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嬋媛
摘要:本文通過對企業并購所面臨的財務風險進行分析,提出了統籌安排資金,降低融資風險、加強營運資金管理,提高支付能力、準確收集信息,降低估價風險、增強現金流穩定性,降低償債風險的解決對策,以便于更好地防范財務風險,實現協同效應,提高企業并購成功率。
關鍵詞:企業并購;財務風險;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2-0076-01
現階段我國企業正處于迅速成長期,傳統的內涵增長模式已經無法滿足許多企業的需要,開始實施以并購為主的外延增長模式,從而擴展自身規模、提高競爭力。但我國企業并購的成功率卻相對較低,許多企業由于忽視了并購的財務風險而導致并購失敗,因此,并購的財務風險便成了企業處理各種風險的重中之重。
一、企業并購中存在的財務風險
(一)融資風險
任何一個成功企業并購背后,都有著強大的資金鏈支撐。公司并購需要大量的資金,必然會涉及到資金的籌集,企業在進行并購時必須提出相應的融資規劃,如何利用內部和外部的資金渠道在短期內籌集到所需的足量資金。而融資超前會造成并購企業利息損失,融資滯后則直接影響并購計劃的順利實施,甚至導致并購失敗。
(二)支付風險
企業并購活動中,并購支付是實現交易的一個關鍵環節,關系到并購雙方的利益,不同的支付方式可以產生不同的收益分配效果。并購公司為了得到對目標公司的控制權采用的支付方式,即并購公司拿什么來換取對目標公司的控制權,它與融資風險、價值評估風險、償債風險密切相關。對于企業來說,并購企業現金支付最大承受額為并購后新企業所產生的收益。企業換股過程中,股票交換比例是重要問題,如果換股比例不合理,則可能降低公司每股凈資產,因資本結構惡化,負債比例過高,付不起本息而破產倒閉。
(三)價值評估風險
目標企業的評估價值是影響企業并購成交價格最重要的因素,是企業并購成交價格的重要基礎。因此,正確評估目標企業的價值是進行并購價格決策的關鍵環節。估價即確定目標企業的并購價值,為雙方協商作價提供客觀依據。在確定目標企業后,并購雙方最關心的問題是對目標企業的價值做出合理的估計,以評估的價值作為雙方進行交易的底價,這是并購成功的基礎。目標企業的估價取決于并購企業對其未來現金流量和時間的預測,如預測不當使得估價不夠準確,這就產生價值評估風險。由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夠充分,使得并購企業對目標企業資產價值和盈利能力的判斷難于做到非常準確。因此,并購企業可能陷入財務困境。
(四)償債風險
通常情況下企業需要通過借款、杠桿收購等方式來完成并購。而收購后目標企業未來資金流量具有不確定性,所以杠桿收購必須實現很高的回報率才能使收購者獲益。同時,為了保持目標企業持續經營,收購方很難阻止目標企業債務鏈向己方延伸,甚至會不自覺地成為目標企業債務的承擔主體。由于債務風險放大導致的償債風險是其最大的風險,這取決于整合后的目標企業是否有穩定足額的現金凈流量和債務的期限結構安排。對眾多的企業來說,如何在充分發揮負債經營的正面作用的同時降低償債風險,成為了一個現實而又迫切的問題。
二、防范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的措施
(一)統籌安排資金,降低融資風險
由于我國資本市場發育目前還不完善,資金籌集不及時,無法按時足額地籌集到并購資金,從而產生融資風險,影響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不能達到預期的經濟效益。所以并購企業應結合自身能獲得的流動性資源、目標企業的稅收情況,確定并籌集并購過程中所需要的資金。統籌安排資金的籌措方式及金額的多少與并購方采用的支付方式相關,而并購的支付方式又是由企業的融資能力強弱所決定的,對并購支付方式進行制定,合理安排現金、債務、股權等各種方式的組合,以滿足收購雙方的需求。所以企業應統籌安排資金,降低融資風險,減輕收購后的巨大還貸壓力。
(二)加強營運資金管理,提高支付能力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是企業賴以生存的根本。但是,同樣的資金給予不同的企業后,有的企業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從此走向成功;有的企業則是越花越少,甚至資不抵債,面臨破產危機。支付能力是企業資產流動性的外在表現,而流動性的強弱源于資產負債結構的合理安排,但若降低流動性風險,則流動性降低,同時其收益也會隨之降低,所以必須通過資產負債相匹配,加強營運資金的管理來降低財務風險。要落實企業管理以財務為中心,將資金管理作為財務管理的突破口,加大財務管理對企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的控制力度,抓好企業資金的源頭管理,滿足加強營運資金管理,提高并購企業支付能力降低企業并購所產生的財務風險。
(三)準確收集信息,降低估價風險
信息不對稱、不準確是產生目標企業價值評估風險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企業并購前后應對目標企業進行嚴格審查與詳細分析。采用不同的價值評估方法,對同一目標企業進行價值評估,可能會得到不同的并購價格,所以應準確收集信息,使目標企業估價接近真實價值,從而降低估價風險。由于并購雙方信息不對稱狀況是產生目標企業價值評估風險的根本原因。因此,并購企業應盡量避免惡意收購,在并購前對目標公司進行詳盡的審查和評價,從而對目標企業的未來自由現金流量做出合理預測,在此基礎之上的估價較接近目標企業的真實價值,降低評估風險。
(四)增強現金流穩定性,降低償債風險
企業并購活動中,應重視目標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如果存在高額的債務則需要穩定的未來現金流量來償付,在收益增加的同時,應更加重視現金流穩定性以降低償債風險。能否成功并購,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也主要看未來現金流量的多少及穩定性。只有未來存在穩定的自由現金流量,才能保證杠桿收購的成功,避免因為財務風險的加大給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另外并購企業最好在日常生產經營中提取一定的資金作為償債基金以應付高額債務的現金需要,避免出現技術性破產而導致杠桿收購的失敗,以達到增強目標企業未來現金流穩定性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劉慧穎.企業并購風險研究[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09.
[2] 紀玲瓏.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的模糊評測研究[J].會計之友,2009(45).
[3] 張永力.企業并購風險及防范[J].商業經濟,2010(55).
[責任編輯:方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