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海靜
摘 要:人生價值是人生觀體系中的一個重要范疇,在一定意義上,富有美德的人的人生價值才具有真正的人生意義。本文提出了在高校青年團員群體中“美德提升人生價值的”觀點,并從高尚的美德品格,良好的美德情操,優雅的美德環境,過硬的美德素養,健康的美德人格,科學的美德職業,創新的美德網絡,遠大的美德夢想等“八種教育、八種美德”的八個方面結合青年團員實際,闡述了美德養成與人生價值提升的關系和途徑。
關鍵詞:青年團員;美德養成;價值提升
《荀子·堯問》:“周公謂伯禽之傅曰:‘汝將行,盍志而子美德乎!”《史記·禮書》:“洋洋美德乎!宰制萬物,役使羣眾,豈人力也哉!”美德指美好高尚的品德,優秀的品質、情操和行為,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培養的優點。人格心理學中指出美德是可以給一個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東西,包括勇氣,自信等,是至善至純至高人性的結晶。在社會潛意識里,美德是一種大眾所推崇的高尚道德行為,它主要表現在一個人的德、智、體、美的發展上。美德是逾越自己的本性,融入旁人的思想、舉止或人格中的美的行為。它包含在良好的習慣之內。
人生價值是人的實踐活動對社會和自身所具有的意義和作用,包含了人生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兩個方面。社會價值是個體對社會和他人所做出的貢獻大小。自我價值是對自身物質和精神需要的滿足程度。人生價值作為一種特殊的價值,是人們從價值角度考慮人生問題的根據。它兼有實踐問題的現實性和理論問題的復雜性。
一個富有美德的人,是一個有氣質的人,被稱為有涵養,有修養的人。無論多么高深莫測的哲學,都無法左右情感,都不具備有影響力的動機,只有美德才能掌握知識的航船,才可以到達夢想的彼岸。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將美德行為提升到生命高度的價值觀,不可能有所成就,不可能獨立自強,更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美德是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播下美德的種子,收獲人生價值的提升。
青年團員要提升自我人生價值,就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愛因斯坦說,“一個人的價值 , 應當看他貢獻什么 , 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么”,必須學會正確認識和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正確認識和處理貢獻與索取的關系。
青年團員不僅僅具有一般社會人的生存價值和活動價值,同時還主要體現了青年團員在社會中的存在價值和重要意義。他們的人生價值是社會對于個人的尊重與滿足和個人對于社會的責任與貢獻兩者的統一。他們的人生價值提升的主要要素之一就是美德。
因此,在高校中,可以通過“八種教育、八種美德”來幫助青年團員養成良好的美德品質,提升自身人生價值。
一、注重加強青年團員人文素質教育,培養高尚的美德品格。充分發揮高校傳播先進文化、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級人才的重要作用,以《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青年團員公民素質教育》和《大學語文》教學為契機,加強青年團員公民意識教育,促進文明素質養成,培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以人格理想、信仰和價值觀等方式,在青年團員的思維和言行中加強人文教育,提升他們內在的品質,培養他們高尚的道德品格,塑造他們健康的人格,提高他們真、善、美統一的精神境界。
二、切實增強青年團員美德美育教育,陶冶美好的美德情操。美德教育不僅能培養人的高尚品德和情操,還有助于開發人的智力和挖掘創造潛能。積極組織青年社團開展音樂、美術、戲劇、影視、曲藝、舞蹈等藝術教育活動,讓青年從中享受藝術的精華和美的感覺,推動青年的美德美育教育。
三、積極營造青年團員校園文化氛圍,創造高雅的美德環境。校園文化建設對青年團員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承擔為青年營造健康向上、優美高雅校園環境氛圍的責任。一是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開展豐富多彩如講座、報告會、座談會、競賽、青年志愿者服務等青年喜聞樂見的活動。二是加強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美德氛圍,借助廣播、電視、報刊、櫥窗、宣傳板、手抄報、講演、征文等媒體和活動進行宣傳,將青年組織、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內化為自身的美德行為,創建和諧優雅的德育環境。
四、著力提升青年團員理想信念教育,打造過硬的美德素養。改進教學方法,提高青年的政治理論素養。引導青年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分析社會現實問題。將課上教育與課下教育相結合、將抽象教育與直觀教育相結合、將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努力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材施教的采用啟發式教學法、案例法、直觀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使“兩課”教學內容“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培養具有堅定共產主義信念、一定理論水平和組織能力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和政治素養好、業務能力強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優秀人才。
五、高度重視青年團員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健康的美德人格。健康的心理是青年團員美德養成和學習科學文化的前提,是大學期間正常學習、交往、生活、發展的基本保證。青年團員的文化層次較高,社會和家庭對其的期望較高,自我關注和人生目標的定位也較高,高校應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特殊青年或重點青年檔案,通過E-mail、Fetion、QQ、微博、微信、人人網及面對面交談等方式進行師生情感交流,及時化解青年的思想矛盾和掃除心理障礙,優化青年的心理素質,幫助青年形成優良的品格,樂觀地面對人生,正確的認識社會發展變化規律,自覺為社會和人民服務。
六、努力強化青年團員就業創業教育,規劃科學的美德職業。畢業生人數的增長導致青年團員就業壓力的增大,就業成為家庭、學校和社會最關注的問題。在美德養成中,深入細致的做好職業指導工作,開展就業服務活動月、就業創業先進事跡報告會、成功成才經驗分享會、優秀校友專題講座等主題活動對青年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引導青年樹立“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就業創業觀念,提高自身社會價值地位。
七、逐步提高青年團員網絡思想教育,引領創新的美德網絡。營造網絡教育氛圍,豐富日常德育教育工作,正面引導青年使用互聯網,樹立正確的上網觀。通過網絡思想引領,使青年遵守與信息活動相關的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安全的、健康的、綠色的使用網絡信息技術。建立健全網絡美德主陣地,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和“紅網工程”建設,開展有益于培養青年網絡德育的活動,使網絡美德創新健康發展。
八、重點突出青年團員中國夢教育,樹立遠大的美德夢想。中國夢,習近平主席在第十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深刻闡釋,無疑道出了當代中國最耀眼的時代主題。高校承擔著青年團員夢想教育的主要任務,在日常青年團員思想政治教育、團學文化建設及參與面廣的活動中,突出青年團員中國夢教育的主題內容,一方面可以幫助青年團員科學規劃自己的成才夢、大學夢、青春夢和時代夢,一方面可以借助“中國夢”的力量,端正青年刻苦學習的態度,塑造青年堅韌豁達的品格,傳遞青年無私奉獻的愛心,發揚青年求真創新的精神,進而引導廣青年團員樹立正確的夢想觀和美德觀,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夢即美德夢而努力。
一個人追求人生目標的前提是要從美德做起,高尚的美德品格,良好的美德情操,優雅的美德環境,過硬的美德素養,健康的美德人格,正確的美德職業,創新的美德網絡,遠大的美德夢想,定會讓青年團員在人生道路上,實現人生價值的完美提升。
[參考文獻]
[1]周淇,程少華,張雪紅,張志軍.關于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幾點思考[J].《南昌航空工業學院學報》1999年增刊.
(作者單位:德州學院 生態與園林建筑學院,山東 德州 2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