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菁菁
(沈陽建筑大學 遼寧沈陽 110168)
研究生外語類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鄒菁菁
(沈陽建筑大學 遼寧沈陽 110168)
本文就研究生外語類課堂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指出了研究生外語在課程設置、學生學習態度及教師專業素質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只有改革課程設置,改進教學方法,創造語言環境和提升教師素質,才能改變現有的課堂現狀,真正提升研究生的外語語言運用能力。
研究生教育;外語教學;現狀; 建議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國際交流日趨頻繁,21世紀愈發需要具有一定外語水平和專業知識的高等人才。新的形勢對研究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研究生外語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在新形勢下提高研究生外語應用能力,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隨著高校的擴招,高等學校碩士、博士研究生招生數量逐年增加。多數非國家重點院校都存在研究生生源不足的問題,因此所招研究生入學時成績普遍較低,其外語成績勉強達到錄取分數線,總體外語能力較差。其中閱讀能力一般,聽、說、寫、譯的能力較差。進入研究生學習階段,沒有了過級的考試壓力,學生對外語的學習興趣驟減,外語課上隨意請假曠課等現象比較普遍。即使來上課的學生,也只是聽課,很少與教師互動,學習興趣不高。
外語,對于非英語專業的研究生來說,是專業學習和科學研究與交流的工具。研究生需要具有熟練的查閱外文文獻、良好的口語交流和較高的外語寫作等能力,這些能力是專業學習和研究的必備能力。目前,研究生外語課分為閱讀(36學時)和聽說(20學時),沒有寫作、翻譯等課程,課上講課方式還是以教師講授為主(以沈陽建筑大學為例),但這樣的教學只注重語言的基礎訓練,無論是課程設置還是教學方法都不能滿需學生的需求。這使得研究生無法體驗到外語的實踐價值,從而對外語學習頗有怨言。
分析研究生外語課堂的教學現狀,筆者認為問題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三個:課程因素、學生因素和教師因素。首先,研究生需要使用外語進行學習交流。能聽懂別人說的內容,能說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想法,能看懂專業的書籍,能寫出專業的學術報告,這樣就可以了。對于詞、句等各種語法的用法,了解就可,無需精通。而現在的外語課堂,將詞匯、語法教學列為重點,反倒是聽、說、寫等最需要加強的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練習,學生的外語應用能力沒有得到提升。其次,本科生選擇繼續讀研,主要原因是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因此,到了研究生階段,學生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專業課的學習和社會實踐上,以便日后能找到好的工作。學生忽視外語學習,甚至認為研究生階段不需要開設外語課程。這樣的學習態度,不會有好的學習成績。再次,教師在教學中起著主導作用,教師的素質對教學的成敗至關重要。但我們的教師忙于繁重的教學任務,無暇自身業務的提高,教育理念滯后,教學方法陳舊,英語課堂枯燥無味,學生更失去了興趣,形成了惡性循環。
首先,要對研究生外語課程設置進行改革。由專注語言基礎訓練的課程改革為可以為研究生的專業研究與發展提供直接支持的課程。在原有的《研究生外語閱讀》和《研究生外語聽說》課程的基礎上,加大聽說的學時,增加《外語口語》,并開設《學術論文寫作》、《專業外語》等實用課程,以滿足研究生的更高層次的需求。
其次,改變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對于非英語專業的研究生,外語是學習拓展專業知識的一個工具。所以,我們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使用語言交際,而不是培養語言學家。因此以詞匯、語法為重點的傳統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研究生的外語學習。課堂教學設計秉承不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不利者的宗旨,最大限度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以提高研究生的外語應用能力。因此,課堂設計應不拘泥于某一種教學方法,是多種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交際教學法、任務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自主學習教學法都是比較適合研究生外語教學的方法。無論哪種教學方法,都要把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作為出發點,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和中心,挖掘學生的潛能。
再次,創建全方位外語語言學習環境。可以開辦英語沙龍,每周一個話題,邀請留學生和外教共同參加,為學生提供使用語言交流的機會;可以邀請外籍專家學者為學生做本專業研究方向或課題的講座,為學生提供學術交流的機會;發揮導師的專業優勢,為學生創造學習交流的平臺。導師給定任務(可以使一個需要解決的學術問題),學生分成小組,通過查找、閱讀、翻譯資料,小組討論,最終形成解決方案,并將書面材料上交給導師,最后每組在匯報會上展示自己的成果,并由導師對每組進行點評和指導。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能力得到了鍛煉,專業外語學習動力得到了激發,外語的交際能力得到了提升。
最后,提升教師素質。學校應為教師提供進修、交流的機會,鼓勵教師不斷學習,提升業務能力;教師自身也應努力提升業務水平,多聽講座和報告,掌握最新的專業理論知識,多觀摩優秀課,提高講課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指導研究生的外語學習。
對研究生外語類課堂進行改革,原則是滿足學生外語學習的需求。在這個前提下,對課程設置、教學理念和方法進行改革,創建語言學習環境,提升教師專業素質。只有完善這四個方面,才能改變現有的課堂現狀,真正提升研究生的外語語言應用能力。
[1]劉延軍,姚孝軍.學習主體的個性化需求與研究生的英語教學改革[J].外語界,2004(4).
[2]于志濤,牟曉青.研究生英語教學現狀分析與改革思考.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
[3]朱曉梅.高校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現狀的思考.遼寧工學院學報,2006.10.
Abstract: The vital view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is human centered, it also in favor of the cultivation of people. In his humanistic educational thought Rodgers put forward the "student centered" concept. The view also involved the emphasizing of the subject status of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paying attention to practical experienc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Rodgers's humanism theory, the paper explore the new thoughts,content and method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in China, in order to make the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 a better effect.
Key words: Rodgers; Humanism;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責任編輯:周 天]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Postgraduate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Zou Jing-jing
(Shenyang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168, China)
In this article some problems in postgraduate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re described, such as offering courses, postgraduates’ study attitude and teachers’ qualities. Accordingly,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a systematic reform must be carried out in the reform of offering courses, in the change of teaching approaches, in the creation of language environment and in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qualities. Only in this way can postgraduates’ ability to use foreign languages be really improved.
postgraduate education;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status quo;suggestion
[責任編輯:周 天]
The application of Rodgers's humanism theory in the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teaching
Zhao Dong-wei, Xue Shu-bing, Yan Ming,Xue Li juan
(Department of Student Affairs,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100, China)
H315
A
1000-9795(2014)012-000091-02
鄒菁菁(1981-),女,浙江海寧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