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愛月
“五年一貫制”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核心課程目標設計探討
——以物流管理專業《運輸實務》課程目標設計為例
姜愛月
(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廣西 貴港 537100)
本文依據“五年一貫制”高職教育的特點,以《運輸實務》為例,探討“五年一貫制”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核心課程目標的設計,并探討以中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為指導,以職業資格標準、行業規范為參照,結合區域行業人才層次需求,結合“五年一貫制”高職學生特征進行分階段、一體化課程目標設計的思路。
五年一貫制 中職教育 高職教育 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是在課程設計與開發過程中,課程本身要實現的具體要求。它期望一定階段的學生在發展品德、智力、體質、素養等方面要達到的程度。課程目標是構成課程內涵的第一要素,是課程設計的起點,它制約著課程設計的方向,規定著課程內容的構成和學生學習活動方式的性質。
“五年一貫制”高職是指高等職業教育實行的“2+2+1”分段教學,即2學年中等職業學校教育課程學習,2學年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學習,1年頂崗實習的模式。“五年一貫制”高職模式是教育部為實現有效中職和高職職業教育銜接的舉措之一。“五年一貫制”模式在實施過程中,對于完成2年中等職業教育后的學生,如果其成績不符合高校對中職升高職的有關規定要求,或者學生不考慮進入對口高職院校繼續深造,讀完中職第三年后準予發中職畢業證。如果學生成績符合高校對中職升高職的有關規定要求,并且愿意進入對口高職院校繼續深造,第二年學習結束后進入對口高職院校學習。因此,“五年一貫制”模式的教育既關注前2年之后走向社會就業的學生,又著眼于2年之后進入高職繼續深造的學生。依據“五年一貫制”本身的特點進行中高職教育銜接,是有效實現“五年一貫制”教育的關鍵,而課程銜接,是有效實現中高職教育內涵銜接的核心。在課程銜接中,課程目標的設計是關鍵,它決定著課程內容、教學評價的銜接。對口招生的中職學校和高職學校應該遵循系統化統籌的理念,共同制定核心課程的協調發展的分階段、一體化的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的來源涉及學習者、社會、學科,以及生態等多方面,制約因素多。同時,它本身還包括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等領域。課程目標的設計要緊緊圍繞綜合素質養成和職業能力培養這條主線,設計適應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分階段、一體化的課程目標。
(一)以中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為指導,設計分階段、一體化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設計的起點是人才培養目標,“五年一貫制”高職與中職、三年制高職相比,有其自身的特點。因此,“五年一貫制”課程目標的設計既不能簡單地套用三年制高職的課程標準,又不能簡單地以三年制的人才培養目標來指導“五年一貫制”高職模式下的課程目標設計,而應該從系統論角度出發,依據科學合理的“五年一貫制”高職的人才培養目標,設計分階段、一體化的課程目標。
《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明確界定了中職和高職的人才培養目標層次,規劃指出:“中等職業教育重點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具有現代農業、工業、服務業和民族傳統工藝振興需要的一線技術技能人才;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培養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需要的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的技術技能人才。”
從上述可知,在“五年一貫制”的中職階段,更應注重結合培養學生的職業綜合能力進行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
(二)以職業資格標準、行業規范為參照,設計分階段、一體化課程目標。
高職教育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一部分,高職主要培養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需要的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的技術技能人才。因此,高職《運輸實務》課程目標要以職業標準、行業規范為參照。選擇社會認可度高、對學生就業有利的國內職業資格證書和相關國際職業資格證書的標準,如選擇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委托組織制訂的,并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布實施的 《物流師國家職業標準》、《道路運輸經理人從業資格》。分析職業資格標準中的技能考核內容和要求,把職業標準有機融合到課程目標中,科學確定課程目標,使學生在完成《運輸實務》課程相關模塊學習后即可達到相關階段的職業資格要求,獲得相應階段的職業資格證書,具備就業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順利進入相關行業和崗位。
(三)結合區域行業人才層次需求,設計分階段、一體化課程目標。
《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指出:“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培養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需要的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的技術技能人才。”高職教育要加強對區域性經濟發展特點的研究,確立適應地方經濟特點發展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符合地方經濟發展人才層次需求的分階段、一體化的課程目標,提高學生對地方經濟發展及地方經濟對人才層次能力需求的了解,使學生實現課程目標,增強服務地方經濟的意識和能力。“廣西人才網聯系統2013年人才供求情況分析報告”顯示,企業對錄用的中專學歷人才從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分別是:18%、16%、15.42%、13.91%,呈逐步下降的趨勢;企業錄用的大專學歷人才從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分別是:51%、49%、50.09%、50.22%,穩定在50%左右。這兩組數據表明,在總體人才需求趨勢上,隨著區域經濟的轉型升級,企業對人才需求在層次上也在逐步提高。因此,對于“五年一貫制”物流管理專業《運輸實務》課程來說,如果只在中職階段開設此課程,而高職階段不開設本門課程,就會造成學生對這門課程的一些專業技能的缺失。為此,需要依據企業對人才層次需求情況,確定分階段的、一體化的課程目標,從而在后階段進行較為深入的運輸技能和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的運輸綜合決策能力。
(四)結合“五年一貫制”高職學生特征,設計分階段、一體化課程目標。
“五年一貫制”高職學生與三年高職生相比,在文化基礎、心智成熟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區別。“五年一貫制”高職學生中很大一部分學生初中畢業時多半是學習成績不夠好。其中的原因既有自身主觀努力不夠的問題,更多的是家庭和社會的問題。從家庭影響來看,許多進入中職階段就讀的學生是離異、單親或留守家庭的孩子,父母對孩子的教養管得太少或管得不當,導致學生自小成績較差、缺乏自信。從社會的原因來看,有些學生可能僅僅因為智力發育慢了半拍或學習的興趣有些差異,就被當做另類看待,導致其成績越來越差,學習興趣越來越低,自信心越來越不足。雖然這些學生在初中畢業時的學習成績不是很好,但他們充滿活力,沒有太多的心理顧忌和思想羈絆,比較活潑更具創造性,有很大的可塑性。
因此,與三年制高職生的課程目標有所不同,在“五年一貫制”高職課程目標中,除了體現技能目標外,還應注重體現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樹立自信心的具體目標要求,注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養成。
對于“五年一貫制”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課程目標的設置,本著有利于人才培養的原則,通過統籌分析,設置分階段、一體化的課程目標,如下表所示。

“五年一貫制”高職的物流管理專業《運輸實務》課程目標的設置內容
綜上所述,“五年一貫制”高職要實現有效的課程內涵銜接,必須首先做好課程目標的有效銜接,從而合理指導課程的教學改革,深化課程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確保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凸顯“五年一貫制”高職教育的優勢。
[1]陳維.高職教育銜接模式的探究[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1(8).
[2]吳素平.“五年一貫制”高職教育的英語教學改革思路的探討[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