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僑柳
【摘 要】通過在高一地理課堂教學中實施“分層成功教學”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找到了適合自己學習的方法,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有了更多的收獲和成長。“分層成功教學”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更多空間,更突出教學面向全體、全面提高的素質教育目標,值得廣泛的推廣。
【關鍵詞】高一地理;課堂教學;分層成功教學;研究
學校教育是面對全體學生的,但是學生間的差異卻是客觀存在的,學生在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習態度與學習習慣的養成還有掌握的技能水平等等都存在著差異,包括其個性特征、興趣愛好和特長等等,因此把握好學生的個體差異展開教學工作,十分重要。本文就探討了在高一地理課堂教學中實施“分層成功教學”的相關內容,以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更多空間。例如:C層次的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對學習有了一定的信心和耐心;B層次的學生對學習有了更多的主動性和自信心;A層次的學生能力提升很快,并懂得幫助其他同學,做好地理學習。
一、“分層成功教學”的基本概念及意義
“分層成功教學”是指從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出發,將同一班級的學生按照一定的標準將他們分成短期性的(即處于發展變化狀態而短期內又相對穩定的)A、B、C三個層次,再根據群體學生的差異,進行不同層次教學目標、教學方案和教學評價的分別制定,從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機會成功,從而不斷樹立他們的自信心與自尊心,更積極主動的學習。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并達成面向全體,全面提高的素質教育宗旨。
“分層成功教學”的實施是我國教育發展的需要,學生個體成長需要更多的關注,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發展學生能力的必要性。學生通過這樣的分層教學,能夠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并根據自己的學習發展變化,及時對學習內容與學習方式做調整。“分層成功教學”是將學習目標細化的過程,對于學生的學習質效的提升有很大的好處,而且教學實施過程,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對學生各項能力的提升都有幫助,這也是提升我國整體教學水平的需要。
二、高一地理課堂教學“分層成功教學”的實施
(一)分層方法
分層教學的目的是為了發展學生而不是區分學生,分層成功教學是實現平等教學、尊重教學規律基礎上的差異性教學,因此在學生分層上,不能單純通過學習成績為依托進行機械簡單的劃分,這樣易造成偏差過大,也會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心理打擊。我們要采取模糊類的分析,進行動態、綜合和科學的評價。先根據學科表現進行基礎人事,再對學生的地理基礎知識、心理發展水平,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等進行全面的了解與評價。當然不可忽視的是學生對學科的潛在興趣的能力發展研究。這樣才可以對學生分層有較客觀的處理。且學生分層也應隨著學生的發展變化有所調整,秉承“因地制宜”教學觀,堅持給不同層次學生創造更加符合自己實際的學習空間,更好的心理品質的形成,讓學生能感受自己的進步,有沖勁從低層次向高層次邁進。
具體方法根據以上原則,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C層次的學生學習基礎較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沒有好的學習習慣;B層次的是學生有一定的學習基礎,但不夠自覺,缺乏主動性,且自控能力較差;A層次的學生是指學習基礎好,學習很主動,對學習有興趣,有熱情、有能力。而為了最大限度的調度學生各方面的積極因素,促進學生學習。還可以實施小組合作,將不同層次的學生搭配成小組,互相幫助與監督,可以采取座位相鄰的原則進行分配。
(二)分層實施
1.教學目標的設定
教學目標的設定指的是教師要根據教材和大綱的具體要求和各層次學生可能達到的學習可能性,做出不同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目標是起學習導向和激勵作用,在保證基礎學習的前提下,不斷提升學習。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考慮C層次學生的接受能力較差,可以適度安排一些輔導內容,保證他們的學習基礎的達成。對于B層次的學生要保證他們對課程標準的完成基礎上,注意能力的發展。而對于A層次的學生達成教學準則之上,增加難度,關注其知識遷移運用。
例如:學習高一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目標設定。C層次的學生需要掌握氣壓帶和風帶的成因類型、分布規律。B層次的學生要能繪制氣壓帶和風帶模式圖,明確氣壓帶、風帶的名稱與分布,讓教師教學內容通過學習能靈活運用。A層次的學生就應該學習用學習到的相關知識分析解決一些地理問題,比如說氣候類型的成因或是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
