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語言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2014-03-24 16:53:46
關鍵詞:語言文化

彭 爽

(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吉林長春130024)

中國語言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彭 爽

(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吉林長春130024)

語言安全,作為文化安全的一部分,屬于非傳統安全的范疇。新世紀以來,中國的國家語言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究其原因:長期閉關鎖國導致語言自身免疫力下降,崇洋心理導致盲目追捧他國語言文化;民族交流導致語言同化,商業文化的熏染破壞了語言的純潔。這些歷史、社會以及政治文化方面的因素導致了漢語的地位不斷下降,國家語言安全受到了威脅。

語言安全;非傳統安全;語言文化

一、歷史角度的原因分析

(一)長期閉關鎖國導致語言自身免疫力下降

我國的語言文化一直是保守自足的,歷史上很長一段時期內,中華文明一直是周邊國家學習和效法的模范,漢字文化圈的出現就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它曾經影響甚至現在仍然保留在一些國家的文化里,如日本、朝鮮、韓國和越南等國。明清時期的閉關鎖國將語言文化的自足性和封閉性捧到了最高點。對于語言文化,歷史上我們只習慣于輸出,導致我們對于它的輸入非常陌生,這無疑降低了中國文化接觸外來文化時應有的免疫力。所以,一旦這種保守狀態下的中國語言文化暴露于跟其他文化接觸的環境當中,它就會不知所措,在面對外來文化猛烈的沖擊時不堪一擊。鴉片戰爭發生后的一百多年來,我們大多用一種過于“寬容”的狀態去接受外來文化,甚至極端地全盤照收。

改革開放以來,語言文化安全形態還不太顯著,這使得我國還沒有來得及制定應對新情況的有效措施,就已經被卷入文化全球化的大潮,各種問題層出不窮,轉型期免疫力低下。此外,文化體制改革相對滯后、文化市場管理薄弱、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文化產業發展滯后以及創新力不足[1],這些因素當然也是文化全球化環境下,我國語言文化免疫力低的重要表現,它們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了我國的語言安全。

(二)崇洋心理導致盲目追捧他國語言文化

我國的崇洋歷程大致是從崇尚西方到崇尚蘇俄再到崇尚西方,這條線索是與特定的歷史時期緊密聯系著的。中國古代一直都以天朝自居,直到中日甲午戰爭中,中國慘敗給長期以來都是自己的朝貢國的日本,自此中國人的自信心由高峰跌落到谷底,心理上的老大地位也就此坍塌。一時間,人們覺得西方的器物、制度、語言文化都是先進的,而自己則處處不如別國。于是,向西方學習成為潮流,從技術到制度,從制度再到語言和文化,徹頭徹尾地要照搬西方的東西。

其實崇洋應該看崇拜的對象,如果僅僅是高科技、先進的制度和管理等,本無可厚非,因為國家要發展進步,必須要向著先進和科學看齊。然而,對于文化特別是語言的崇洋,是萬萬要不得的。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強,英語已成為全世界首要外語選擇[2]。因此,我們現在的語言學習過程中,英語往往占據著壓倒性的優勢。一個人如果長時間學習一種外語,尤其是處處顯示其強勢地位的外語,勢必會使自身的母語能力下降,而且會在無形之中影響其表達習慣和思維方式,這種影響甚至會深入到人的世界觀當中,最終導致人們不自覺地傾心于他國文化,而對自己的民族語言文化產生認同危機[3]。

二、社會角度的原因分析

(一)民族交流導致語言同化

民族交流可以從本國和國際兩個層面來討論。就我國國內現狀來說,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語言數量有80余種,具有豐富多樣的語言資源。然而隨著社會現代化、經濟全球化、語言規范化進程的加快,很大一部分語言的使用將陸續讓位于國家和地區的通用語言。據中國民族語言學會名譽會長孫宏開介紹,有幾種少數民族語言已經處于完全失去交際功能的狀態,如滿語、畬語、赫哲語、塔塔爾語等;有20%的語言已經瀕危,如怒語、仡佬語、普米語、基諾語等;40%的語言已經顯露瀕危跡象或正在走向瀕危。比如,云南的子君語也只有十幾個老年人會說。這些老年人辭世之時,也將是子君語退出歷史舞臺之日。子君語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中國的“極度瀕危”語言之一[4]。

