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蘇飛,丁建生,楊 藝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0)
跨專業選修急救基本知識與技術課程設計
許蘇飛,丁建生,楊 藝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0)
隨著高職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工作的不斷深入,其人才培養的目標是:培養的人才不但要在所從事的行業中具有較強的職業能力,更重要的是服務于社會。在發達國家,具有一定的急救能力[1]已成為公民的基本素質。非護理專業設置急救基本知識與技術課程,對學校和教師都是一個挑戰。
跨專業;急救基本知識與技術;課程設計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平均壽命延長,老齡人口增多,導致一些突然發作威脅生命的老年性疾病的發病率增高;而生活方式的改變,外出旅游和各種運動增加,使外傷性疾病發病率增高。對上述急、危、重癥的急救包括院前急救、院內急診科救護、院內重癥監護病房救護,而院前現場不處理或處理不當會造成院內救治困難。如將斷肢用酒精浸泡、用水洗,造成肢體壞死;Ⅰ°燙傷不冷敷可變成Ⅱ°燙傷,開水燙傷后將衣服脫去使皮膚一起撕脫造成大片疤痕。面對建筑工地工人突然從高處墜落,路上有人發生車禍,旅游地有人摔傷或被毒蛇咬傷這些突發情況,大多數民眾會束手無策,只能等急救人員來搶救。如能在受傷后第一時間內進行最基本的救治,會大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殘率。國外交通事故致死率遠低于我國,這主要是因為在發達國家,急救能力已成為公民素質的一部分,平均每3人中就有1人掌握心肺復蘇技術。醫學的發展促進了急救理論與技術的不斷發展,加上近年來我國醫學界非常重視急救知識的普及,有關部門一致認為提高全民急救意識可提高全民素質。因此,院前現場急救越來越被重視,并被列入社會培訓課程,而對全民進行急救教育是我國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我院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分析研討,認為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設置跨專業選修急救基本知識與技術課程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急救能力,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因此設置了急救基本知識與技術課程,并由護理系專職教師承擔教學任務。
2.1 提高教師對急救知識普及的認識
現場急救及重癥監護課程是護理專業的必修課程,由護理專業教師承擔教學任務。但非護理專業的醫學相關專業,甚至是非醫學相關專業的急救基本知識與技術課程如果也由護理專業教師承擔教學任務,則會增加其工作量。這就要求其充分認識到開設該課程的必要性,順應當今急救知識與技能普及與發展的需要。護理系在師資和教學資源上有能力為學院其他專業提供幫助。培養學生成才是教師的責任,通過學習可使學生提升職業崗位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發展興趣愛好。拓寬知識面。學生今后若是在生活中碰到意外狀況,可以盡自己的能力去救護傷員,使傷亡減小到最低限度,為提高全民素質作貢獻。
2.2 教學工作從不成熟到成熟
如今我院跨專業選修急救基本知識與技術課程的學生已從最初的幾十人增加到幾百人,學生數量的驟增,促使任課教師克服困難完成教學任務。我們最初選用的教材是護理專業的教科書,對學生來說有一定深度和難度,有學生提出看不懂也聽不懂。通過總結這幾年的教學經驗,目前我們正在編寫適合我院學生的校本教材。教學中,理論教學的重點與難點以“必需、夠用”為原則,提高實踐教學課時比例、開放實訓室、增加學生操作練習次數、適當安排綜合訓練課,使學生在現場救護時真正做到面對急危重癥患者時及時無誤地作出判斷和進行救護。
2.3 學院工作的延伸
對急救知識與技能的普及不但在我院內部開展,而且護理系教師已走出學校,去大中小學進行急救培訓,配合紅十字會在各行各業中進行急救輔導,讓更多的人掌握急救技能,從而提高人們衛生保健水平。
3.1 領導重視程度不夠
我院已將急救基本知識與技術列入教學計劃,教學工作也得以順利開展,但仍有新問題有待解決,若不重視、不解決,會影響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學院領導必須高度重視,關注此項工作的進展,及時了解情況,分析問題所在,確保教學計劃落到實處。
3.2 教務處排課不科學
教務處近年來將跨專業選修課急救基本知識與技術安排在同一時間開課,如7個班約500名學生都安排在周三下午7、8節上課,導致教師配備不足、實驗室和實驗用物不夠等問題。為此,排課前應與護理系、教研室以及任課教師聯系、協調,合理安排授課時間。
3.3 教師工作量較大
每學期授課人數都是由學生選課情況決定的,故每學期授課人數不定,并且是在教師正常教學任務確定之后,故急救基本知識與技術是額外的教學任務,增重了一些教師的工作量因此,應平衡教師工作量,從而有利于該課程的持久開設。
3.4 選修學生知識背景[3]不同
到目前為止,學院已將醫學相關專業與非醫學相關專業學生分開排班。這就出現醫學相關專業學生間基礎醫學知識掌握程度、多少不同,一年級與二年級學生混搭等問題,因此導致教師在同一時間安排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有待調整[3]。因此,相拼班級應由護理系或教研室安排,從而保證教學工作順利進行,提高教學質量。
訓練現場第一目擊者在醫護人員來到現場前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院前急救的優勢不可低估,對于挽救患者生命、防止再損傷、減輕患者痛苦,為進一步院內診治創造條件,提高搶救成功率,減少致殘率均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目前我院已順利開展了跨專業選修急救基本知識與技術課程,但還有一些實際問題急待解決,以便使這門課程臻于完善。
[1]丁福.國內外急救護理研究[J].護理研究,2011,26(5):1135-1136.
[2]饒建軍.《心肺復蘇術》說課的設計[J].護理研究,2011,25(4):1117-1119.
[3]郭琦,俞荔瓊,白惠芙,等.醫學生社會實踐課程化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3):76-77.
G424.21
B
1671-1246(2014)19-00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