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 蘇亞民
論會計穩健性對家庭農場網絡融資機制的影響
●中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 蘇亞民
家庭農場在發展中遭遇與中小企業相同的融資難的困境。會計穩健性來指導家庭農場網絡融資機制的構建,對緩解融資難問題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本文分析了家庭農場網絡融資機制的內容,闡述了會計穩健性對家庭農場網絡融資主體、方式和環境的影響。
會計穩健性 家庭農場網絡融資機制
會計穩健性是隨著會計理論和實務的發展而日漸完善,通俗來講,是不要預計收益,但要預計到所有的損失。在現代會計中,會計穩健性包括會計確認、計量、報告等方面。家庭農場的出現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推動了農業商品化的進程,有效地縮小城鄉貧富差距。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以“解決好地怎么種”為導向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家庭農場屬于新型農業經營組織形式,在發展中遭遇與中小企業相同的融資難的困境。融資難是制約家庭農場發展的一大障礙。堅持會計穩健性來指導家庭農場網絡融資機制的構建,是全新的視角,有助于解決家庭農場所面臨的融資難問題。
(一)國外研究動態。國外關于會計穩健性的研究主要集中穩健性的度量研究、穩健性影響因素研究和穩健性的經濟后果研究等方面。對于會計穩健性的認識,是充分考慮商業環境中的不確定性和內在風險,謹慎估計,預計所有盡可能多的損失,但不預計任何不確定的收益,以便不虛計資產或盈利,也不少計負債或費用(Bliss,1924;FASB,1980;IASC,1989;Basu,1997)。關于穩健性的度量研究方面,有市凈率法(Beaver和 Ryan,2000)、盈余與應計法和會計盈余非對稱及時性系數法。關于穩健性的影響因素研究方面,Watts(1993)、Basu (1997)、Holthausen 和Watts (2001)、Ahmed (2002) 和 Watts(2003)認為會計穩健型的需求主要來自于契約、訴訟、稅收和監管。Jerry Sun和Guoping Liu(2011)選取了 1989-2006 年的企業數據,分別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和市場價值為基礎測量了企業的會計穩健性,發現分析師人數與企業會計穩健性顯著相關,分析師數量多的公司往往采取更強的會計穩健性政策。Hamdan,Allam Mohammed Mousa 等(2012)測試了審計質量特征(如公司規模、與其他全球審計公司聯系、客戶停留時間、審計費用和委托人的專業程度等)對會計穩健性的放大作用。Anwer S.Ahmed和Scott Duellman(2013)研究了管理者過度自信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他們發現管理者過度自信的公司通常保持較低的會計穩健性。此外,他們還研究了外部監督對這一關系的影響,并發現外部監督似乎并沒有改變這一關系。
在穩健性的經濟后果研究方面,會計穩健性有助于降低債務成本以及減輕債券持有人和股東之間的利益沖突(Ahmed,2002),有助于降低企業特定的無法分散的信息風險,并因此降低股權資本成本(Leuz和 Verrecchia,2004)。會計穩健性對股權融資成本的影響結果有事前和事后的差異 (Chan ALC,Lin S.W.J.,Strong N.,2009)。一國會計制度的特色無非是該國歷史文化傳統和治國理念的產物。德國在1937年生效的《股份公司法》中就已經明確:絕對禁止高估但并不限制低估。這種“謹慎估價”理念沿襲至今。
(二)國內研究動態。我國對會計穩健性的研究比較晚,大多引用了國外的相關理論和模型進行進一步研究。
在會計穩健性的存在性研究方面,李增泉、盧文彬(2003)、李遠鵬和李若山(2005)認為與“好消息”方面相比,上市公司更能及時、充分地確認“壞消息”方面。趙春光(2004)、陳旭東和黃登仕(2006)、魏明海等(2006)、朱茶芬(2006)則基于會計制度改革的背景考察穩健性的跨期變化。在穩健性形成動機的研究方面,我國學者對產生穩健性動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債務契約方面,且研究結論與國外基本相似。企業會計穩健性與其債務水平有顯著相關關系,而且還會受到企業不同性質和銀行貸款比例高低的影響(孫錚等,2005;朱凱,2005)。債權人與股東之間的利益背離程度影響穩健性(王毅春、孫林巖,2006)。