由于有的地區不能科學地處理好保護少數民族語言與推廣國家普通話的關系,導致了處于弱勢地位的少數民族語言,其交際功能和使用范圍在相應的地區內呈下降趨勢。另外,人們對于語言學習的經濟價值的考慮也導致了少數民族語言的不安全性。在很多少數民族地區特別是過去漢語水平較低的地方,家長寧愿讓自己的孩子學習漢語而不是自己的少數民族語言,因為漢語的學習有顯著的投資優勢,這對孩子的升學、就業有極大的幫助。這種考慮直接導致了少數民族語言的使用者們,特別是城鎮中的青少年,其母語能力已遠不如父輩,對本族的傳統文化也提不起興趣,造成了很多少數民族語言嚴重受冷落的局面。這也是我們語言學習和使用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普遍傾向——“重漢輕民”[5]。一種更糟糕的情況是,如果人們發現只有極少數的人還在使用他們的語言,他們通常不會再費力地去將這種語言傳教給下一代,而寧愿讓后代學習通用性更強的語言,由此,一個小語種及其所代表的文化也將在不久之后消亡。

(二)商業文化的熏染對語言安全的影響

20世紀90年代,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加速繁榮、競爭和商業文化的形成,廣告開始在我們的生活中活躍起來。廣告作為推銷產品的重要形式,是以盈利為目的的,所以它的設計通常需要迎合最大數量人群的品位,難免會蹦出庸俗的語言,這無疑會破壞我們語言的美感。除了從俗之外,廣告更需要出奇制勝,吸引人們的眼球,于是大量對于成語、古詩詞等的“創造性”使用,便成了優秀廣告必不可少的因素。如某洗衣機的廣告是“閑妻良母”,某殺蚊劑廣告“默默無蚊”,某眼病治療儀廣告“一明驚人”,招聘廣告中的“錢途無量”,某溫控冰箱廣告是“眾里尋他千百度,你要幾度就幾度”等。這類的廣告對于有相應文化水平的人來說或許不會造成任何困惑,但對于正在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孩子來說,就只能算得上是誤導和障礙。另外,為了突出廣告設計的新穎和迎合時尚潮流,廣告語中通常會夾雜一些外來語或者用所謂后現代的手法打亂正常話語的順序,這些語句大多不合邏輯、晦澀難懂,無情地破壞著漢語的純潔性。

除了廣告之外,國外的電影、電視節目、音樂、書籍等也鋪天蓋地而來。打開電腦,熱播的基本上是韓劇、美劇、泰劇和日劇。美國的好萊塢大片一直是國人熱切追捧的對象,導致混雜著英語的表達方式成為潮流;英國的流行音樂、日本的動漫更是許多年輕人的最愛。商場和超市里到處是“家樂福”、“真維斯”、“阿迪達斯”、“尼康”、“西門子”,滿眼是“克力架”、“曲奇”、“泡芙”、“南瓜派”。商家在廣告、招牌、店鋪、標語甚至是包裝說明上都喜歡采用“洋氣”的文辭。再看看滿大街的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德克士等,這些與中餐迥然不同的快餐消費,也成了我國餐飲市場上一道別樣的景觀。另外,英語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語言,國際的貿易往來都需要用英語進行商談。經過以上種種商業文化的熏染,國人的日常生活已經被深深的打上他國文化烙印,特別是以英語為代表的語言文化,極大地沖擊著我們的母語和傳統文化。

(三)媒體的廣泛傳播對語言安全的影響

媒體一度是人們語言使用規范的嚴格維護者,但是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來臨,網絡帶來了大量的信息流動,媒體便再也不能代表規范和準則了。今日的一些媒體為了能吸引眼球,求奇、求新,不惜打破語言的使用規則,使得媒體語言錯誤百出,錯字連篇,以至于每年《咬文嚼字》編輯部又多了一項任務,即公布十大常犯語文差錯。除了錯別字之外,媒體語言中還充斥著大量的語法病句,如句式雜糅,虛詞運用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多余等比較明顯的錯誤,這些都將嚴重阻礙漢語的學習和傳播。此外,媒體語言中比較凸顯的兩個問題是字母詞、外文單詞的濫用和歐化語言的頻繁使用。如“DIY”、“show”、“high”等外文單詞表達的意思完全可以從中文中找到相應的表達得體的詞,但媒體卻特別傾心于外文表達,究其原因,除了趕時髦之外,恐怕作者對母語的認識和反思是遠遠不夠的。

