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芝
幼兒園教育是人生的啟蒙階段,如何根據這一時期幼兒身心特點搞好教學工作是幼兒園教學活動的關鍵。幼兒教師應當充滿愛心,合理安排課程,因材施教,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
幼兒園教育愛心全面發展因材施教幼兒園教育是人生的啟蒙階段,如何根據這一時期幼兒身心特點搞好教學工作是幼兒園教學活動的關鍵。根據我多年從事幼教工作的經驗總結,認為要想圓滿地完成幼兒園教學任務,幼兒園教育中應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一、傾注愛心,幼兒教育就是愛的教育
夏丏尊說過:“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里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在兒童的語言世界里,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比喻:“幼兒園的老師,像媽媽一樣關懷照顧我們。”作為幼兒園教師,我們應該對得起孩子們給予我們的這種信任,真正把這個“媽媽”的角色扮演好。幼兒園教師既要在生活上關心好照顧好他們,又要在學習上,身心發展方面給予他們充分的培養,比對待我們自己的孩子還要盡心盡力,這樣,才能贏得兒童的尊敬和愛戴。有人很形象地說,“幼兒園的孩子就像剛出土的嫩苗,需要園丁的呵護和培養。”這話說的不錯,幼兒園教師應該像春雨滋潤禾苗那樣去潤澤孩子們幼小的心田,應該像春天的太陽一樣,給孩子帶來溫暖呵護。例如,放學了,還有個別小朋友的家長沒有來接他們,我們教師坐下來陪他們一起玩,給他們講故事。小朋友游戲時不小心擦傷了,老師領他們到醫務室處理,并鼓勵他們不要害怕,很快就會好起來的,有了老師的鼓勵,孩子不害怕了。幼兒園里有時會有幾個愛調皮搗蛋的孩子,對待這樣的孩子,老師們可能會覺得頭疼,但絕不可以放棄,要耐心地引導他們,告訴他們哪些事情是正確的,哪些事情是錯誤的,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幼兒教師應以百倍細心、耐心、愛心來傾注在幼兒教育上。這既體現了作為一名幼師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操守,敬業精神,也體現了幼兒教師的教學能力、責任心。“以身立教”,給孩子們作好榜樣,這對正處在個性和道德品質形成初始階段的幼兒來說,是進行良好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徑。通過愛的情感交流,把教師熾熱的愛通過你的言行點滴傳給孩子,就會激起孩子對你情感的回報,進而也樂于接受你所給予的一切。
二、教學量適度,多維滲透,把幼兒身心全面發展作為教學目標
3~6歲這一階段是幼兒各方面發展的關鍵期,也是其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是為他們的人生打基礎的黃金時期,對他們的啟蒙教育十分重要,它關系到孩子未來身心的發展空間,甚至影響到孩子的終身發展。但孩子的啟蒙教育,是一個科學的過程。對教學量的安排要適宜適度,如果一昧的追求教學成果,“揠苗助長”式的過度開發,對孩子智力的發育和思維意識的培育都是不利的。對孩子的發展,主要應考慮到智力發展,道德品質的形成,情感意志力的培養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同時也不能忽略了適當的體育訓練,等等。幼兒園除了科學合理地適當安排語言課、數學課、藝術課等傳統的課程外,還應開辟滲透德育、人格完善方面的課程。比如,通過各種游戲,培養孩子們團結友愛的精神,學會與人分享。通過給學生設置自己穿衣服、洗碗、洗蔬菜水果等生活課,培養學生的獨立性等。總之,幼兒園教學除了教授知識之外,關心學生的身心發展也是很重要的。
三、因材施教,從幼兒教育時期就應開始
幼兒教育也是需要科學方法來統籌的教育行為。人們常說“先入為主”,一旦孩子接受了不規范乃至不科學的教育,要想對其進行改正,是十分困難的。為此,幼兒園教師,應對所授課班級中每個孩子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長等,做全面的綜合分析和記錄,根據每個孩子自身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使每個孩子都獲得適合于自己的教育。因材施教,從幼兒時代就應開始。關于因材施教,曾經有一個很經典的故事:一次,子路問孔子:“先生所教的道理我聽到了就去做可以嗎?”孔子說:“你有父親兄長在,你怎么能聽到這些道理就去實行呢!”后來,冉有也來問同樣的問題,孔子卻說:“應該聽到后就去實行。”公西華問孔子:“子路和冉有問您同樣的問題,而老師您的回答卻為什么完全不同呢?”孔子說:“冉有為人懦弱,要激勵他的勇氣,所以我鼓勵他大膽去做。子路武勇過人,做事容易莽撞,所以我讓他謙退,三思而后行。”可見,為不同的孩子選擇不同的教育方案是多么的重要。在游戲的時候,如走獨木橋,我們就要鼓勵膽小的孩子不要害怕,而多提醒那些做事莽撞毛躁的孩子注意安全,這與先賢孔子的教學之道是一個道理的。
四、不忘生命安全教育和校園安全防護
近年來,媒體報道了多起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意外受傷的事件,反映出對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對于安全課的教學,除了對各種知識的講述外,還可組織學生進行校園模擬演示。例如,準備紅色、綠色、黃色硬紙卡,剪貼出交通燈,有的孩子扮演過馬路的人,有的孩子扮演開車的司機,有的孩子扮演交警。讓孩子們通過不同的角色演出,來具體的了解紅綠燈的概念,并講授過馬路時的注意事項。此外,多起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使校園安全問題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重視,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不能忽略校園安全的防護,關鍵時刻保護每個孩子的生命安全是我們教師的責任。
一位幼兒老師曾深情地說:“當孩子離開父母哇哇大哭時,我會像媽媽一樣抱起他,給他溫暖給他安慰……我用我的行動表達著我的愛意,一個不經意的撫摸,一個鼓勵的眼神,使孩子感到老師在意他、喜歡他、信任他、關心他。”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該有這種愛心、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探索鉆研,勇于追求,為出色地完成幼兒教育而全力以赴。
參考文獻:
[1]付八軍.幼師培養中的情感要素芻議[J].寧波大學學報,2008,(06).
[2]陳國湄.兒童心理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