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芬等
【摘要】 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通訊技術等科學技術迅速發展,本院整合建立醫院信息系統,不僅改善了醫務人員各項工作的效率和質量,而且促進了醫學科研教學,減輕了勞動強度,使他們留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來服務患者和改善經營管理,避免出現醫療差錯,為醫院創造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 數字化醫院; 醫院管理; 移動醫療服務; 短信平臺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06.036
隨著移動通訊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百姓手機普遍使用,短信、微信平臺被喻為新時代的電報,被廣大企事業單位,尤其在醫療行業中的業務及管理中所應用。越來越多的醫院都在通過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簡稱HIS)進行網上辦公、無紙化辦公,以及基于HIS的人性化優質服務和計算機輔助管理,這些有效地提高了醫院收治患者的效率和為患者提供優質醫療服務[1]。本科室于2008年1月開始利用HIS的人性化優質服務和計算機輔助管理及短信平臺醫療服務,效果良好,現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HIS及短信平臺的構建 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簡稱HIS),是指運用數字化醫療設備、計算機網絡平臺及通訊技術和相關應用軟件,對醫院及其所屬部門進行綜合管理,對在醫療活動中產生的數據進行采集、存儲、整理、提取、傳輸、匯總、分析生成相關信息,從而為醫院的整體運行提供全面的、自動化的管理及各種服務的信息系統。同時還要與醫院外部信息系統進行交互與共享。主要三部分組成:(1)以管理為對象的醫院管理信息系統(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HMIS);(2)以患者為核心的臨床信息系統(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CIS);(3)醫院分析決策支持系統(OLAP)及辦公自動化系統(OA)。
短信平臺的建立:醫院將短信內容通過互聯網發到如中國移動等運營商,運營商又將此短信通過特定的端口轉發到電信運營商的短信網關然后再送到客戶端,客戶端的回復亦是如此。另外也可以在HIS系統產生的數據中將特定患者資料挖掘出來,定期發送指定的健康資訊[2]。
1.2 主要功能及應用 (1)查詢專家門診排班情況:可查詢某個日期的專家排班和專科排班情況。(2)查詢專家專科情況:可查詢指定專家的簡歷介紹,可查詢指定專科情況介紹。(3)可短信預約掛號:發送指定格式預約短信,可預約指定的專家或專科掛號,如果成功,則返回成功的交易號。(4)可群發消息短信:定期地將健康知識講座通知、新技術新項目介紹、醫療優惠項目、醫院組織的病友活動通知等等資訊發送給潛在客戶。(5)自動化處理患者費用等清單,節約人力成本。傳統上需要將相應清單打印后,逐人發放,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應用信息系統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1.3 問卷調查及統計 選取來本科住院治療的患者80例,醫護人員80例,均為女性,年齡19~50歲,自愿參加問卷調查。文化程度:患者組:高中20人,中專45人,大專以上15人;醫護人員組:高中15人,中專50人,大專以上15人。兩組研究對象的年齡、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問卷調查內容包括醫院信息系統給醫患帶來的便捷性、系統的可操作性、給醫患雙方降低的費用、是否促進醫患雙方溝通。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EXCEL2003進行數據錄入,采用SPSS 16.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醫護人員和患者對醫院信息系統的滿意度均較高。醫護人員組的操作性滿意度為90.00%,患者組為78.7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便捷性、減低費用、醫患溝通滿意度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醫院信息系統的建立,是傳統通信手段的擴展,不僅給患者和醫院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延伸了醫院服務,實現了醫院內部信息溝通的多樣化,簡化操作程序,解決了醫患關系、非對稱信息服務和醫療服務信息隱私問題。