(四)“重英語輕漢語”的教育政策對語言安全的影響

現階段我國的教育政策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傾向就是重英語、輕漢語。從學校的課程設置上來說,從小學到中學,英語都能跟漢語平起平坐,到了大學,英語成為公共必修課而大學語文則從來不是必修課。我國強制性地普及英語教育使得學生們在學習英語方面花費的時間和精力遠遠超過漢語,語文課成了可聽可不聽的課。更可怕的是,現在好多地方連幼兒園都開設了英語課,在孩子連母語都沒掌握的情況下就將英語灌輸給他們,無疑將從根本上撼動漢語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地位。從整個的考評系統來說,不論是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試還是職稱考試和各種就業招聘考試,英語都占很大一部分,甚至會出現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為國人找工作的前提條件的現象。而漢語的使用水平反倒不會普遍地成為學校或用人單位衡量人才的標準,與英語的強勢地位相比,漢語顯然已經被邊緣化了[6]。這種教育考試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強化了英語的霸權地位,削弱了漢語的穩固地位,直接助長了人們對英語的崇拜之情,打擊了國人對漢語的自信和熱愛。這種政策如果長期執行下去,必定會進一步導致國人特別是作為漢語和中國傳統文化繼承者的青少年們的價值觀念發生變化,最終會對我國國家語言文化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三、政治文化角度的原因分析

(一)霸權政治下霸權文化的入侵

文化霸權是“指以世界領袖自居的霸權國家,憑借自己的實力,從本國利益和全球戰略的需要出發,利用自身的文化強勢地位向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進行文化滲透和擴張,迫使這些國家放棄原有的文化傳統,接受其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以達到影響這些國家的內部發展和左右世界格局形成之目的的霸權行為。”[7]以現在的情況來看,這里的霸權國家主要指的是美國等列強,這樣的霸權國家充分利用自己的經濟、科技、政治、軍事等方面的優勢來推行英語特別是美式英語以鞏固自己在世界范圍內的霸主地位,反過來又利用語言、文化的優勢地位來擴大其經濟、科技、政治、軍事等方面的利益,使自己的安全得到更高程度的保障。“9·11”以后,美國一直哀嘆缺少阿拉伯語等翻譯涉及國家安全信息的外語專家,于是啟動了“關鍵語言”戰略[8]。“關鍵語言”戰略的戰略目標之一就是將語言作為武器來傳達美國的思想和意志,企圖通過學懂他國的語言來實現所謂文化帝國主義的理想。由此美國開始了利用語言、文化推行其霸權主義的行動,這對于其他國家和民族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語言、文化的生存和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和危害,并進一步對這些國家的利益和安全造成了深刻而持久的威脅和危害。當政治權利介入語言、文化領域來有目的地調整語言、文化關系時,新一輪的世界大戰便開始了。除此之外,許多國家的政治團體也紛紛通過電視網絡大肆宣傳其意識形態文化來籠絡人心,而民間組織和個人也可以在網上表達自己的想法。但由于西方發達國家在科技經濟方面的優勢,他們在網絡的信息傳播方面也占據著絕對的優勢,因此將自己的文化形態強加給他人并不是困難的事情。美國已經把語言、文化作為推行其霸權的強大工具,文化帝國主義有加強之勢。

中國近些年經濟迅速崛起,綜合國力逐步增強。美國認為,中國將是它推行全球戰略道路上的巨大障礙。因此,美國調動包括文化資源在內的一切國家資源來消解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減弱我國的軟實力,企圖阻斷中國的崛起。語言、文化的入侵比戰爭的威懾力更大,因為語言、文化的擴張和滲透更具隱蔽性、長期性和漸進性,如同溫水煮青蛙,其后果是不堪設想的。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擴張和滲透,對我國的語言、文化安全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和威脅。中華民族的語言文化認同危機已經有加深的趨勢,這將對我國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二)重視科學與淡化人文

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我們普遍認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于是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我國,科學技術的重要性已經被提到了無以復加的高度,甚至在語言學領域,這個特點也表現得淋漓盡致。20世紀以來,以美國描寫語言學和轉換生成語言學為代表,語言研究越來越向自然科學的方向發展,一些有影響的語言學大師無一不在致力于語言學數學化、形式化。受其影響,我國的漢語研究也逐漸走上了形式主義之路并且愈演愈烈[9]。然而,在我們以語義為研究核心的“小學”時代,文字學和訓詁學的研究都以探討話語的修辭為重,以字、詞、句所傳達的人文信息為研究對象。而不像現代語言學一樣,從語篇、句子、短語、詞一直分析到語素,貌似是很科學的分析,實則割裂了漢語詞句的意境,忽視了語篇中的人文因素,而且也不是在所有情況下使用都合適。這種圍著西方語言學理論轉圈的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人文性和漢語自身的特點。

