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園園+岳梅
摘 要:該文通過對徐州市風華園小區的聲環境質量進行了工作日3d和春節3d總共6d的實地監測,共劃分了8個監測點,得出各監測點在7個時間段的聲級值。根據GB 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對工作日期間的噪音值進行分析,且對工作日期間和春節期間的噪音值進行了研究對比,得出結論:小區噪聲值在工作日白天平均值為47.4dB,夜間平均值為36.4dB,均達到了國家規定的1類聲環境功能區的標準;節日期間的噪聲值在白天平均值為68.7dB,超標13.7dB,夜間的平均值為70.9dB,超標25.9dB。
關鍵詞:噪音污染;監測;分析
中圖分類號 X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5-95-04
噪音污染被認為是環境污染四大公害(水污染,噪聲污染,空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之一,隨著工業生產、交通運輸、城市建筑的發展,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環境噪聲日益嚴重,它已成為污染人類社會環境的一大公害[1]。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深受噪音污染困擾,尤其是城市,其噪音污染要比農村嚴重得多。噪音污染是指人為造成,包括機器啟動的轟鳴聲、各種車輛的鳴笛聲、商場集市的人群活動聲和家庭生活中各種家電產生的聲音等。噪聲污染對人們的工作學習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噪音不僅會影響聽力,而且還對人的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產生不利影響[2]。
本文以徐州市風華園小區為例,對城市住宅小區在工作日期間和春節期間兩個時間段的噪音監測,分析不同時段噪音值的變化及主要噪聲源,初步評價城市居民住宅小區的聲環境質量狀況,以此為評估噪音對城市住宅小區居民的影響提供科學依據。
在徐州市區隨機選擇普通居民住宅小區風華園小區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采用普查監測法,監測不同時段的噪音值,有助于分析噪音的主要污染源和評價聲環境質量,在研究基礎上提出應對噪音污染的相應對策。
1 噪聲監測
1.1 測量儀器 噪音計GM1351國際委員會IEC651 TYPE2標準(廠家:深圳市聚茂源科技有限公司)。
1.2 監測點的布設 徐州市風華園小區地處徐州市區正南部,小區南側面臨徐州市三環南路、G311國道和徐州市第34中學,北側是一條便民街,北門200m處是礦西農貿市場,東西側分別是礦大成人教育學院和森活綠郡小區。風華園小區建筑面積為22hm2,綠化率為45%。本次監測采用普查監測法,網格大致取為150m×150m,將此環境功能區域劃分為8個等大的方格。監測點位置如圖1所示。
1.3 監測時段的選擇 監測時間按照人們正常的作息時間將其分為晝間:上午8∶00~12∶30,下午14∶00~
18∶00,夜間:20∶00~22∶00,并且分為7個時段進行測量,即8∶00~10∶00,10∶00~12∶00,12∶00~14∶00,14∶00~16∶00,16∶00~18∶00,18∶00~20∶00,20∶00~22∶00。從2013年12月18日-2013年12月20日工作日3d和2014年1月31日到2014年2月2日春節3d,總共6d的實地監測。
1.4 監測條件 根據GB 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的要求,天氣須在無雨無雪的時間,聲級計應保持傳聲器膜片清潔,風力在3級以上必須加風罩,5級以上大風應停止測量[3]。手持聲級計測量,傳聲器距離地面1.2m。
1.5 監測方法 根據GB 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的要求,每次測量位置高度要保持不變,且其位置能避開反射面和附近的噪聲源,若網格中心點不宜測量(如建筑物等),應將測點移動到距離中心點最近的可測量位置上進行測量。在測量時間內,每隔5s隨機讀取一個瞬時A聲級,每個時段監測10min的A聲級數值,連續讀取8個監測點的各100個數據,將100個數據從大到小排列,得出第10個數據L10,第50個數據L50,第90個數據L90,測得噪聲使用等效聲級Leq來表示,單位dB(A)。其計算如下:
Leq=L50+d2/60
其中d=L10-L90
式中:L10—在測量時間內有10%的時間A聲級超過的值,相當于噪聲的平均峰值;
L50—在測量時間內有50%的時間A聲級超過的值,相當于噪聲的平均中值;
L90—在測量時間內有90%的時間A聲級超過的值,相當于噪聲的平均本底值。
算出Leq,然后對八個時間段的等效聲級Leq做算術平均運算,所得的平均值為這一聲環境功能區的總體環境噪聲水平。同時調查記錄被測點附近主要的噪聲來源。
2 結果與分析
2.1 測量結果 工作日3d中每個測點在不同時段的等效連續A聲級Leq數據列于表1。
由表1和表2得到工作日期間和春節期間每個測點在不同時段的等效連續A聲級Leq的分布曲線,見圖2和圖3。endprint