改善就醫環境,解決就醫擁堵現象:在醫院就診一次,以往患者花費在掛號、收費、配藥、等候獲取檢驗報告單等時間上就長達2~3 h,而真正花在看病的時間上卻很短。醫院信息系統的建立,各種檢查結果患者和醫生都能在電腦上看到,既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又為醫生和患者提供了便利。當今手機已普及,如需要了解專家的門診排班和開診專科的情況,現在可通過短信等查詢,減少了患者的就醫盲目性和成本。本研究表明,不同人群對信息系統使用的操作性滿意度不一。患者由于受教育程度的影響,認為操作性差的比醫護人員要高,便捷性和減低費用兩者大致相近,筆者認為在操作性上尤其是患方,醫院還有很大改善空間。
規范業務行為,防范醫療風險:以往的手寫病歷與處方、檢查單字跡潦草,患者及醫生都難以辨認,電子病歷則字跡一清二楚,可以有效減少醫患之間的不必要的糾紛。醫生原來需要花費2~3 h才能完成的病歷,電子病歷運行后20多分鐘就可完成,可保存患者的所有信息,在與患者的溝通上、診斷、治療上,醫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支配。門診處方以往由于醫生的處方字跡潦草難以辨認,由此導致認錯處方、拿錯藥的事時有發生,現在藥師可以準確查詢藥品名稱、劑量,診治項目等,并通過處方模板準確輸入,杜絕了發錯藥的現象發生,本研究發現,醫患雙方都認為現在醫患溝通的時間比以前更多,既防范了醫療風險,又改善了醫患關系。
開拓全新領域,節省醫院運行開支:通過信息化建設實現醫院的運行成本節省是信息化建設另一主要作用[3]。醫院信息化后,大多數原始的手工環節大量紙質處方,核對表,注射卡,門診日志傳送通過網絡來解決,不僅節省了繁重的勞力和時間,而且節省了日常開支。門診化驗報告單、檢查報告可以自助打印和在線查詢,解決了下班后,患者無法取到報告單的問題,實現了24 h無間斷為患者服務,方便了患者。本研究結果顯示在節省醫院開支,為醫患雙方提供便利性上,信息系統都有其明顯的優點,值得各大醫院借鑒推廣。
隨著醫患雙方逐漸熟悉和接受信息交流這一全新方式,預約掛號、查詢檢查檢驗結果、費用、健康咨詢等的數量正與日俱增。該系統的成功應用充分體現了醫院“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得到了廣大患者的認可和好評。
參考文獻
[1]李剛榮,方明金.數字化醫院建設的思路與實踐[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2.
[2]黃慧勇.中國移動“診療短信通”在我院的建立與應用[J].醫學信息,2005,18(8):894-895.
[3]陳敏.借助信息化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J].中國醫院院長,2005,20(12):43-46.
(收稿日期:2013-10-17) (本文編輯:黃新珍)
【摘要】 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通訊技術等科學技術迅速發展,本院整合建立醫院信息系統,不僅改善了醫務人員各項工作的效率和質量,而且促進了醫學科研教學,減輕了勞動強度,使他們留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來服務患者和改善經營管理,避免出現醫療差錯,為醫院創造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 數字化醫院; 醫院管理; 移動醫療服務; 短信平臺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06.036
隨著移動通訊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百姓手機普遍使用,短信、微信平臺被喻為新時代的電報,被廣大企事業單位,尤其在醫療行業中的業務及管理中所應用。越來越多的醫院都在通過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簡稱HIS)進行網上辦公、無紙化辦公,以及基于HIS的人性化優質服務和計算機輔助管理,這些有效地提高了醫院收治患者的效率和為患者提供優質醫療服務[1]。本科室于2008年1月開始利用HIS的人性化優質服務和計算機輔助管理及短信平臺醫療服務,效果良好,現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HIS及短信平臺的構建 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簡稱HIS),是指運用數字化醫療設備、計算機網絡平臺及通訊技術和相關應用軟件,對醫院及其所屬部門進行綜合管理,對在醫療活動中產生的數據進行采集、存儲、整理、提取、傳輸、匯總、分析生成相關信息,從而為醫院的整體運行提供全面的、自動化的管理及各種服務的信息系統。同時還要與醫院外部信息系統進行交互與共享。主要三部分組成:(1)以管理為對象的醫院管理信息系統(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HMIS);(2)以患者為核心的臨床信息系統(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CIS);(3)醫院分析決策支持系統(OLAP)及辦公自動化系統(OA)。
