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娜
湖南衡陽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關節運動科 湖南 衡陽 421000
良好溝通在護患關系中的應用
彭娜
湖南衡陽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關節運動科 湖南 衡陽 421000
護理;溝通;護患關系
在我們平凡的護理工作中,每一項工作幾乎都會涉及"溝通",可見有良好的溝通對于完成各項護理工作任務,對于提高工作質量及管理效率,減少醫療糾紛等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良好的溝通技巧是每一名護士必備的技能,是取得良好護患關系的關鍵。在醫療形勢險嚴峻,醫患矛盾日益突出的今日,重視護患溝通,再現仁愛救治,筆者認為很有必要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以下談談自己多年臨床工作中的體會:
現代整體護理工作不僅僅只是完成打針發藥等機械執行醫囑的簡單行為,護士需要深入病房,走進患者的心中,為患者解決他們最為關心的健康問題,并取得他們的信任,將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有機的結合,盡可能的縮短病程使患者早日康復。
2.1 充分發揮語言的魅力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足見語言藝術的魅力。美得語言是一曲悅耳的音樂,它是人一種美的享受,是溝通護患思想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可以給具有生理、心理傷害受病痛折磨的人帶來希望和信任。同樣相反不好的語言可以給人帶來痛苦和絕望。由此見證了"語言既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這句老話。
就筆者十余年的溝通經驗認為,首先注意在患者心目中的第一印象是良好護患關系開始的第一步,如何樹立良好的第一印象靠的就是和患者初次見面時,應用樸實易懂、禮貌性、解釋性、保護性、關懷性、安慰性的語言輕松的"進入患者的心坎上"給患者營造一種親密無間的氣氛,使患者感受到生活美好人間溫暖,生命可貴,能在整個住院期間積極配合治療,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其次,要把握住說話的語氣和方式,要讓患者感受到溝通的誠懇及對他的尊重。護士在和患者溝通時語氣要溫和些、聲音要輕柔些、語速要慢一些、態度要誠懇些,將對病人的愛心、同情心和真誠相助的情感融化在語言中。比如一個家人般的稱呼:"爺爺、奶奶、哥哥、姐姐……",一個親切又暖心的問候:"您好,今天您感覺好些了嗎?"諸如此類的言語都能夠消
除患者各種警長的情緒,同時也增強了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第三,學會傾聽,傾聽不僅是技巧,更是一個活的信息的過程"[1]。每一名護士應該懷著耐心全神貫注的傾聽患者述說,并用一些適當的方式如自然地微笑、凝聚的眼神、肯定的點頭去適時回應患者的述說,以增加患者的信任,使溝通融洽。作為一名溝通經驗豐富的護士,在患者述說時不去分散他的注意力,因為任何一名患者述說自己的痛苦積怨都是一種宣泄,護士力求把自己的關心、愛心都傳遞給患者,引導他們的情緒向著有意的方向發展。
2.2 非語言溝通
非語言也稱為"行為語言",主要通過表情、手勢、眼神以及動作達到溝通的目的,對語言溝通交流起輔導和加強作用[2]。恰當的運用面部表情(如點頭、微笑、安慰的眼神等)給患者帶來的都是親切感受和信任感。筆者認為溝通非語言溝通中面帶微笑的交談,傾聽是最為重要的。因為微笑使溝通的對象減輕心理負擔,消除緊張、焦慮等不良的情緒反應,是病人感受到護理人員的關懷和慰藉。另外,交流時應注意木管的接觸,恰當的運用眼神,能調節護患之間的心理距離。
筆者作為工作多年的護士,深感護患溝通在護理實踐中應用非常廣泛,在面對患者評估、咨詢、健康教育、護理實施、護理評價時幾乎所有的環節都要應用溝通技巧,可見護患溝通貫穿日常護理工作的每一個環節。所以護理人員要善于在工作中培養自己的溝通技巧,并運用這門藝術更好的服務臨床工作,建立和諧護患關系,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1]郭紅靈.護患溝通技巧老年住院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3,27(8):2385.2387.
[2]姚建芬.護患溝通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08,5(6):137-138.
R472
B
1009-6019(2014)11-0211-02
姓名:李小麗出生年月:1986年10月,女,漢族,浙江省永康市,本科學歷,護師,研究方向:神經外科護理學,從事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