摘 要:該文通過對徐州市風華園小區的聲環境質量進行了工作日3d和春節3d總共6d的實地監測,共劃分了8個監測點,得出各監測點在7個時間段的聲級值。根據GB 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對工作日期間的噪音值進行分析,且對工作日期間和春節期間的噪音值進行了研究對比,得出結論:小區噪聲值在工作日白天平均值為47.4dB,夜間平均值為36.4dB,均達到了國家規定的1類聲環境功能區的標準;節日期間的噪聲值在白天平均值為68.7dB,超標13.7dB,夜間的平均值為70.9dB,超標25.9dB。
關鍵詞:噪音污染;監測;分析
中圖分類號 X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5-95-04
噪音污染被認為是環境污染四大公害(水污染,噪聲污染,空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之一,隨著工業生產、交通運輸、城市建筑的發展,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環境噪聲日益嚴重,它已成為污染人類社會環境的一大公害[1]。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深受噪音污染困擾,尤其是城市,其噪音污染要比農村嚴重得多。噪音污染是指人為造成,包括機器啟動的轟鳴聲、各種車輛的鳴笛聲、商場集市的人群活動聲和家庭生活中各種家電產生的聲音等。噪聲污染對人們的工作學習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噪音不僅會影響聽力,而且還對人的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產生不利影響[2]。
本文以徐州市風華園小區為例,對城市住宅小區在工作日期間和春節期間兩個時間段的噪音監測,分析不同時段噪音值的變化及主要噪聲源,初步評價城市居民住宅小區的聲環境質量狀況,以此為評估噪音對城市住宅小區居民的影響提供科學依據。
在徐州市區隨機選擇普通居民住宅小區風華園小區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采用普查監測法,監測不同時段的噪音值,有助于分析噪音的主要污染源和評價聲環境質量,在研究基礎上提出應對噪音污染的相應對策。
1 噪聲監測
1.1 測量儀器 噪音計GM1351國際委員會IEC651 TYPE2標準(廠家:深圳市聚茂源科技有限公司)。
1.2 監測點的布設 徐州市風華園小區地處徐州市區正南部,小區南側面臨徐州市三環南路、G311國道和徐州市第34中學,北側是一條便民街,北門200m處是礦西農貿市場,東西側分別是礦大成人教育學院和森活綠郡小區。風華園小區建筑面積為22hm2,綠化率為45%。本次監測采用普查監測法,網格大致取為150m×150m,將此環境功能區域劃分為8個等大的方格。監測點位置如圖1所示。
1.3 監測時段的選擇 監測時間按照人們正常的作息時間將其分為晝間:上午8∶00~12∶30,下午14∶00~
18∶00,夜間:20∶00~22∶00,并且分為7個時段進行測量,即8∶00~10∶00,10∶00~12∶00,12∶00~14∶00,14∶00~16∶00,16∶00~18∶00,18∶00~20∶00,20∶00~22∶00。從2013年12月18日-2013年12月20日工作日3d和2014年1月31日到2014年2月2日春節3d,總共6d的實地監測。
1.4 監測條件 根據GB 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的要求,天氣須在無雨無雪的時間,聲級計應保持傳聲器膜片清潔,風力在3級以上必須加風罩,5級以上大風應停止測量[3]。手持聲級計測量,傳聲器距離地面1.2m。
1.5 監測方法 根據GB 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的要求,每次測量位置高度要保持不變,且其位置能避開反射面和附近的噪聲源,若網格中心點不宜測量(如建筑物等),應將測點移動到距離中心點最近的可測量位置上進行測量。在測量時間內,每隔5s隨機讀取一個瞬時A聲級,每個時段監測10min的A聲級數值,連續讀取8個監測點的各100個數據,將100個數據從大到小排列,得出第10個數據L10,第50個數據L50,第90個數據L90,測得噪聲使用等效聲級Leq來表示,單位dB(A)。其計算如下:
Leq=L50+d2/60
其中d=L10-L90
式中:L10—在測量時間內有10%的時間A聲級超過的值,相當于噪聲的平均峰值;
L50—在測量時間內有50%的時間A聲級超過的值,相當于噪聲的平均中值;
L90—在測量時間內有90%的時間A聲級超過的值,相當于噪聲的平均本底值。
算出Leq,然后對八個時間段的等效聲級Leq做算術平均運算,所得的平均值為這一聲環境功能區的總體環境噪聲水平。同時調查記錄被測點附近主要的噪聲來源。
2 結果與分析
2.1 測量結果 工作日3d中每個測點在不同時段的等效連續A聲級Leq數據列于表1。
由表1和表2得到工作日期間和春節期間每個測點在不同時段的等效連續A聲級Leq的分布曲線,見圖2和圖3。endprint
