學生的這一欠缺,選擇難度適當的案例有助于將抽象的科學知識的形象化,將概念知識具體化。如果案例過難,會打擊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從而導致教師課前的準備工作不能夠按照預期的設想進行;如果案例過于簡單,學生容易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提不起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開展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選擇適合他們的案例,還可以通過多媒體等教學手段,保證案例教學能夠深入開展。
3.與時俱進
社會在發展,事物在變化,教師在選擇案例的時候也應該不斷變化和更新。案例教學離學生的實踐越近,越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效果也越好。如果教師選用的案例過于陳舊,缺少時代特色,則會降低學生參與案例教學的積極性,從而影響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最新的信息融入到教學案例中,通過多種方法調節案例展示的氣氛,通過細節提示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例如可以通過將成人案例與兒童案例進行對比的方法,使教學案例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滿足教學需求。
二、分析案例
教師展示教學案例后,讓學生分成小組,或者由學生獨立對案例進行討論、分析。學生可利用教材等工具對案例進行初步的分析,教師還可允許學生在上課期間合理利用手機查詢資料。如今,手機成為學生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師與其禁止學生在上課期間使用手機,不如讓學生利用好這個智能工具,增強學生的參與性和主動性。在整個課堂中,教師的職責就是組織、調控,創造一個整體參與、充分民主、鼓勵爭鳴的開放式課堂,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充分發揮主體作用。
三、評價案例
對于案例,教師不應簡單地做出結論,而應對整個討論情況做出評價,以正面激勵為主,對討論中積極發言的學生要給予肯定,對提出獨到見解的學生予以表揚等。隨后教師對學生的答案進行歸納匯總,對案例的癥結點作系統的分析,并且引導學生對問題與答案進行深入思考,對在討論中出現的錯誤或欠缺進行彌補性、提高性的講解,也要對案例中涉及的理論問題指明其中的關鍵。教師也可以啟發、引導學生自己去總結在案例分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總結自己在案例理解和原理運用上的收獲。這樣可以促使學生養成自主思考的好習慣,從而保證教學質量,保證學前衛生學案例教學法的順利實施。
四、小結
案例教學法的優點在于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了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重視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也使學生之間學會了溝通和合作。要使案例教學法充分發揮作用,教師還需要不斷鉆研,選擇適合的案例,篩選出案例中的有效內容,推動案例教學產生實效。
參考文獻:
[1]萬鈁.學前衛生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2004.
[2]胡獻明.學前衛生學中的案例教學[J].科技風,2012(20).
[3]朱妞,訾榮祿.直觀教學在高職學前衛生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3(31).
[4]賴莎莉.案例教學在提升學生科學素養中的應用——以學前衛生學為[J].湖南民族職業學院學報,2012(12).
(作者單位:大連市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