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照明,高素珍
(漯河醫學高等??茖W校,河南 漯河 462002)
臨床實習是醫學教育的最后階段,是學生向帶教教師學習臨床技能和職業道德的關鍵時期,良好的師生溝通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本文從實習生的角度了解臨床實習中師生間的溝通情況,并理清影響溝通的主要因素,對促進師生有效溝通、提高臨床實習質量有重要意義。
采取便利抽樣法抽取我校某教學醫院2010級實習滿3個月的臨床??茖嵙暽?62人,實際參與的有146人,其中男生81人,女生65人;年齡19~23歲,平均(21.45±1.23)歲;城鎮戶籍47人,農村戶籍99人;獨生子女83人,非獨生子女63人。
1.2.1 調查工具“師生溝通現狀調查問卷”的設計參考文獻[1-2],問卷經過預調查及修改后,由本調查組親自發放、解釋及指導填寫。
問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一般資料調查,包括性別、年齡、戶籍、是否為獨生子女、報考意愿、就業選擇、實習前是否擔心與帶教教師的溝通、在校期間是否學習過人際溝通課程、接受過人際溝通課程的學習對與帶教教師間的溝通是否有幫助(共9個條目);第二部分為師生間溝通情況(6個條目)和影響師生溝通的因素(10個條目)。問卷評分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非常同意、同意、不確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分別賦值1~5分,得分越低,說明溝通情況越好和影響程度越大。
1.2.2 資料收集方法 所有問卷均采用不記名方式,由本研究組于2012年10月—12月在我校某教學醫院發放,向被調查者介紹調查目的、填寫方法等。共發放問卷162份,收回有效問卷146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0.1%。
1.2.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應用頻數、百分比描述實習生的基本情況;應用頻數、百分比、均數±標準差(±s)描述師生溝通情況和實習生對影響溝通因素的認知。將師生溝通情況的各項評分相加得到師生溝通情況總分,組間均數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或單向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實習生的基本情況
146名實習生中,自愿選擇臨床醫學專業的占31.5%,近70%的實習生是服從分配或父母選擇;關于畢業后的就業問題,35.6%的實習生想繼續從事臨床工作,近60%的實習生仍不確定;絕大多數實習生(87.6%)認為人際溝通課程對他們沒有幫助或幫助不大;56.8%的實習生有明顯的實習前擔憂或焦慮經歷。
實習生問卷溝通狀況得分為(12.16±4.37)分。146名實習生均認為師生間的溝通意義重大,96.6%的實習生注重溝通交流,且80%以上的實習生能主動溝通交流,見表2。

表2 從實習生角度看師生間的溝通情況[n(%),人]
實習生認為帶教教師工作忙碌、自身知識缺乏、自身性格和教師不重視帶教是影響師生溝通的主要因素,見表3。

表3 實習生對影響師生溝通因素的認知[n(%),人]
在實習生的一般資料中,性別、是否為獨生子女、是否學習過人際溝通課程、報考意愿和就業選擇在師生溝通情況上的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師生溝通情況上,城鎮實習生較農村實習生得分低(P<0.05),見表4。
表4 一般資料不同的實習生與帶教教師溝通情況的比較(±s,分)