2.課堂教學的分層
在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做的是成功引導學生在各自需要努力的學習發展區域內前進,讓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掌握一定知識與能力的滿足感。這是一個挖掘自身能力的學習過程,關注好學生的學習變化。比如說在完成“自然界的水循環”這一節的教學任務中,可以設定三個類別的問題,C層次的學生了解陸地淡水占水體的比例,并敘述相應環節及意義;B層次學生的能作圖表示水圈各部分的組成,并制圖描述水循環過程;A層次的學生則關注以上兩類基礎之上,還能聯系生活理解三類水循環的差別并作相應的水資源寶貴表述。
而在實現“氣壓帶和風帶”教學目標,就可以聯系分組形式,采用小組報告,由簡入難,彼此合作,每個人都有任務,每個都要做一定表達,彼此都要對報告內容有認識,在這樣的報告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自信心也會被很好的鼓勵,有的同學負責報告成因類型、分布規律,有的學生談如何解決地理問題等的等。而在布置作業環節,也要體現分層教學的內涵,根據學生的能力和完成水平布置。
三、關于實施高一地理“成功分層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以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為前提
實施分層成功教學的基礎,在于教師要明確課堂教學教師可以自由安排,但必須是以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為前提的。這樣才能避免分層成功教學出現片面化或是教學目標的降低。因此教師在執行過程中,要根據教學大綱制定的教學目標與教學認為,做出適度的調整,明確自由的限度,在這個大范圍內給學生創造出自我認識、自我努力、自我強化,從而達到進步的空間。個別學生教師可重點培養,但不可以犧牲全體學生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的時間為代價。endprint
(二)要擺正心態,不可模糊分層教學的重點
“分層成功教學”為教師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教師的心態問題,教師要以公正、平和的心態看待分層,我們分層的目的不是劃分學生,而是劃分教學,教師如果對層次低的學生的有偏見,學生就會感受到并產生消極情緒,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切不可有對他們層次的要求,而應是讓他們多努力充實自己,最終達到從一個學習成功走到另一個學習成功。其次是教師的教學問題,教師不可以模糊了分層教學的重點,因此要更加努力的鉆研教材,改進教學,多關注一些學生又喜歡、又促進能力提升的教學活動,形成較好的激勵機制、教學氛圍,給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從而保證每個學生都喜歡上地理課,并盡可能從課堂上多學到一些,感受到自己的進步與提升。
(三)以“一切從實際出發”為實施基本原則
一切從實際出發是哲學認識,但用在“分層成功教學”中卻十分有效,一切從實際出發,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正是以學生為本的,關注學生個體成長的表現,學生是學習成績的關鍵主體,讓學生感受到分層教學中對學生的關心和期待,讓學生愿意相信自己能做到相應的要求。分層要成功,就一定要靈活,看到學生的進步,就要及時的對分層進行調整,要為學生的發展和變化提供激勵,要觀察學生的動態,成績變化很大,但沒有定性的學生不建議調整層次的頻率太高。
綜上所述,在高一地理課堂教學中實施“分層成功教學”,使課堂教學效果得到優化,也使教學目標和任務更好的達成,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情感因素,讓學生有意識的去發展自我,可以說滿足了素質教育的追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通過“分層成功教學”,使學生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適宜的方式,使其學習效果也越來越好。學生不再把地理學習看的很難,而會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夯實自己的知識掌握,可以說是一種積極有效課堂教學的探索。
【參考文獻】
[1]周燕.高中地理分層教學的應用研究[J].德州學院學報.2012(12):131-132
[2]伍成貴.淺談分層教學在地理課堂提問中的有效實施[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03):77+84
[3]馬新會.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最大限度體現“因材施教”[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01):13
[4]崔素峰.談對地理課堂練習的分層[J].學周刊.2012(11):51
(作者單位:福建省南安市華僑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