雖然我們提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但科學技術和物質文明的發展卻以壓倒性的優勢處于社會發展的首要位置,而文化和人文精神作為精神文明的一個組成部分,還是沒能得到應有的重視。尤其是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各種文明之間的差異性逐漸地淡化,民族的特性和文化的多樣性都被無情地削弱,共性的東西越來越多。另外,由于我們總將經濟發展放在首位而將文化發展置于次要地位,在實施有關語言、文化的政策制度時,通常重視程度不夠,工作力度也在減弱。如在普通話推廣問題上,盡管2000年12月,我國通過了一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定了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作為國家通用的語言、文字,但實際上,鑒于國家發展的需要,國家更多地關注了經濟的發展,而忽視了語言、文字規范化使用的重要性,這項措施的實施工作速度逐漸減慢,效果自然不理想。

四、經濟角度的原因分析

(一)世貿組織體制的影響

加入世貿組織是我國進一步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戰略表現,至此,各類產業失去了政府原來對它們的保護,各國的文化產業必須遵循優勝劣汰的原則,進入全球化的競爭。這對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是一次嚴峻的挑戰。在這場遍及全球的競爭中,發達國家無論是在資金、技術、項目的選擇和判斷方面還是人才、營銷和推廣等方面都占有很大的優勢。在這種情況下,強勢國家的產業必定會侵占文化市場,而弱勢國家的文化產業就可能遭受巨大的沖擊和威脅。此外,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各種貿易壁壘被打破,文化準入門檻降低,國外文化資本和文化產品大規模地進入,一時間對我國的國內文化市場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隨著我國世貿組織體制的深化,跨國公司迎來了它的又一個發展高潮。大部分跨國公司的母公司都位于西方發達國家,公司的企業文化包括經營理念、思想觀念等與母國文化都是一體的。在他國建立子公司的過程中,西方國家會自然而然地將母公司的這一整套文化和價值觀復制給子公司,當我們進入不同的文化群體時不得不開始自己對新文化的適應歷程。通過這樣的方式,一些發達的西方國家利用跨國公司對子公司所在國家進行文化植入,母公司以其獨特的企業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國的整個從業團體,或多或少地對這些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進行影響甚至改變。跨國公司在我國網羅高科技人才,按照西方的文化觀念來培養他們,形成其所謂的白領文化,使我國人民特別是青年一代的生活方式逐步西化。英語及其文化的長期進入,最終會使一些國家的語言、文化純潔性和獨立性受到沖擊。

(二)語言產業不夠完善

語言產業外延很廣,大體可以包括語言出版業、語言翻譯業、語言文字信息處理業、語言創意業和語言教育業、語言測評、語言康復、語言會展等幾種語言產業業態[10]。目前我國的語言產業還不夠完善,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語言產業的發展還局限于傳統的語言產業,許多有待開發的新的語言產業還沒得到足夠重視。如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剛剛起步,各類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和聚集區建設初具規模,但特色還不明顯。在我國,利用語言進行商業宣傳的品牌命名產業尚未起步,而國外已經有不少語言研究為經濟很好地服務的成功案例,如Sprite(雪碧)、Pentium(奔騰)、Compaq(康柏)等[11]。

第二,即使是在傳統語言產業領域,如語言翻譯、語言培訓、語言科技方面也還必須擴大其應用范圍和發展力度。如在語言翻譯方面,我們可以加強對方言、瀕危語言和小語種的翻譯產業的投資,既能滿足國內國外的需求,在語言產業市場上擴大影響力,又有利于保護我國語言的多樣性。漢語作為第二外語的教學與培訓在我國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隨著國際化水平的提高和中國在世界上影響力的不斷增強,我國的語言培訓的產業化程度還遠不能滿足發展需求。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為漢語的傳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們應該好好把握這個機遇,面向眾多的海外漢語學習者和來華留學生展示漢語的魅力,使得漢語國際傳播有利于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文化效益的統一。關于語言科技產業,我國在漢字的信息化處理和計算機語言軟件開發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突破,但實際上,我們還是很少有相關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這直接導致我國語言文字甚至整個信息系統出現了安全隱患。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的網民規模已經達到5.91億,但計算機的通用操作系統,從芯片、瀏覽器、聊天工具到防火墻、數據庫等基本上還是被國外壟斷和控制的,因此中國的互聯網是不夠安全的,一旦出現緊急情況,不論是國家重要部門還是民生機構,都會因此遭受巨大的損失。在這種情況下,我國語言產業在同外來語言產業的競爭中處于劣勢,必然會影響我國的國家語言安全。

