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鴻平
〔關鍵詞〕 數學教學;多媒體;演示;板書;結合;實用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03—0080—01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初中課堂教學中已經普遍使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尤其是在教學新秀等大型觀摩課、示范課上更是集中使用多媒體課件。多媒體的使用給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帶來了新氣象,避免了傳統數學教學課堂氣氛沉悶的現象發生,具有傳統課堂教學無法達到的效果。但是,我們不能完全否認傳統教學手段的作用,尤其是板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板書是微型教案,它是課堂教學過程的縮影,是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教師要將多媒體與板書有機結合起來,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下面,筆者就教學中多媒體演示與板書結合的作用,談談自己的體會和看法。
一、動靜結合,激發興趣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曾深刻指出:“少年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動必須以某種興趣作為先決條件。”多媒體可以創設直觀、形象的情境,還可以再現事件發展的過程,而鮮艷、新奇、逼真、動感強的畫面形式更是吸引了學生的眼球,使學生能迅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喚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從而形成強大的學習動力。多媒體課件突出了“動”的效果,產生了“動”的“靈魂”,可還是需要一些“靜”的思考,那就需要凝固的板書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例如,在講“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時,用多媒體出示生活中的大量圖片,展示出等腰三角形的實際應用。生動、形象、逼真的圖片將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躍然屏上。然后引導學生各抒己見,說出了等腰三角形性質的同時,還獲得了視覺的享受、美的欣賞與熏陶,更重要的是激發起了學習“等腰三角形”的強烈興趣。
二、靈活應用,畫龍點睛
顧名思義,就是以多媒體為主輔助數學教學,再借助板書畫龍點睛。但這也不是指兩者的應用非要實現對稱與均衡或者缺一不可,而是要視課堂教學的情況具體分析,進行靈活調整。這樣才能突出課堂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例如,教學 “位置與坐標”一節時,先使用課件,在每個課桌右上角寫了一些阿拉伯數字,模擬小電影院,課前讓學生都拿著自制的電影票找座位,他們都十分準確地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在學生學習了“數對”,確定位置的同時,身臨其境,進一步鞏固了這節課的重點——會用“數對”確定位置。這時,教師再板書“數對”,利用板書凝固的持久性,使學生對“數對”產生深刻的印象。
三、注重實用,合理板書
這里的實用指的是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要求制作的課件少而精,凸顯一節課的重、難點。實際教學中,一部分教師在制作課件時,只注重了課件的形式與數量,只注意是否能吸引學生的眼球,忽視了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導致學生在上課時只顧著看熱鬧,忘記了應該掌握的教學內容。導致一節課下來,學生云里霧里,不知教學重點是什么。筆者認為對教材再加工,突出課件的實用性才是最有效的。板書時注意合理安排主、副板書。很多教師是講到哪寫到哪,或邊寫邊擦,沒有任何設計。這樣教學,不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總之,板書是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多媒體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在現代教育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作為教師不僅要繼承和發揚傳統教學手段的獨特優勢,同時還要適時選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好。
編輯:謝穎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