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摘 要:地質檔案作為區域地質調查、礦產資源勘探、探測實驗、專題研究等生產技術活動中形成并歸檔的地質科學技術文件材料,對于國民經濟相關領域的研究發展非常重要。該文在闡釋地質檔案管理的內涵的基礎上,分析地質檔案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努力探究地質檔案全面管理工作的策略,旨在為提高地質檔案工作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助力。
關鍵詞:地質檔案 管理 問題 策略
中圖分類號:g2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2(a)-0220-01
新中國成立以來,地質工作一直是我國開展各項工作的重點之一。作為國家地質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地質檔案擁有巨大的信息量,重要的參考價值,對當前我國的地質發展具有著不言而喻的意義。因此,做好地質檔案的管理工作至關重要。現代社會,地質檔案管理的重中之重仍在于大量收集地質資料及保存保管所有的地質資料,但出于各種原因,目前的地質檔案管理工作還有待提高,這就要求有關方面必需緊跟時代、轉變觀念、分析研究,全面做好地質檔案的管理事宜。
1 地質檔案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管理人才參差不齊
當前,地質檔案管理越發得到國家的重視,但呈現出的問題亦有目共睹。首要的問題就是地質檔案管理的人員專業水平較差,道德素養較低。受傳統管理思想的影響,特別是針對檔案管理的自身特色,不少管理人員還存在思想偏差。在管理理念上,一味認為檔案管理就是跟文件、資料等各種紙質物品打交道,只要分好類歸好檔,那么工作就基本完成了。在管理手段上,他們也不能與時俱進,固步自封,仍沉浸在老一套的管理技能當中,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建立信息化數字化管理方式。
1.2 管理設備相對陳舊
地質檔案管理設備直接影響著地質檔案管理水平,當前出現的問題是,地質檔案管理的資金投入還不是很理想,地質檔案管理缺乏必要的現代化設備。如一些地勘部門的檔案管理室只有幾個木質的檔案柜、檔案架,庫房門窗也極其破舊,有的地勘部門甚至沒有專門的地質檔案管理室。尋求資金投入,購置先進的計算機設備迫在眉睫。同時,地質檔案管理的聲像設備也嚴重陳舊,這就要求地勘部門必需與時俱進,建立起先進的數字化信息化檔案管理體系。
2 地質檔案全面管理工作的策略
2.1 招賢納士,提升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
人才是地質檔案管理的關鍵,因為究根結底,管理的主體還是人,正如什么樣的人決定什么樣的事,只有擁有即有高超的業務技能又具有良好的品格素養的管理人才,各項工作的開展才會有條不紊,穩步向前。為此,一方面,地質檔案管理部門就必須招納這樣的人才,在招聘時要嚴格把關,層層審核,用地質檔案管理的理論、技能,用倫理道德的思想觀念認真考察、檢驗招聘對象。要禁忌裙帶關系,萬不能把地質檔案管理看成是隨便什么人就能夠勝任的工作,要十分注意管理的專業性、思想性和實踐性。另一方面,是要加強對現有管理人才的培養培訓,以不斷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和道德情操。培訓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是采取管理骨干手把手帶新人的形式,也可以是運用諸如培訓班、專題講座等活動形式對管理人員進行培養培訓。隨著網絡數字化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地質檔案管理人員還必須隨時更新自身的服務理念,用新時期新環境下的新理論新知識不斷武裝自己。為此,地質檔案管理人員就要不斷關注地質領域出現的新政策新動態,擅于統籌兼顧、將這些新理論新技術妥善地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去,并能夠熟練地掌握信息存儲技術、數字化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使這一系列理論、技能有機融合,從而推動地質檔案管理事業的快速發展。
2.2 與時俱進,建設網絡信息化管理體系
僅對地質檔案管理人員傳授、培訓新技能和新技術還不遠遠夠,還要建設起地質檔案的網絡信息化管理體系,從而擺脫傳統的紙質管理所帶來的各種問題。21世紀是一個數字化信息化不斷發展的世紀,地質資料理應通過先進的信息化電子技術上網,進入到電子資料庫中,這就有助于擺脫紙質檔案老化、磨損等歷史年代的影響,便于永久地為地質研究服務。建設這樣一個網絡信息化體系首先是要求地質專業的原始資料、報告、審批文件、圖表及地質備案證明等都必須在入網的同時,刻制一張完整的光盤放進檔案袋中備用,以防止計算機因病毒等因素癱瘓時導致資料的丟失與毀壞,影響地質工作,給地質工作帶來損失。其次是一定要加大對地質檔案信息化管理的資金投入力度,尤其是基礎設施的投入,從而確保地質檔案管理工作平臺的高校、安全、可靠。最后是為了建設全面的應用系統和全面的地質檔案信息化管理系統,就要配備起一套功能強大、適合地質檔案管理的軟、硬件設備,從而將信息化管理全面升級,更加符合時代的需要與管理的需要。
2.3 開拓創新,挖掘地質資料的利用價值
地質檔案管理離不開創新,創新能夠為管理工作的展開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為此,地勘部門就必須對地質檔案進行創新管理,全面提高地質檔案的利用價值,從而更好地激發地質檔案的服務功能,促進地質事業的發展。管理創新要突破固有思維的束縛,樹立現代化競爭意識、效益意識等。在管理制度上,要設立信息化管理制度,結合自身部門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諸如文件材料歸檔制度、檔案管理利用制度等地質檔案工作規章制度,使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在管理手段上,要善于引進新技術,不斷開發現有的地質檔案信息資源,促進地質檔案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在管理形式上,要注重與研究所、高等院校及各地質單位的的協同合作,形成緊密相連的友好關系,從而能夠有效地動員和整合當下的地質檔案資源,更好地發揮地質檔案科技創新的優勢。與此同時,還應重視起對地質資料的二次開發與基礎資料的綜合研究工作,充分挖掘這些資料的利用價值。為此,地質檔案管理人員就必須善于分析對比現有的數據資料,以獲得地質信息和綜合成果,進而實現地質檔案資料信息資源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3 結語
綜上所述,地質檔案管理是國家地質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區域地質調查、礦產資源勘探、探測實驗、專題研究等的重要地質科學技術文件材料。當前,我國的地質檔案管理尚存在諸如地質檔案管理的人才缺失、地質檔案管理的設備落后等問題。因此,招賢納士,提升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與時俱進,建設網絡信息化管理體系;開拓創新,挖掘地質資料的利用價值就成為今后地勘部門應該且必須認真對待的事。
參考文獻
[1] 任改蓮.淺談電子時代的地質檔案信息化管理[J].檔案與社會,2013(2).
[2] 戴潤芹.例談地質檔案資料管理與服務信息化實踐[J].城建檔案,2013(7).
[3] 程永平.對地質測繪檔案信息化管理現狀分析及展望[J].河南科技:上半月,2013(9).
[4] 倪云英,孫婧,陳力琦,等.地質檔集管理系統的研發與應用[J].浙江國土資源,2013(9).
[5] 高愛紅.地質資料檔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國科技投資,2014(A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