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蓮 王留針
河南駐馬店市中醫院 河南 駐馬店 463000
不同劑量纈沙坦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療效分析
張秋蓮 王留針
河南駐馬店市中醫院 河南 駐馬店 463000
目的:研究不同劑量的纈沙坦治療糖尿病腎病(DN)合并高血壓的臨床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5例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試驗組在收縮壓(SBP)、24h蛋白尿、血漿白蛋白指標方面,治療前和治療后比較差異有顯著差異(P<0.05),組間比較160m g纈沙坦治療組各項指標明顯優于另外2組(P<0.05);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指標無顯著性差異(P>0.05),而纈沙坦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無明顯變化。結論:纈沙坦對具有良好的降壓,降低蛋白尿,維持血漿白蛋白和清除血清肌酐的作用。
纈沙坦;糖尿病腎病;高血壓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合并癥之一,在我國,該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目前已成為終末期腎臟病的第二病因,而其確切發病機制至今尚不完全明確。本研究主要采用不同劑量的纈沙坦治療DN早期患者,觀察各項指標變化,考察其在延緩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血壓進展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45例于2012年1月~2013年7月間就診的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其中女22例,男23例,年齡在46-71歲之間,中位年齡57歲,糖化血紅蛋白(HbA1c)在6.1%~6.9%,隨機分為三組,各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血壓,腎功能水平,病程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將45例患者分為對照組、試驗1組和試驗2組。每組各15例,所有患者需先對血糖和血壓進行控制,主要通過口服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的方法來實現,餐前血糖控制目標為5.0~7.5mmol/L,血壓控制目標為130/80mmHg以下,飲食方面需低蛋白,低鹽。每天對照組給予外形相似的安慰劑80mg/次,試驗1組給予口服纈沙坦80mg/次;治療Ⅱ組給予口服纈沙坦160mg/次。需保證所有患者在治療期間停止服用具有相同治療效果的藥物。內科醫生需每月對患者進行隨訪,觀察半年后,比較治療前后在延緩DN合并高血壓進展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別在治療前以及治療后檢測收縮壓(SBP)3次,取其平均值;采集血液標本,測定血漿白蛋白水平;采集兩次過夜尿標本,測定24h尿蛋白和肌酐濃度,檢測腎臟功能。在觀察治療期間由于藥物的副作用,患者可能會有心悸、頭痛和干咳等病狀出現,需一同記錄。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結果統一以均數±標準差(x± s)的形式表示,組間采用X2檢驗,當P值小于0.05時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各組治療前后相關指標比較
對照組和試驗1組,試驗2組經6個月的治療,通過對比發現:因調節飲食的原因,三組收縮壓均有所下降(P<0.05),試驗2組較試驗1組降壓效果更好,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2組治療后血漿白蛋白水平提高,試驗1組無明顯變化(P<0.05);三組患者尿蛋白水平有所下降,試驗2組尿蛋白下降水平明顯優于試驗1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肌酐的最終測定值與治療前比較,對照組增加0.141mg/dL,試驗1組增加0.056mg/dL,試驗2組增加0.032mg/dL,試驗1組和試驗2組的肌酐水平增幅較小,與對照組相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療效對比
試驗1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9%,試驗2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兩組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在嚴格控制血糖的基礎上,纈沙坦在延緩腎功能減退的速率方面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而160mg纈沙坦較80mg纈沙坦具有更好的保護腎功能的療效。
2.3 不良反應比較
在治療過程中,試驗1組發生頭暈頭疼3例,心悸1例和咳嗽3例;試驗2組發生頭暈頭疼2例,心悸2例和咳嗽1例。試驗1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試驗2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發生頭暈頭疼1例,心悸2例以及咳嗽1例。3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良反應發生幾率較低以及嚴重水平較輕,不影響繼續用藥。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臨床上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其發病機制至今尚未明確,其主要癥狀為蛋白尿、腎病綜合征、高血壓、腎功能不全和糖尿病神經病變等,嚴重時可能會出現尿毒癥。血管緊張素Ⅱ是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一種主要活性介質,其在高血壓及靶器官損害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血管緊張素Ⅱ可增加腎小球的濾過壓,引起血壓升高,其受體拮抗劑阻斷出球小動脈上的受體與血管緊張素結合而擴張,降低腎小球內壓,使蛋白尿和白蛋白尿的生成減少,延緩對腎功能的損害。纈沙坦是一種新型的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為口服藥,其生物利用度高,在體內2h能達到血藥濃度峰值,在機體內能夠特異性的與血管緊張素Ⅱ受體亞型結合,血管緊張素Ⅱ與AT1受體的結合受到抑制,使其不能發揮正常作用,抑制血管收縮和醛固酮釋放,從而達到血壓控制的目的。同時,纈沙坦還可使血管和松弛平滑肌得到擴張,使水、鈉的排泄率提高,高腎血流灌注量增加,使腎小球高代謝得到改善,從而延緩糖尿病腎病進一步惡化,對腎臟進行保護。
本研究顯示試驗2組對于改善SBP、24h蛋白尿、尿蛋白水平,血漿白蛋白水平和肌酐水平明顯優于試驗2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試驗組較對照組具有明顯的療效,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纈沙坦在延緩糖尿病腎病進行性惡化,保護腎功能方面具有很好的療效,且高濃度的纈沙坦在治療效果方面更優于低濃度纈沙坦,本文章的研究可為臨床使用纈沙坦治療治療糖尿病腎病提供一定的參考,使用藥具有有效性及安全性。
[1]磊石,劉志紅.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與腎臟病的治療[J].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2003,12(1):44.
[2]王遠英,孫承美1ARB的腎保護作用機制和臨床應用研究進展1J21中國醫藥導報,2007;4(34):27-81
[3]阿布都沙拉木·阿布都熱衣木,劉濤,米爾班·阿不力克.纈沙坦膠囊、厄貝沙坦片治療糖尿病腎病患者106例臨床觀察[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12,33(3):399-402.
R587.1
B
1009-6019(2014)11-01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