在穩健性影響因素研究方面,孫錚、劉鳳委和汪輝(2005)發現債務比例和企業不同產權性質債務是會計穩健性的影響因素。朱茶芬和李志文(2008)實證結果表明,相對于其他上市公司,國家控股的公司會計穩健性更低。而李琳(2010)認為在我國提供較高穩健性水平的會計信息的上市公司并未獲得較低的債務融資成本,兩者的關系并不顯著。張兆國、劉永麗(2011)發現管理者的平均學歷、平均年齡和平均任期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為正;管理者團隊的性別異質性對會計穩健性影響不明顯。張菊朋(2012)研究發現產品市場競爭能夠緩解信息不對稱,從而降低對穩健性的需求。方紅星、張志平(2012)認為公司具有較高的內部控制質量時,會計穩健性增強。崔婧、周曉惠(2013)研究發現高成長性公司持股比例越高,會計穩健性越好。
在穩健性經濟后果的研究方面,王亮飛和潘寧(2006)通過實證發現,當盈余及時性較低時,股權結構會向監督機制調整,導致股權集中度變高。當投資機會下降時,會計穩健性越好的企業會更及時地減少投資,從而投資效率會更高(蘇逶妍,2010)。毛新述和戴德明(2009)通過檢驗發現會計盈余的穩健性能夠顯著降低公司的債務成本。張敦力、李琳(2011)認為會計穩健性有助于企業及時向利益相關者傳遞信號,緩解信息不對稱,降低代理成本,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在企業融資方面,會計穩健性有助于增加企業獲得外部債務融資和股權融資的機會。
會計穩健性的動因,主要基于兩方面:一是不確定性的存在。它是以風險的客觀存在為前提,是人們對會計中不確定性的本能反應,從理論上講,會計穩健性是保守主義觀點在會計中的突出體現,是隨著企業外部經濟環境的劇烈變化和復雜化而出現的必然產物。風險的客觀存在是會計穩健性的唯物內涵。二是理性人假設,趨利避害是一個正常企業組織的行為準則。
家庭農場網絡融資機制是指家庭農場在互聯網背景下開展融資活動各構成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關系及其調節融資運行的功能,具體是由網絡融資主體、網絡融資方式、網絡融資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機整體。家庭農場網絡融資機制發揮作用是通過參與融資活動的各經濟主體,在互聯網環境下,利用各種金融工具,采用一定的方式,通過金融市場或各種機構,操作資金雙向流動并使其增值的過程,以實現資金在全社會的優化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家庭農場衡量風險與收益的關系,自主選擇融資方式,合理確定融資結構,以資本成本最低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是其融資機制形成的標志。在家庭農場網絡融資機制形成的過程中要充分衡量風險與收益的關系,從會計穩健性的角度出發,在收益的確認上,要求確認標準建立在穩妥合理的基礎上,在風險的考量上,要預計到所有可能發生風險和損失。會計穩健性有利于緩解企業融資信息的不對稱性,降低其融資成本,給予投資者以理性的導向,保護其利益。
(一)會計穩健性對家庭農場網絡融資主體的影響。堅持會計穩健性,就是鼓勵符合條件的家庭農場改善治理結構,強化家庭農場自身的主體地位,爭取在創業板發行上市,引導暫不具備上市條件的高成長性的家庭農場到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進行股權公開掛牌與轉讓,推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開發適合家庭農場的個性化產品。作為互聯網金融代表性業務的眾籌融資,本質是試圖運用互聯網的渠道與信息對接,實現對傳統金融體系的“脫媒”,由資金供給和家庭農場直接進行資金轉移,強調“一對多”,屬于充分運用市場自發動力的新型直接融資模式,由于減少了中間環節,能夠有效控制融資主體缺位的風險,也是會計穩健性的體現。堅持會計穩健性對家庭農場網絡融資主體的指導作用,有利于優化金融生態環境,有助于家庭農場融資機制的良性循環。
(二)會計穩健性對家庭農場網絡融資方式的影響。互聯網金融成為家庭農場重要的融資方式,為家庭農場融資開辟了綠色通道。互聯網金融是以信用為基礎,依托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和大數據平臺來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新興金融模式,既不同于商業銀行間接融資,也不同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融資模式,是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對金融業務進行深刻變革后產生的一種新興的金融業態。由于家庭農場缺乏信用評估和抵押物,往往難以從傳統金融機構獲得融資支持,而在電子商務環境下,通過互聯網的數據發掘,可以充分展現家庭農場的“虛擬”行為軌跡,從中找出評估其信用的基礎數據及模式,為家庭農場信用融資創造條件。互聯網理財業務兼顧了資金的高流動性和高收益性,是對融資方式劃時代的創新,打破了傳統金融行業對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的壟斷,彌補了金融機構支持家庭農場等中小企業融資的市場空白。因為傳統的金融機構尤其是國有金融機構的主要客戶是央企,對于家庭農場等中小企業融資需求關注的力度不夠,從而形成了金融市場的盲點,這也是民間金融迅猛發展的市場環境。
