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燕華
摘要:少兒舞蹈教學對培育孩子氣質、訓練孩子柔韌性素質、促進兒童身心健康、提升少兒審美情趣及藝術素養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少兒舞蹈教學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使少兒在德、智、體、美等諸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鑒于少兒這一年齡段群體的心理智力特點,如何提高和加強少兒舞蹈教學效果一直是困擾舞蹈教師的難題。盡管少兒舞蹈的教學方法和方式經過不斷的改變以求完善,然而,在少兒教學的具體教學中其效果總是收效甚微。因此,加強形象教學思維在教學中的作用是少兒舞蹈教學改革和創新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少兒舞蹈教學 形象教學思維 作用
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后,世界的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為基礎教育發展帶來了機遇,當然也提出一系列新的挑戰。教育工作者必須主動轉變教學觀念,積極推動基礎教育改革,重點突出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素質教育的推行為基礎教育改革打開了一片全新的視野,為中小學辦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少兒舞蹈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少兒藝術教育的主干課程,也是當下兒童喜聞樂見的、能夠積極參與的、覆蓋面范圍十分廣泛并且最能全面鍛煉少兒素質的一門藝術學科。少兒舞蹈教學中滲透形象教學思維,為實現高效少兒舞蹈教學提供了極大的可能。本文從少兒舞蹈教學的目標與意義、形象教學思維的特點及內涵、以及形象教學思維在少兒舞蹈教學中的作用等方面展開探討,以供廣大藝術教育工作者借鑒參考。
一、形象教學思維的特點及內涵
(一)形象教學思維的特點
實踐證明,將形象教學思維滲透于少兒舞蹈教學之中,以及在少兒舞蹈教學中運用形象教學是提高少兒舞蹈教學質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形象教學法的多樣性使得形象教學思維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但就其總體而言,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征:
1.直觀性。形象教學思維要求舞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為少年兒童創設具體可感的形象,使理論教學的內容能夠建立在學生所熟知的現實生活場景之上,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通過生動活潑的表現形式將難以理解的舞蹈知識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2.感染力。形象教學思維主張在學生無意識的情況下對其進行情智教育,突出其舞蹈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使之在最自然的狀態下接受教育,進而產生心靈共鳴。3.啟發性。形象教學思維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模式,想方設法引導學生逐步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促進其思維能力發展。4.藝術性。舞蹈本身是一門綜合藝術,舞蹈教學中的形象教學思維具有較強的藝術性,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和藝術語言,使之作用于學生感官感受,在藝術情境中進行傳遞教學內容,往往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形象教學思維的內涵
對于形象教學思維的理解可以在舞蹈教學中的形象教學法實踐過程中逐步得到體會。從實踐角度來講,形象教學思維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教師直觀的、優美的、精準的示范。
2.教師風趣的、生動的、貼切的口頭講解。
3.調動學生已知的舞蹈知識和生活經驗,把新概念納入舞蹈教學中,使兩者建立起有機的邏輯關系,使未知概念有所依的在少兒頭腦中確立起來。
4.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音像資料為學生營造逼真的教學情境。
在教學中,這四個方面既可以獨立運用,也可相互結合,相輔相成共同作用于少兒舞蹈教學。
二、形象教學思維在少兒舞蹈教學中的作用
舞蹈是從人類社會勞動中發展而來的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具有極其廣泛的群眾基礎,被譽為站在和人類發源同一起跑線上的“藝術之母”。著名舞蹈家吳嘵邦曾說過:“藝術以它的感染力去培養人們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質,鼓舞人們的樂觀主義精神和積極進取精神。”少兒舞蹈是由少兒表演或表現少兒生活的舞蹈,是對少兒進行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將形象教學思維引入舞蹈教學是對少年兒童進行藝術教育的具體舉措,對促進兒童成長與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實現少兒舞蹈形象教學思維有助于培養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質,促進兒童心理發展。一方面,舞蹈課程教學周期長,其學習具有較強的連貫性,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意志力。舞蹈教學過程中的部分柔韌性素質訓練有悖于人體的肌肉和骨骼的自然生長,因此往往會有疼痛感,是需要具有相當的毅力、耐力和韌勁。加之部分學生在入學前就已經存在駝背等情況,糾正的過程需要更多時間和毅力。現當代的少年兒童多為獨生子女,在家庭中扮演著“王子”、“公主”的角色,集親朋好友寵愛于一身,表現出嬌生慣養、意志力薄弱、不能吃苦耐勞等的特點。因此,柔韌性素質練習往往是少兒舞蹈教學是否能夠深入發展的一道分水嶺。我們在舞蹈教學過程中進行形象教學思維就可以逐步引導學生體驗舞蹈學習的喜悅,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意志力,逐漸將學習轉化為少兒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使其自覺地、積極主動地參加訓練,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少兒有效地達到成功的彼岸。有了童年時期舞蹈學習的經歷,有助于培養學生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另一方面,受家庭背景、社會環境等因素影響,現代少年兒童多半較內向、孤僻,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舞蹈作為一種藝術教育,在促進少兒心理健康發展上有著較為顯著的作用。我們在舞蹈教學過程中進行形象教學思維,并且結合集體活動、舞臺表演等多種形式,使之與更多的同齡人交往,增強其適應集體的能力,獲得形象思維過程中的良好情感體驗,同時也有助于少兒開闊眼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激發他們的強烈的表現欲,培養其活潑開朗的人物性格和自然個性。