摘 要:該文通過對徐州市風華園小區的聲環境質量進行了工作日3d和春節3d總共6d的實地監測,共劃分了8個監測點,得出各監測點在7個時間段的聲級值。根據GB 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對工作日期間的噪音值進行分析,且對工作日期間和春節期間的噪音值進行了研究對比,得出結論:小區噪聲值在工作日白天平均值為47.4dB,夜間平均值為36.4dB,均達到了國家規定的1類聲環境功能區的標準;節日期間的噪聲值在白天平均值為68.7dB,超標13.7dB,夜間的平均值為70.9dB,超標25.9dB。
關鍵詞:噪音污染;監測;分析
中圖分類號 X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5-95-04
噪音污染被認為是環境污染四大公害(水污染,噪聲污染,空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之一,隨著工業生產、交通運輸、城市建筑的發展,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環境噪聲日益嚴重,它已成為污染人類社會環境的一大公害[1]。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深受噪音污染困擾,尤其是城市,其噪音污染要比農村嚴重得多。噪音污染是指人為造成,包括機器啟動的轟鳴聲、各種車輛的鳴笛聲、商場集市的人群活動聲和家庭生活中各種家電產生的聲音等。噪聲污染對人們的工作學習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噪音不僅會影響聽力,而且還對人的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產生不利影響[2]。
本文以徐州市風華園小區為例,對城市住宅小區在工作日期間和春節期間兩個時間段的噪音監測,分析不同時段噪音值的變化及主要噪聲源,初步評價城市居民住宅小區的聲環境質量狀況,以此為評估噪音對城市住宅小區居民的影響提供科學依據。
在徐州市區隨機選擇普通居民住宅小區風華園小區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采用普查監測法,監測不同時段的噪音值,有助于分析噪音的主要污染源和評價聲環境質量,在研究基礎上提出應對噪音污染的相應對策。
1 噪聲監測
1.1 測量儀器 噪音計GM1351國際委員會IEC651 TYPE2標準(廠家:深圳市聚茂源科技有限公司)。
1.2 監測點的布設 徐州市風華園小區地處徐州市區正南部,小區南側面臨徐州市三環南路、G311國道和徐州市第34中學,北側是一條便民街,北門200m處是礦西農貿市場,東西側分別是礦大成人教育學院和森活綠郡小區。風華園小區建筑面積為22hm2,綠化率為45%。本次監測采用普查監測法,網格大致取為150m×150m,將此環境功能區域劃分為8個等大的方格。監測點位置如圖1所示。
1.3 監測時段的選擇 監測時間按照人們正常的作息時間將其分為晝間:上午8∶00~12∶30,下午14∶00~
18∶00,夜間:20∶00~22∶00,并且分為7個時段進行測量,即8∶00~10∶00,10∶00~12∶00,12∶00~14∶00,14∶00~16∶00,16∶00~18∶00,18∶00~20∶00,20∶00~22∶00。從2013年12月18日-2013年12月20日工作日3d和2014年1月31日到2014年2月2日春節3d,總共6d的實地監測。
1.4 監測條件 根據GB 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的要求,天氣須在無雨無雪的時間,聲級計應保持傳聲器膜片清潔,風力在3級以上必須加風罩,5級以上大風應停止測量[3]。手持聲級計測量,傳聲器距離地面1.2m。
1.5 監測方法 根據GB 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的要求,每次測量位置高度要保持不變,且其位置能避開反射面和附近的噪聲源,若網格中心點不宜測量(如建筑物等),應將測點移動到距離中心點最近的可測量位置上進行測量。在測量時間內,每隔5s隨機讀取一個瞬時A聲級,每個時段監測10min的A聲級數值,連續讀取8個監測點的各100個數據,將100個數據從大到小排列,得出第10個數據L10,第50個數據L50,第90個數據L90,測得噪聲使用等效聲級Leq來表示,單位dB(A)。其計算如下:
Leq=L50+d2/60
其中d=L10-L90
式中:L10—在測量時間內有10%的時間A聲級超過的值,相當于噪聲的平均峰值;
L50—在測量時間內有50%的時間A聲級超過的值,相當于噪聲的平均中值;
L90—在測量時間內有90%的時間A聲級超過的值,相當于噪聲的平均本底值。
算出Leq,然后對八個時間段的等效聲級Leq做算術平均運算,所得的平均值為這一聲環境功能區的總體環境噪聲水平。同時調查記錄被測點附近主要的噪聲來源。
2 結果與分析
2.1 測量結果 工作日3d中每個測點在不同時段的等效連續A聲級Leq數據列于表1。
由表1和表2得到工作日期間和春節期間每個測點在不同時段的等效連續A聲級Leq的分布曲線,見圖2和圖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