互聯網金融的種類分為金融互聯網,如手機銀行,將傳統金融交易方式網絡化和移動化;互聯網企業推出的金融服務,如P2P、第三方支付和眾籌融資等業務;電商企業和金融機構合作推出的理財產品,如余額寶和理財通;金融機構自身推出的理財產品,如中國銀行的“活期寶”,工商銀行的“現金寶”、平安銀行的“平安盈”,交通銀行的 “實時提現”,民生銀行即將推出“如意寶”。貨幣基金為閑置資金提供了高效率的現金管理,是2013年互聯網金融領域最重要的業務,余額寶和各路類余額寶均建立在此基礎上。余額寶截至2013年底吸金近2000億。會計穩健性對家庭農場互聯網金融融資方式的作用,體現在謹慎選擇風險較高的P2P互聯網借貸業務 (P2P缺乏抵押物擔保機制,借貸合約對借款人沒有約束力,導致大量的違約事件)和互聯網理財業務,傾向選擇第三方支付。目前,在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眾多商業模式中,只有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得到了嚴格監管。但其他如網絡貸款以及正在試水的財富管理、理財產品等等,都還存在監管空白。
(三)會計穩健性對家庭農場網絡融資環境的影響。會計穩健性對家庭農場網絡融資環境的作用,體現在保證網絡信息傳遞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確保網絡支付結算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互聯網金融對網絡通訊和電子結算系統具有高度的依賴性,網絡通訊和電子結算支付系統的正常運轉是互聯網金融存在的前提和保障,一旦網絡出現故障或電子結算支付系統出現漏洞,互聯網金融則會完全崩潰,從會計穩健性角度出發,金融監管的范圍應擴大到對互聯網網絡系統、電子結算支付系統和互聯網生態環境的監管,為控制網絡虛擬性帶來的風險,應建立全國范圍內基于互聯網環境的誠信系統,對互聯網金融參與的主體實施法律監管,防控信息不對稱性、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的發生。
2013“互聯網金融元年”給金融機構帶來的一大啟發就是“以用戶為中心”這一互聯網思維和服務理念,也是會計穩健性體現。因為用戶是可以流動的,只有充分挖掘、培育和滿足客戶的需求,才能穩固客戶群體,更好地滿足家庭農場的融資需求。■
1.Basu S..1997.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and the Asymmetric Timeliness of Earnings.Journal of Accounting&Economics,24:3-38.
2.Jerry Sun,Guoping Liu.2011.The effect of analyst coverage on accounting conservatism.Managerial Finance,1:5-20.
3.崔婧、周曉惠.2013.機構持股與會計穩健性.財會理論與實踐,5。
4.方紅星、張志平.2012.內部控制質量與會計穩健性.審計與經濟研究,9。
5.李琳.2010.基于我國資本市場的會計穩健性與債務資本成本關系研究.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
6.李遠鵬、李若山.2005.是會計盈余還是利潤操縱?.中國會計與財務研究,3。
7.毛新述、戴德明.2009.會計制度改革、盈余穩健性與盈余管理.會計研究,12。
8.孫錚、劉風委、汪輝.2005.債務、公司治理與會計穩健性.中國會計與財務研究,6。
9.王建萍.2012.從經濟學角度分析會計穩健性原則.生產力研究,3。
10.王毅春、孫林巖.2006.銀企關系、股權特征與會計穩健性——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財政研究,7。
11.張敦力、李琳.2011.會計穩健性的經濟后果研究述評.會計研究,7。
12.張兆國、劉永麗、談多嬌.2011.管理者背景特征與會計穩健性.會計研究,7。
13.周宇.2013.互聯網金融:一場劃時代的金融變革.探索與研究,9。
14.朱茶芬、李志文.2008.國家控股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研究.會計研究,5。
15.朱凱.2005.銀企關系與會計信息穩健性:中國資本市場的經驗證據.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工作論文。
(本欄目責任編輯:鄭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