其次,實現少兒舞蹈形象教學思維有助于促進少兒智力發展,提升兒童的審美情趣。正如著名舞蹈家吳嘵邦先生所說:“舞蹈是健心、健腦、健身的藝術。”舞蹈是人體形態美的最高表現,通過舞蹈藝術展現出來的人體神韻,都是由人體各部分器官組織協調配合而成的,少年兒童舞蹈狀態下的一切活動,無一不需要大腦來支配。科學的舞蹈形象教學思維能夠提升少兒身體各機能的靈活性和敏感性,在促進兒童骨骼發育的同時還有助于開發少兒智力發育。背景音樂響起,少兒自聽覺接收到的信號迅速由大腦作出反應,然后將其傳至身體的各個部分,肢體做出相應動作,又將其狀態反饋至大腦,兩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舞蹈動作。由此,舞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到這一教學規律,即“體態決定身體的重心,身體的重心決定肌肉的受力,肌肉的受力決定骨骼的生長”,在舞蹈設計與編排上遵循舞蹈形象教學思維這一規律,能夠有效張拉少兒身體肌肉,從而增強其形態的表現力。另一方面,舞蹈過程中的神態是少兒對舞蹈本身的感受和理解,不同的學生對舞蹈的聯想不同,其發揮能動性對舞蹈進行再創造的方式也不盡相同,表現在神態上,達到使觀眾感同身受的目的。舞蹈是一種剛柔并濟的藝術表現形式,隨著時代發展,又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和形式,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普及與推廣,使當代兒童身處的環境更加復雜,少年兒童的認知能力和辨別是非能力十分有限,但是,他們的記憶力和模仿力較強,極易受社會中不良思想、低級趣味等因素的影響,開展少兒舞蹈形象教學思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提升其審美情趣。
最后,實現少兒舞蹈形象教學思維有助于少兒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團隊協作精神。舞蹈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以其獨特的教學形式,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樹立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多種多樣優秀藝術作品的熏陶之下,培養學生發現美、欣賞美的審美能力,在舞蹈表演的感染下重塑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少年兒童的愛國主義情懷。此外,少兒舞蹈形象教學思維要求表演者共同協作完成的活動,就像一首歌曲需要每一個音符的律動,一篇文章需要每一個文字的支撐一樣,舞蹈藝術表演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形象思維的集體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動作的配合、節奏的把握、隊形的設計等無一不需要團隊成員在形象思維的過程中通力合作。因此,實現少兒舞蹈形象教學思維能夠培養少兒的團隊協作意識,為未來的人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少兒舞蹈教學中形象教學思維的具體滲透
形象教學思維在少兒舞蹈教學中的滲透極其廣泛,對優化少兒舞蹈教學、提升教學效果、實現少兒舞蹈教學的目標有著重要的作用。下面以古典芭蕾基本功訓練中的Demi Plie教學為例,談談少兒舞蹈教學中形象教學思維的具體作用滲透。
案例:芭蕾基本功訓練中Demi Plie
動作要求:膝蓋往腳尖的方向盡可能彎曲,直到腳跟不離地為止,腳掌要很扎實而穩健地落實在地板上。(如上圖所示)
在芭蕾基本訓練中該動作對技術技巧具有提供動力、輔助及緩沖的作用。如四位轉,它是由Demi Plie開始,也由Demi Plie結束。在教學中,學生由于未能完全理解教師的講解,在動作練習中無法控制身體,翹臀、前仰、倒腳等狀況頻發。鑒于此,教師選擇采取形象教學法,采取“三步走”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
第一步:標準的示范。針對先前純口頭講解效果不佳的情況,教師利用形象教學法,采取邊示范邊講解的方式,力求動作標準與規范,適當放慢講解速度,并在特別容易出錯的地方注意停頓,強調注意事項,加深學生印象。就Demi Plie本身而言,它是古典芭蕾的入門課,動作相對簡單,但越是容易的事情,越是要求從細節上做到位。教師在講解時應突出“一個好的Demi Plie應該有一種彈性、伸縮自如的動作質地”,將舞蹈動作完成中的身心感受也表述出來,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以引導學生自主體驗。
第二步:視頻欣賞。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視頻資料,用以輔助教學。通過優秀作品的欣賞,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預期,對該課程學習有更加完整、系統的認識。
第三步:個別指導。任務布置之后,采取合作學習的形式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開練習,在分組時注意平衡各組水平,以達到“組內不同、組間相似”互幫互助的效果;教師應深入到學生當中,對存在動作失范的學生進行動作指導,善于使用激勵性語言鼓勵少兒舞蹈練習,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四、結語
少兒舞蹈教學對推動素質教育有著特殊作用,但其教學質量一直不容樂觀。實踐表明,單純依靠抽象思維,不符合少兒心理智力特點,也有違舞蹈教學規律。在少兒舞蹈的教學中,教師們要大膽地進行教學改革和創新,充分地運用形象思維的教學方式,并且不斷地加強對少兒舞蹈形象思維的開發和利用,努力為我國的舞蹈藝術事業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藝術人才。
參考文獻:
[1]趙蘭華.關于對少兒舞蹈藝術教育的幾點思考[J].網絡財富,2010,(09).
[2]夏里.少兒舞蹈教育培訓存在問題的分析[J].大眾文藝,2012,(18).
[3]王永利.淺議少兒舞蹈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J].參花(下),2013,(08).
[4]田巍巍.淺析舞蹈創編中舞蹈形象的塑造及影響[J].青年文學家,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