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男
當今社會,“90后”已經成為一個熱門的詞匯,它不僅代表著個性化,而且也逐漸成為這個時代的標志。如今的大學生群體中,“90”后已經成為了一種象征。正因為“90”后的個性特征,傳統的教育理念與模式已經無法適應這群學生的自由發展。創新教育模式,改善教育方式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經之路。因此,各大高校也應當隨之建立一套適合“90后”學生的個性化教育的模式。探討“90后”大學生教育管理模式以及提出對應措施,是完善教育管理模式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在教育道路上尋求新突破和獲取成功的重要工作。
高校管理學生管理“90后”一、“90后”大學生的優點與缺陷
(一)思維發散,個性張揚,但團隊合作能力差
“90后”大學生,在課程教學中懂得發散性思維,奇思妙想,喜歡追求與大眾不一樣的元素,善于在人群中張揚自己的個性,表現自己,通常也會讓周圍的人感覺到比較叛逆。在一些社會調查中,近有一半以上的大學生喜歡將自己打扮得標新立異,追求一切與其他人都不一樣的感覺。在大一新生中,無論是軍訓中所攜帶的水杯款式,還是自身發型,都希望能吸引別人的目光,甚至有一小部分人,將學校發放的軍訓服和軍用鞋換成自帶的衣物。在班級班干的選舉中,也絲毫沒有表現出害羞膽怯,勇于上臺自薦,并在學生和老師的關注下發表自己獨特的相關看法,這充分體現了“90后”大學生的獨特個性與活力。但是,“90后”大學生在這些活動中也顯露了自己的缺點。例如,班干在老師布置的任務上,只關注于完成自身的工作,忽視與其他班干的協作,稍有問題就相互推卸責任,懷著個人只掃門前雪的態度,體現了他們欠缺團結協作的能力,缺乏班級集體榮譽感的意識。
(二)個性樂觀,但適應環境的能力差,依賴性較高
相關的大學生調查研究表明,有近40%的“90后”大學生對于身邊發生的不如意的事情,采取不過分深究,忘記煩惱的態度,他們認為人不應該總活在過去的不快樂的事情當中,應當多想些快樂的人事物,這樣才能做好接下來的學習與工作。這說明“90后”大學生的個性較為樂觀,熱愛生活。但是,在大一新生中較為突出的問題之一就是對剛入學,周圍的新環境較難適應,無法在生活上從容地自理。例如,經常打電話給父母抱怨、訴苦,要求父母來學校幫忙處理自己日常的起居,在很多簡單的學習和處理問題上過分依賴同學和老師。這正是“90后”大學生的較為明顯的缺點。
(三)熱愛祖國,但沒有理想目標,缺乏穩定的政治觀
社會發起的理性愛國活動中,經常不乏出現“90后”大學生的身影,他們積極響應國家政府的號召,高舉愛國旗幟,完成大學課業的同時,擁護國家,熱愛祖國。但是,“90后”大學生在國家政策,國際局勢問題上比較欠缺認識,不夠關注。而且他們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就是,大部分的“90后”大學生沒有自己的人生追求目標,對自己的人生沒有規劃,缺乏人生理想,忽視個人理想與信念對其未來的人生的影響。
二、完善“90后”大學生的教育管理模式的措施
(一)開展對工作隊伍培訓的活動,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大學生活中,除了每日上課接觸到的任課教師外,離學生生活最近的就是班級輔導員。但是,如今的輔導員大多也是比學生稍長的年輕人,他們對社會的接觸也較少,和學生一樣,缺乏一定的社會閱歷。因此,高校的首要任務就是對輔導員進行培訓,積極開展專業性的培訓活動,讓他們結合班級學生實際的思想行為的同時,認真學習社會發展與思想觀念的關系,理論思想與現實生活的聯系等方面的內容,在他們接受過專業的正確指導的基礎之上,再以自己的準確認識引導學生,讓“90后”的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為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榜樣,培養愛國家、愛民族、愛集體的觀念,養成艱苦奮斗的精神。
(二)培養“90后”自我管理與教育的能力
首先,可以讓“90后”大學生群體中成績較為優異,表現較為突出的學生帶動相對落后的學生,教育學生懂得互相幫助,團結友愛,讓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競爭,取得共同的進步。其次,充分挖掘“90后”大學生的特長,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管理、服務與約束的能力,他人的教育不如自身的教育,只有自身發現問題,改善行為才能更有效的解決問題。最后,提高“90后”大學生社會生存能力,讓其多接觸社會,逐漸懂得把握自己的社會角色,自我引導,自我服務,從而提高社會交往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三)運用網絡手段,加強“90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在各大高校的教育與管理中全程貫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其主要途徑。網絡科技在不斷進步,其實用性也不斷提高,影響力在逐漸增強,運用網絡技術進行課程教學的方法也在不斷完善。對“90后”大學生而言,網絡成為了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他們在網上溝通交流,看書學習,休閑娛樂等。因此,要加強“90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分的運用網絡手段。例如,建立“專題講座”,讓老師在此平臺上針對某些問題進行講解,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還可以建立“‘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交流平臺”,讓各地的學生發表自己的獨特看法,學生之間可以交流討論,掀起思想政治學習的新風潮。從網絡世界走入“90后”大學生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們的想法,與他們探討,調動學生學習、生活的積極性,讓其學會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習的動力。
“90后”大學生代表著早晨的太陽,充滿朝氣與活力,他們的發展決定著祖國的未來,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在今后社會發展中會起著先鋒帶頭作用,他們承載的國家的希望,肩負著國家的責任。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教育好“90后”,為祖國做貢獻的同時,也為祖國培養優秀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崔偉.新的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視“90后”大學生責任感的培養[J].經濟研究導刊,2011,(09).
[2]黃丹.“80后”輔導員與“90后”大學生管理工作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04).
[3]王少斌.“90后”大學生的特點與管理[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