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道明
摘 要:數學作為基礎學科正向技術學科轉變,在高等數學的教學中,要轉變教育教學理念。在教學中,不但要提高學生知識水平,更要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高職數學教師應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化繁為簡,激發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興趣,嘗試新的教學模式和考核方法,注重高等數學的技術應用。除以上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學習態度的培養。作為一線高等數學教師,筆者嘗試了一些新方法,提出了一些新理念。
關鍵詞:數學教育理念 更新 教學質量
數學作為基礎學科正向技術學科轉變,在高等數學的教學中,定調為“降低理論切入點,輕理論、重操作,注重為專業課服務”。教師應把繁瑣的理論直觀化、簡單化,讓學生易于接受。如“極限”概念,在講解的過程中,把之形象化、簡單化,弱化理論形成的過程,把其中的思想方法凸顯出來,運用到實際的操作和應用中去。甚至于總結順口溜“代入法”“約分法”“省略法”等等。
高職教學反饋信息:高等數學聽不懂。筆者在教學中和學生共同尋找原因。高等數學不是“聽會的”,而是在大量練習的基礎上“體會提煉思考”出來的。下面是筆者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轉變數學教學理念
高職教育是職業技術教育的高等階段,高職人才的培養應走“實用型”的道路。教育的結果是:能把科研與開發設計成果應用于生產中去的以工藝技術為主的專門人才,能把決策者的意圖具體貫徹到實際工作中去的一線管理人才,具有特定專門業務知識技能以及某些特殊的智能型操作人才。同時,高等職業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雖都具有職業教育的屬性,但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適應面比中職的專業適應面大,不是對應特定的職業,而是從屬于一定的行業(或較大的職業群),培養目標適應于行業發展需要。
所以,高職的高等數學教育不同于普通高校數學系學生的高等數學教育,不應過多強調其邏輯的嚴密性、思維的嚴謹性,同時也要與中職數學基本必備的數學知識灌輸區分開來。特別強調其作為專業課程的基礎,強調其應用性、學生思維的開放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自覺性。
二、更新對高職教學的認識
高職教育是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的教育。注重培養崗位技能,認認真真給學生打造技能,實實在在搞藍領教育。因此,高職的高等數學教學內容必須充分體現“以實用為目的,以夠用為原則,注重理論和實踐的聯系,注重應用,重視創新”,在實踐教學中,對教學內容作一些適當的取舍和內容整合。
三、運用新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由單一的灌輸教學轉向互動式教學。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是教學的主體,兩個主體只有互動起來,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講課要利用案例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要旁征博引,富有趣味性。建立樂學體系,把灌輸教育變成互動式教育,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改變陳舊的教學狀態,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更新呆板的教學模式,利用計算機整合數學軟件,動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引進Mathematica軟件繪制空間曲面,演示數學中的極限、分割與連續變化等等。有利于學生把抽象的理論具體化、實際化,利于理解,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習高等數學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把數學文化引入課堂,使學生了解數學史,了解數學的發展與概念建立的過程。教學中,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及時歸納、總結、理解,及時提取其中的數學思想方法,整合專業課知識,并應用到具體的操作實踐中去。
四、由整齊劃一的共性化教學轉向個性化的特長教學
共性化教學淹沒了學生特長,泯滅了學生的愛好和天賦,因此要因材施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他們的特長,這才是最好的選擇。
這就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考試考查模式,轉化數學考核方式,改變單一的試卷考核方法。根據實際情況,配合高職數學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可以嘗試:平時成績與數學學習態度(占30%),包括作業、課堂提問與表現、數學小課件的操作等等;開放型考核(占30%),包括數學建模,特別是在專業課中的應用,數學問題探究等,限定一定的時間以論文形式上交;閉卷考試(占40%),主要考查學生基本知識、基本計算能力,限時完成。這樣的考核方式可以考查學生的數學知識掌握程度和數學應用能力,可改變“一片紅燈”狀態。有利于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克服恐懼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五、千方百計激發學生積極學習的態度
再好的飯菜,學生不動筷子就想從中攝取營養是絕對不可能的。教學傳授知識的前提是學生想學,學生懶得學習是當前的教學面臨的窘境。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斗志,是當前教學面對的主要問題。
(作者單位:河南省南陽農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