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靜
河北省黃驊市第三中學
如何提高中學德育工作的實效
秦靜
河北省黃驊市第三中學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許多嶄新的社會觀念、社會現象和社會思想開始不斷滲透到學校這個相對獨立的社會系統中來。一方面學校德育體系中的某些固有原則、方法,不能對其中的積極因素做出及時反映和吸納,使學校德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不適應學生個性的發展,受到學生消極抵制;另一方面對部分消極因素所帶來的影響無所適從,致使德育工作逐漸失控。因此,研究和解決現代中學德育如何擺脫困境,重新獲得發展的活力,已經提上中學德育的重要議事日程。
素質教育;中學德育;身心發展
素質教育是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為目的,以提高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術、身體心理素質為宗旨的基礎教育。其中思想道德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是素質教育的靈魂。林崇德認為:“德育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內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個教育工作的基礎。”目前,加強德育工作已成為全體教育工作者的共識。但是盡管德育被提到了首位,巨大的德育實踐并未收到應有的道德效果。現代中學德育要想擺脫困境,重新獲得發展的活力,必須探索產生這種困境的內在的、根本的原因。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把握德育的方向,才能走出困境,提高中學德育工作的實效。
尤其是在中學校園,作為德育工作的對象——正處于青春期的當代中學生,普遍存在以下幾類問題:法律意識淡漠,崇尚武力;學風不正,厭學現象較為普遍,成績逐年下滑;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缺乏互助和團隊精神,與他人之間缺乏溝通與理解;人生價值觀、道德觀發生偏移;情感反復,朝三暮四,缺乏必要的毅力及意志;自我控制力差;有逆反心理。
以上這些現象的普遍存在更加把學校的德育工作推上了風口浪尖,究竟怎樣才可以提高中學德育工作的實效,不受或少受外界因素的干擾,培養出德才兼備的社會人才,成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問題。這里我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中學德育工作的實效。
學校道德教育必須同學校環境的改造聯系起來,努力創造理想的學校文化。學校的校風、班風等就是一種學校文化,是指在各自的學校里,洋溢著鞏固學校統一、鼓舞學校精神的某種風氣、氛圍。形成校風的要素就是學校的辦學精神和歷史傳統,也包括慶典和活動。例如開辦廣播站,以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收到良好的德育;創辦主題班會、主題板報,讓學生盡情的享受自己的知識才華,并從中體會德育意識;清明掃墓、緬懷先烈,培樹學生不畏犧牲、珍惜生活的愛國思想;‘母親節’祝福語征集,培樹學生感恩父母、尊重長輩的“孝道”思想;春季運動會以班級為單位展開競技,培養學生為集體爭光的團隊精神、合作意識;等等這些都讓學生們從邁進校園的第一步開始接受潤物無聲的德育教育,充分發揮了學校這一相對獨立的小環境的特點,即通過展開各式各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推進素質教育。
學校道德教育只有借助各科教學,才能培育學生形成敏銳的知性與豐富的道德情操,形成深厚的文化能力。沒有這些作為基礎保證,就不可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判斷、道德態度、道德行為。這并不意味著一切教學都是說教式的教學,各門學科實現本學科固有的教學目標才是重要的。尤其在語文、歷史、政治等文科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課本材料、課外舉例,讓學生不僅達到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更能達到德育目標。例如我校剛剛開展的主題閱讀,通過經典誦讀和美文欣賞,旨在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是借助單元主題展開課外閱讀,一個主題就是一種分享、一種情感、一種智慧。語文教學借助道德教育的促進作用,使學科教學在成為出色的教學的瞬間也就產生了逆向的促進作用——出色的學科教學也有助于道德教育。這樣兩者便處于良性循環的相互作用中。
每個教者應當是一個完善的文明人格形象,在加強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同時,我們每個教者應當是一個完善的文明人格形象,只有這樣才能有益于學生的德育建設,才能加速學生德育建設的進程。因此,作為中學教師,在素質教育的大潮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自我、提升自我:(1)必須首先認真學習,深化理解,仔細對照,在教育、指導學生的同時也要學會不斷的教育自己,督促自己。(2)必須具有真正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以培養合格人才為第一己任,從教樂教,緊握教育的方向盤,堅決排除應試教育對素質教育的干擾和慣性影響,切實加強學生對多種能力及素質的培養,永遠不辱教育之使命。(3)言行一致,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對學生的潛移默化。(4)必須站在抵制腐朽思想和行為的最前沿,為凈化環境、改良氣候勇于奉獻出自己的一切。如果每個教者都能做到用一片赤誠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崇高的師德塑造人。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一定能培養出更多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總之,加強學生的德育建設的教育任重道遠,并非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工作,我們必須持之以恒,及時總結調控,經常開展教育研討活動,以致真正消除教育之盲點,只有這樣,我們對中學生的德育建設才能不斷邁向新的高度,使他們擁有一種靜心智慧的魅力品質,使他們達到一種高雅脫俗的境界。有了心靈和諧的人,何愁沒有和諧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