短信平臺的建立:醫院將短信內容通過互聯網發到如中國移動等運營商,運營商又將此短信通過特定的端口轉發到電信運營商的短信網關然后再送到客戶端,客戶端的回復亦是如此。另外也可以在HIS系統產生的數據中將特定患者資料挖掘出來,定期發送指定的健康資訊[2]。
1.2 主要功能及應用 (1)查詢專家門診排班情況:可查詢某個日期的專家排班和專科排班情況。(2)查詢專家專科情況:可查詢指定專家的簡歷介紹,可查詢指定專科情況介紹。(3)可短信預約掛號:發送指定格式預約短信,可預約指定的專家或專科掛號,如果成功,則返回成功的交易號。(4)可群發消息短信:定期地將健康知識講座通知、新技術新項目介紹、醫療優惠項目、醫院組織的病友活動通知等等資訊發送給潛在客戶。(5)自動化處理患者費用等清單,節約人力成本。傳統上需要將相應清單打印后,逐人發放,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應用信息系統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1.3 問卷調查及統計 選取來本科住院治療的患者80例,醫護人員80例,均為女性,年齡19~50歲,自愿參加問卷調查。文化程度:患者組:高中20人,中專45人,大專以上15人;醫護人員組:高中15人,中專50人,大專以上15人。兩組研究對象的年齡、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問卷調查內容包括醫院信息系統給醫患帶來的便捷性、系統的可操作性、給醫患雙方降低的費用、是否促進醫患雙方溝通。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EXCEL2003進行數據錄入,采用SPSS 16.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醫護人員和患者對醫院信息系統的滿意度均較高。醫護人員組的操作性滿意度為90.00%,患者組為78.7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便捷性、減低費用、醫患溝通滿意度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醫院信息系統的建立,是傳統通信手段的擴展,不僅給患者和醫院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延伸了醫院服務,實現了醫院內部信息溝通的多樣化,簡化操作程序,解決了醫患關系、非對稱信息服務和醫療服務信息隱私問題。
改善就醫環境,解決就醫擁堵現象:在醫院就診一次,以往患者花費在掛號、收費、配藥、等候獲取檢驗報告單等時間上就長達2~3 h,而真正花在看病的時間上卻很短。醫院信息系統的建立,各種檢查結果患者和醫生都能在電腦上看到,既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又為醫生和患者提供了便利。當今手機已普及,如需要了解專家的門診排班和開診專科的情況,現在可通過短信等查詢,減少了患者的就醫盲目性和成本。本研究表明,不同人群對信息系統使用的操作性滿意度不一。患者由于受教育程度的影響,認為操作性差的比醫護人員要高,便捷性和減低費用兩者大致相近,筆者認為在操作性上尤其是患方,醫院還有很大改善空間。
規范業務行為,防范醫療風險:以往的手寫病歷與處方、檢查單字跡潦草,患者及醫生都難以辨認,電子病歷則字跡一清二楚,可以有效減少醫患之間的不必要的糾紛。醫生原來需要花費2~3 h才能完成的病歷,電子病歷運行后20多分鐘就可完成,可保存患者的所有信息,在與患者的溝通上、診斷、治療上,醫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支配。門診處方以往由于醫生的處方字跡潦草難以辨認,由此導致認錯處方、拿錯藥的事時有發生,現在藥師可以準確查詢藥品名稱、劑量,診治項目等,并通過處方模板準確輸入,杜絕了發錯藥的現象發生,本研究發現,醫患雙方都認為現在醫患溝通的時間比以前更多,既防范了醫療風險,又改善了醫患關系。
開拓全新領域,節省醫院運行開支:通過信息化建設實現醫院的運行成本節省是信息化建設另一主要作用[3]。醫院信息化后,大多數原始的手工環節大量紙質處方,核對表,注射卡,門診日志傳送通過網絡來解決,不僅節省了繁重的勞力和時間,而且節省了日常開支。門診化驗報告單、檢查報告可以自助打印和在線查詢,解決了下班后,患者無法取到報告單的問題,實現了24 h無間斷為患者服務,方便了患者。本研究結果顯示在節省醫院開支,為醫患雙方提供便利性上,信息系統都有其明顯的優點,值得各大醫院借鑒推廣。
隨著醫患雙方逐漸熟悉和接受信息交流這一全新方式,預約掛號、查詢檢查檢驗結果、費用、健康咨詢等的數量正與日俱增。該系統的成功應用充分體現了醫院“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得到了廣大患者的認可和好評。
參考文獻
[1]李剛榮,方明金.數字化醫院建設的思路與實踐[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2.
