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光明
隨著新課程的到來,伴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的東風,多媒體這一新的科技手段正以令人始料未及的速度滲透到教育領域。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已成為當前實施素質教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種有效途徑。將多媒體引入課堂教學,可以使教學由平面走向立體,變靜態為動態,化抽象為具體,激活學生的興趣,縮短學生的認識過程,實現教學過程的優化,是提高高中政治課教學質量的一條重要途徑。如何在思品課中恰當使用多媒體?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電教媒體在教育中的最大優勢就是能集聲、文、畫于一體,以直觀鮮明的圖像,生動精煉的語言,極富感染力的音樂創設一種情境,使學生深深地被吸引、被感動,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師的熏陶,提高學習的興趣。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發展,電教媒體中的計算機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了更廣泛地運用。多媒體能使課堂教學更直觀、更生動、更形象,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電教媒體教學應用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等各種信息交互傳遞,增加了課堂教學的感染力。例如在講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時,為了更好的理論聯系實際,我特意剪輯了《心理訪談》的兩個片段:一個是反映母女關系緊張的,一個是反映母子關系緊張的。我把它運用在教學中,通過文字、圖像、聲音,就把學生的心靈抓住了。讓他們去分析應該如何解決緊張的母女、母子關系。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積極開展討論發言,從而懂得了什么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架起了“大社會”和“小課堂”信息的橋梁
政治課時事性較強,知識更新快,教學變化大。新課改下,思想政治新教材雖然一改傳統教材純系統理論的模式,增設大量的輔助文,以求激活學生的興趣。但是隨著時代快速步伐,思政課的時代性與教材材料的滯后性的矛盾仍然較為突出,一時難以解決。在教學中,用教材上現有的材料,雖然能說清觀點,但由于這些材料較為陳舊,學生很難理解透徹。相反,如果用最近的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和現實意義的材料,往往會“引人入勝”,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比如:我在上政治生活中《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平等、團結、共同繁榮》這一課時,插播放視頻《烏魯木齊7·5事件始末》片段,向學生分析7·5”事件是境外分裂勢力組織、策劃,境內一小撮人實施的極端暴力犯罪行為, 暴力分子企圖通過這些極端的事件挑撥民族關系,引發民族之間的猜忌、隔閡與不和。由此,學生深刻理解了各民族只有穩定、團結奮斗,國家才能繁榮昌盛的道理。常言道:“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學生不應該只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書呆子。我們教師必須把學生從“小課堂”帶到“大社會”,而多媒體教學就是架起“大社會”和“小課堂”信息的橋梁。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增強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時代氣息
提高學生的政治理論水平,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重要目標。多媒體教學可靈活及時地運用各種信息,具有傳授知識新、快、全等特點,將這種特點融入思想政治課教學中,使思想政治課教學與國內外形勢、當前社會熱點、時代聚焦點有機結合起來,增加信息量,反映時代脈搏,豐富教學內容。如在紙幣發行量的教學中,分別播放1994年消費者搶購商品和1997年市場上商品堆積的畫面,使通貨膨脹和市場疲軟這個較為抽象的教學內容化深為淺,化難為易,化遠為近,化虛為實,更加形象化,簡單化。如講授“主權國家的權利”時,錄放2001年4月1日美國侵犯我國主權,制造撞機事件的有關素材。講“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時,錄放了中國入世協議簽訂的有關場面,并用多媒體技術加以處理。課堂上針對不同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播放相應的片斷,引導學生回答相應的問題。經過層層誘導,不僅使學生接受了最新的信息,也使學生從表象看到了問題的本質,并激發了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四、精心設計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學會主動探索學習
思想品德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化靜為動,化無聲為有聲,使教學內容變得直觀、生動有趣、形象逼真,化枯燥為有趣。再加上教師適時恰當的講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主動思考、不斷探求,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主動去發現問題,并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這不僅培養了學生思維的能動性、擴散性,而且提高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學習《市場經濟的護衛者》時,筆者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材料:“小明一家三口在青島某餐廳就餐,點餐時土豆絲58元一盤;不銷售外地啤酒,只銷售本地青島啤酒;自帶啤酒收取10元錢的開瓶費。小明想出一個懲罰商家的辦法,把頭發絲放到土豆絲里面,以食品不衛生為由要求賠償。”讓學生找出材料中不合理的行為并討論這些行為的危害,總結市場交易的基本要求。展示近期在市場上人們遭遇不公平的事,留有時間讓學生補充自己遭遇,并說出危害最大、影響最廣的事件,教師引導學生分組討論這一事件對國家、企業自身、其他經營者、消費者帶來的影響,各小組由一名代表匯報本組討論交流成果。這樣的設置既活躍了課堂,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總之,通過實踐表明,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班級比不使用的班級教學效果有著明顯的提高。使用的班級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大大提高,課堂氣氛活躍,對知識的理解非常深刻,知識面擴大,積極地思考,回答問題并能問題,創新能力大大增強。
(作者單位:福建省永春華僑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