五、語言學角度的原因分析

(一)語言工具觀的影響

普遍認為,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們進行溝通交流的各種表達符號,是人類傳遞情感信息和思想的手段和方式。大部分時候,語言都被定性為“工具”。本來,說語言是工具也無可厚非,它從科學的角度定義了語言這個術語且便于人們理解接受,但有的人卻只看到語言的工具性卻忽視它的人文性,那么語言就真的只能淪為冷冰冰的工具了。

語言一旦淪為工具,語文教學就成了機械的工廠作業,教師只把它單純當作一門技能來教,將語文拆成零件分析,而不太會考慮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這樣做的后果是連篇的錯別字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警戒,文字和書面語地位的下降,以及寫作能力的普遍下降。事實上,語言不僅僅是工具,它的重要性在于它承載著文化,保存和傳遞著人類的文明成果,語言承擔著重大的歷史和文化價值。所以我們的語言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而要想把握語言研究的真正方向和內容,使語言研究能夠高屋建瓴地指導語言運用和語言教學的實踐,就必須首先把漢語當成一種文化。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以實現語文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為目標,就像著名語文特級教師于漪指出的那樣:“語文教育是培養我們的民族情結、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一種手段,而不是單純意義上的語言工具。母語和學生之間的聯系是一種親情的聯系。”

(二)以語法為研究中心產生的影響

從共時角度來看,語言是以語音為物質外殼,以詞匯為建筑材料,以語法為結構規律而構成的體系或系統。不同語種的語言有著不同的語音成分及其結構方式,各有其自身不同的特征及其系統性。不同語種語言的語法也都有其相應的民族特點和相對的穩定性。因此,一種語言的語音和語法具有比較鮮明的特點和相對穩定的特性,我們一般不太能察覺到它們的變化。而詞匯包括基本詞匯和一般詞匯,前者是指各種語言在漫長發展、演變過程中相對比較穩定的詞匯;后者是指比較敏感地反映社會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日益變化,且處于經常發生變化狀態之中的詞匯[12]。由于我們偏重對語法的研究而忽視語言中詞匯、語義的變化,對反映社會生活不斷發展變化的一般詞匯關注較少,殊不知被忽視的這部分才是語言中最敏感的部分,語言最初地也最明顯地在這一部分開始發生變化。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國的語言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漢語在語音、詞匯、語法等語言要素方面的特點和結構都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他國的語言要素(主要是詞匯)大量涌入國家語言,而我們嚴重缺乏對大量外來詞語的警惕,導致我國國家語言出現了安全危機。

從歷時角度來看,中國古代傳統的語言研究是以訓詁學為核心,以音韻學、文字學為輔助的“小學”研究。這種研究格局的核心就是語義問題,也就是說其他的研究都是圍繞語義進行的。這種研究方法關注漢語的修辭,凸顯人們說話行文的實踐性,這點與漢語自身的特性是一致的。漢語經過幾千年使用,發展成為一種相當成熟的語言,有著自身獨特的語文教學和語言研究傳統。1898年《馬氏文通》的出現,標志著我國語言學研究開始運用現代語言學理論來研究漢語語法。此后,傳統的“小學”退出了語言學研究的領域。一百多年來,語法占據了壓倒性的優勢,語言學界產生了大量的語法研究成果。但是這些成果特別是近50年來的語法研究,不少都是以西方的語言學理論為參照模式,將漢語語言事實套入到西方的理論當中產生的,很大程度上忽視了漢語自身的特點和中國語言研究的傳統。語法研究是語言學研究的重要一支,但如果將語法當作研究的中心,而將“語義”和語言事實置于次要地位,那么語法研究本身的價值也將大打折扣。另外,現代漢語的語法體系很多方面都借鑒了西方語言的語法體系,甚至一些語句形式都是借鑒西方語言而形成的。現在漢語中出現的各種中英文夾雜、歐化表述的現象與借鑒西方語言也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三)語文教學方法的偏頗