[2]黃慧勇.中國移動“診療短信通”在我院的建立與應用[J].醫學信息,2005,18(8):894-895.
[3]陳敏.借助信息化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J].中國醫院院長,2005,20(12):43-46.
(收稿日期:2013-10-17) (本文編輯:黃新珍)
【摘要】 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通訊技術等科學技術迅速發展,本院整合建立醫院信息系統,不僅改善了醫務人員各項工作的效率和質量,而且促進了醫學科研教學,減輕了勞動強度,使他們留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來服務患者和改善經營管理,避免出現醫療差錯,為醫院創造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 數字化醫院; 醫院管理; 移動醫療服務; 短信平臺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06.036
隨著移動通訊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百姓手機普遍使用,短信、微信平臺被喻為新時代的電報,被廣大企事業單位,尤其在醫療行業中的業務及管理中所應用。越來越多的醫院都在通過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簡稱HIS)進行網上辦公、無紙化辦公,以及基于HIS的人性化優質服務和計算機輔助管理,這些有效地提高了醫院收治患者的效率和為患者提供優質醫療服務[1]。本科室于2008年1月開始利用HIS的人性化優質服務和計算機輔助管理及短信平臺醫療服務,效果良好,現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HIS及短信平臺的構建 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簡稱HIS),是指運用數字化醫療設備、計算機網絡平臺及通訊技術和相關應用軟件,對醫院及其所屬部門進行綜合管理,對在醫療活動中產生的數據進行采集、存儲、整理、提取、傳輸、匯總、分析生成相關信息,從而為醫院的整體運行提供全面的、自動化的管理及各種服務的信息系統。同時還要與醫院外部信息系統進行交互與共享。主要三部分組成:(1)以管理為對象的醫院管理信息系統(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HMIS);(2)以患者為核心的臨床信息系統(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CIS);(3)醫院分析決策支持系統(OLAP)及辦公自動化系統(OA)。
短信平臺的建立:醫院將短信內容通過互聯網發到如中國移動等運營商,運營商又將此短信通過特定的端口轉發到電信運營商的短信網關然后再送到客戶端,客戶端的回復亦是如此。另外也可以在HIS系統產生的數據中將特定患者資料挖掘出來,定期發送指定的健康資訊[2]。
1.2 主要功能及應用 (1)查詢專家門診排班情況:可查詢某個日期的專家排班和專科排班情況。(2)查詢專家專科情況:可查詢指定專家的簡歷介紹,可查詢指定專科情況介紹。(3)可短信預約掛號:發送指定格式預約短信,可預約指定的專家或專科掛號,如果成功,則返回成功的交易號。(4)可群發消息短信:定期地將健康知識講座通知、新技術新項目介紹、醫療優惠項目、醫院組織的病友活動通知等等資訊發送給潛在客戶。(5)自動化處理患者費用等清單,節約人力成本。傳統上需要將相應清單打印后,逐人發放,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應用信息系統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1.3 問卷調查及統計 選取來本科住院治療的患者80例,醫護人員80例,均為女性,年齡19~50歲,自愿參加問卷調查。文化程度:患者組:高中20人,中專45人,大專以上15人;醫護人員組:高中15人,中專50人,大專以上15人。