表4 一般資料不同的實習生與帶教教師溝通情況的比較(±s,分)
注:*為t 值;**為F 值
項目 分類 溝通情況 t 或F P性別戶籍是否為獨生子女是否學習過人際溝通課程報考意愿男女城鎮農村是否是否0.438*-3.115*1.701*-0.568*0.662 0.002 0.091 0.571就業選擇個人選擇服從分配父母選擇繼續從事不確定不從事12.23±2.39 12.06±3.35 11.30±3.07 12.57±3.41 12.45±2.40 11.78±3.17 12.10±3.38 12.36±2.34 12.13±3.29 11.92±2.31 12.59±3.56 11.67±2.19 12.36±3.42 13.29±3.81 0.950**2.231**0.389 0.111
臨床實習是醫學教育的關鍵環節,也是決定臨床實習質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師生溝通有利于臨床教學的開展。本研究中,臨床實習生均能認識到與帶教教師溝通的重要性,絕大多數實習生注重與帶教教師間的溝通與交流,且80%以上的實習生能主動溝通交流,這與實習生在臨床實習階段的需求是相一致的[3]。溝通情況的總分為(12.16±4.37)分,處于中等水平,說明臨床實習生的溝通技巧和溝通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互聯網的普及和通訊技術的發展使當代大學生對虛擬溝通渠道產生了過度依賴,忽視了對人際溝通能力的培養,當他們面對現實生活時,極易產生擔憂、焦慮和挫敗感等負面情緒。本研究顯示,56.8%的實習生有明顯的實習前擔憂或焦慮經歷;多數學生表示在校期間曾自修過人際溝通課程,但87.6%的實習生卻認為這門課程對他們沒幫助或幫助不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學校只注重專業技能培養,忽視了人際溝通能力對醫學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人際溝通課程的設置不合理,多數醫學生更期望在見習和實習期間得到溝通教育[3]。
對實習生一般資料的調查顯示,戶籍不同的實習生在師生溝通方面的表現不同,城鎮實習生較農村實習生的溝通情況好(P<0.05)。一般而言,城鎮實習生由于在生活環境、文化背景等方面有一定的優勢,因此在面對陌生環境時的環境適應、語言表達、心理調適等方面的能力相對較強,而農村實習生往往顯得更為拘謹、羞怯,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與帶教教師間的溝通和交流[4]。
3.2.1 自身知識缺乏 本調查中,87.7%的??茖嵙暽J為自身知識缺乏是影響師生溝通的重要因素。??茖嵙暽陨碇R缺乏,第一是專科生在中學時學習基礎差,家長和教師只是片面強調成績,在“填鴨式”教學模式下,忽視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的培養;第二,在應試教育體制下進入高校的專科生不能及時轉變學習方式和觀念,只注重考試科目的成績,忽視了與醫學相關的自然學科和人文知識的掌握;第三,醫學專科生學制短、所學內容多,教師所能講授的知識有限,而學生又缺乏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因此,專科醫學生呈現出知識缺乏、主動學習能力差的現狀,這給臨床教學中的師生溝通帶來了不利影響。
3.2.2 自身性格 現在的實習生多數為獨生子女,由于家人的寵愛,他們在生活中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且生活條件較好,父母忽視了從情感的角度去感化孩子;有些家庭為再婚家庭,這往往會帶給孩子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創傷,使他們缺乏應有的安全感與親切感,變得冷漠與自私[5]。本研究顯示,87.0%的實習生認識到自身性格是影響師生溝通的重要因素。
3.2.3 帶教教師工作忙碌 中國衛生統計年鑒的數據顯示,醫生的工作量在近十年間迅速增長,并且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6]。另有調查顯示,60%以上的臨床醫生認為工作負荷重、工作壓力大[7]。教學醫院的醫生除了要承擔高風險、高壓力、高強度的臨床工作外,還要承擔臨床教學任務,且在三級甲等醫院中,還面臨著科研工作的巨大壓力,這使得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用于實習帶教。因此,近98%的實習生認為帶教教師工作忙碌成為影響師生溝通的主要因素,這也符合大多數教學醫院的實際情況。
3.2.4 教師不重視帶教 擔任臨床實習教學的部分醫生帶教意識不強,主要原因有:(1)醫院以醫療服務為重,把醫療任務放在主導地位,在客觀上影響了教學質量。(2)參與臨床帶教需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所得到的報酬與付出不成比例,不能充分調動醫生的帶教積極性。(3)在我國目前的臨床教育管理中,對于實習帶教仍缺乏具體的約束指標和量化的管理體系,使得臨床教學責任不易落實,醫生不重視實習帶教的現象時有發生[8],這無疑會挫傷實習生的實習積極性,給師生溝通帶來不利影響。
臨床實習質量與實習中師生間的溝通情況密切相關,醫學??茖嵙暽c帶教教師間的溝通狀況有待進一步改善。大多數實習生認為,自身知識缺乏、自身性格、帶教教師工作忙碌及教師不重視帶教是影響師生溝通的主要因素。臨床醫療教育與管理者可針對這些因素,在臨床教育管理中有的放矢,改善師生溝通現狀,為提高臨床實習質量奠定基礎。
[1]王惠,陳瑜.臨床實習中師生溝通情況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2012,9(1):23-26.
[2]王芳.臨床帶教老師行為對臨床護生實習質量的影響及分析對策[J].中國現代醫生,2007,45(15):163-164.
[3]夏慶,李玉梅,王媛媛,等.醫學生見習和實習期間對溝通教學需求的調查[J].中國實用醫藥,2011,6(12):255-256.
[4]李紅,周慶環,王杉.長學制醫學生基本素質調查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7(1):73-74.
[5]寶瑩然,王旭飛.“90 后”的個性特點探究報告[J].科技創新導報,2011(3):206-207.
[6]郭軼斌,孫金海.醫院臨床醫師心理健康影響因素分析[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3,20(1):64-66.
[7]吳秀云,朱亞南,孫宏偉,等.醫生工作負荷、工作滿意度及人力配置認知意向調查[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7(1):23-24.
[8]張麗,宋艷潔,丁剛.探討現階段影響醫學生臨床實習質量的問題及對策[J]. 中國醫療前沿,2010,5(15):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