語文教學中存在著“重音輕字”和“重語輕文”兩種情結。“重音輕字”就是重口語輕書面語,“重語輕文”就是重語音輕文字。正是這兩種情結嚴重威脅著我國國家的語言安全。

第一,漢字是表意文字,不是拼音文字。因此,語文教學的焦點應該在于“字”而不是“音”。對漢語的學習最初是從認字開始的,特別是在學習的初級階段,學生語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取決于他識字量的多少。加上漢字數量繁多,只常用漢字就有3 000多字,且有些漢字形體復雜,掌握這些字詞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因此,語文教學必須把大量時間放在識字上,在鼓勵學生多交流的同時也要強調閱讀和寫作的重要性。第二,一般孩子入學前就已經會講漢語了,進入學校除了要繼續學習說話外,更重要的任務是學習讀、寫。因為漢語是我們的母語,即使對于小孩子來說也是有一定語感的,加上周圍的母語的學習環境,辨別話語對錯與否的能力是比較容易提高的。但讀尤其是寫則需要很長時間甚至是一生來體會和學習的,它涉及了文辭的好壞問題,是語文水平高低的關鍵的衡量標準。因此,語文教學的重點不應該是發音、拼寫和語法分析,而是盡可能掌握更多的漢字,寫出更優美的文章。

此外,我們在語文教學方面還存在著如教學語言不規范、語言混亂無序、詞不達意等問題。在學校教育特別是在基礎教育中,如果不及時對這些語言的病態使用進行規范統一和矯正,將對漢語的純潔性及其繼承發展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因此教育界應該也必須肩負起自己的重要使命,起到榜樣的作用。

[1]隋保香.非傳統安全視野下中國文化安全保障機制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2011:19.

[2]潘海英,戴慧.全球化趨勢下俄羅斯語言政策的調整及動因[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6):158.

[3]曾宏偉.幼兒英語教育與國家語言文化安全[J].教育學研究,2008(2):146-147.

[4]張文輝.人類語言:值得關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EB/OL].[2012-09-06].http://www.mzb.com.cn/html/Home/report/327921-1.htm.

[5]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5(上編)[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193.

[6]王寧,孫煒.論母語與母語安全[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6):75-76.

[7]陸忠偉.非傳統安全論[M].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349.

[8]劉曉波,戰菊.澳大利亞語言政策的發展變遷及其動機分析[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6):164.

[9]潘文國.危機下的中文[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8:170.

[10]賀宏志,陳鵬.語言安全導論[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8.

[11]黃少安,蘇劍,張衛國.語言經濟學與中國的語言產業戰略[N].光明日報,2012-03-02(11).

[12]王德俊.語言·國際通用語言·國語·方言[N].中國檔案報,2001-03-23(5).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China Language Safety Problems

PENG Shuang
(Literature School,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Language safety,as part of the cultural security,belonging to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areas.Since the new century,China's national language security issu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reason:Long-term seclusion lead to decreased immunity language itself,Worship lead the blind pursuit of his mental state language and culture;national exchanges led to linguistic assimilation,commercial and cultural edification destroy the purity of the language.These historical factors,polit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ociety and led to the declining statu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the national language security is threatened.

Language Security;Non-traditional Security;Language and Culture

H002

A

1001-6201(2014)04-0142-06

[責任編輯:張樹武]

2014-03-26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4AYY007)。

彭爽(1973-),男,吉林吉林人,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學博士。

猜你喜歡
語言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語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誰遠誰近?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對語言磨蝕的補正之道
累積動態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我有我語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re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成a人在线播放www| 免费在线播放毛片|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国产精品无码作爱|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制服| 天天干伊人|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99re免费视频| 91毛片网| 日韩午夜伦|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高清成人|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无码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福利| h网址在线观看| 黄色福利在线| 免费亚洲成人| 99久久性生片| 亚洲无限乱码| 亚洲IV视频免费在线光看| 激情综合五月网|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 99资源在线|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夜色爽爽影院18禁妓女影院|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 谁有在线观看日韩亚洲最新视频 |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亚洲成人免费看|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午夜日b视频| 日韩专区第一页| 日本道综合一本久久久88| 狠狠色丁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亚洲视屏在线观看|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毛片久久久|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美女91呻吟求| 91色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在线免费不卡视频| 日韩欧美色综合| 国产H片无码不卡在线视频 |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站| 天堂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亚洲视频a|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免费看美女毛片|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色欲AV| 欧美一区福利| 91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毛片人妻AV不卡|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91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东京热无码人妻| 欧美一区二区人人喊爽| 日韩专区第一页| 亚洲AV一二三区无码AV蜜桃| 91久久夜色精品| 色综合五月|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久久夜夜嗨|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国产综合日韩另类一区二区| 国产区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尤物| 国产精品v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