兩組研究對象的年齡、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問卷調查內容包括醫院信息系統給醫患帶來的便捷性、系統的可操作性、給醫患雙方降低的費用、是否促進醫患雙方溝通。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EXCEL2003進行數據錄入,采用SPSS 16.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醫護人員和患者對醫院信息系統的滿意度均較高。醫護人員組的操作性滿意度為90.00%,患者組為78.7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便捷性、減低費用、醫患溝通滿意度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醫院信息系統的建立,是傳統通信手段的擴展,不僅給患者和醫院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延伸了醫院服務,實現了醫院內部信息溝通的多樣化,簡化操作程序,解決了醫患關系、非對稱信息服務和醫療服務信息隱私問題。
改善就醫環境,解決就醫擁堵現象:在醫院就診一次,以往患者花費在掛號、收費、配藥、等候獲取檢驗報告單等時間上就長達2~3 h,而真正花在看病的時間上卻很短。醫院信息系統的建立,各種檢查結果患者和醫生都能在電腦上看到,既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又為醫生和患者提供了便利。當今手機已普及,如需要了解專家的門診排班和開診專科的情況,現在可通過短信等查詢,減少了患者的就醫盲目性和成本。本研究表明,不同人群對信息系統使用的操作性滿意度不一。患者由于受教育程度的影響,認為操作性差的比醫護人員要高,便捷性和減低費用兩者大致相近,筆者認為在操作性上尤其是患方,醫院還有很大改善空間。
規范業務行為,防范醫療風險:以往的手寫病歷與處方、檢查單字跡潦草,患者及醫生都難以辨認,電子病歷則字跡一清二楚,可以有效減少醫患之間的不必要的糾紛。醫生原來需要花費2~3 h才能完成的病歷,電子病歷運行后20多分鐘就可完成,可保存患者的所有信息,在與患者的溝通上、診斷、治療上,醫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支配。門診處方以往由于醫生的處方字跡潦草難以辨認,由此導致認錯處方、拿錯藥的事時有發生,現在藥師可以準確查詢藥品名稱、劑量,診治項目等,并通過處方模板準確輸入,杜絕了發錯藥的現象發生,本研究發現,醫患雙方都認為現在醫患溝通的時間比以前更多,既防范了醫療風險,又改善了醫患關系。
開拓全新領域,節省醫院運行開支:通過信息化建設實現醫院的運行成本節省是信息化建設另一主要作用[3]。醫院信息化后,大多數原始的手工環節大量紙質處方,核對表,注射卡,門診日志傳送通過網絡來解決,不僅節省了繁重的勞力和時間,而且節省了日常開支。門診化驗報告單、檢查報告可以自助打印和在線查詢,解決了下班后,患者無法取到報告單的問題,實現了24 h無間斷為患者服務,方便了患者。本研究結果顯示在節省醫院開支,為醫患雙方提供便利性上,信息系統都有其明顯的優點,值得各大醫院借鑒推廣。
隨著醫患雙方逐漸熟悉和接受信息交流這一全新方式,預約掛號、查詢檢查檢驗結果、費用、健康咨詢等的數量正與日俱增。該系統的成功應用充分體現了醫院“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得到了廣大患者的認可和好評。
參考文獻
[1]李剛榮,方明金.數字化醫院建設的思路與實踐[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2.
[2]黃慧勇.中國移動“診療短信通”在我院的建立與應用[J].醫學信息,2005,18(8):894-895.
[3]陳敏.借助信息化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J].中國醫院院長,2005,20(12):43-46.
(收稿日期:2013-10-17) (本文編輯:黃新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