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主要財稅法規制度
1、《關于內銷保稅貨物審價問題的公告》。2014年2月8日,海關總署發布《關于內銷保稅貨物審價問題的公告》(總署公告[2014]14號),就審查確定內銷保稅貨物完稅價格的有關事宜就進行明確,并自印發之日起施行。該《公告》規定,海關在審查確定內銷保稅貨物完稅價格時,其質疑、磋商和告知的程序,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審定進出口貨物完稅價格辦法》的有關規定;違反海關監管規定案件的內銷保稅貨物的完稅價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審定內銷保稅貨物完稅價格辦法》的規定予以審定。
2、《適用增值稅零稅率應稅服務退(免)稅管理辦法》。2014年2月8日,為落實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有關應稅服務適用增值稅零稅率的政策規定,國家稅務總局于制定下發《適用增值稅零稅率應稅服務退(免)稅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11號)。該《辦法》對我國境內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提供適用增值稅零稅率的應稅服務實行增值稅退(免)稅的程序和要求作出明確規定,并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3、《證券期貨業非公開募集產品編碼及管理規范》。2014年2月8日,中國證監會發布2014年第7號公告,公布《證券期貨業非公開募集產品編碼及管理規范》(JR/T 0104—2014),從范圍、術語和定義、數據類型、編碼規則、編碼的分配與管理原則、編碼細則、代理分配機構管理規范等方面對證券期貨業非公開募集產品編碼標準進行規范。該《規范》適用于證券期貨業非公開募集產品編碼的分配、管理、使用和發布等過程以及代理分配機構的資質申請、編碼空間申請、編碼細則制訂、編碼報備等過程,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4、《關于公開行政審批事項等相關工作的公告》。2014年2月13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公開行政審批事項等相關工作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10號),向社會公開目前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清單,接受社會監督。
5、《因公短期出國培訓費用管理辦法》。2014年2月25日,為進一步規范因公短期出國培訓費用管理,財政部、國家外國專家局聯合制定下發《因公短期出國培訓費用管理辦法》(財行[2014]4號),從出國培訓費用預算管理、開支范圍、支出標準、責任追究等方面對因公短期出國培訓費用進行規范。該《辦法》自2014年4月1日起施行,同時廢止國家外國專家局、財政部《關于出國(境)實習培訓團組集體開支的培訓費標準和管理辦法的暫行規定》(外專發〔1994〕162號)及國家外國專家局、財政部《關于調整短期出國(境)培訓生活費開支標準和部分國家培訓費幣種的通知》(外專發[2002]95號)。
6、《關于印發商業銀行服務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目錄的通知》。2014年2月14日,為滿足銀行客戶(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基本金融服務需求,維護其合法權益,促進銀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銀監會根據《價格法》、《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聯合制定下發《關于印發商業銀行服務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目錄的通知》(發改價格[2014]268號),決定商業銀行為銀行客戶提供金融服務應當依照 《商業銀行服務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目錄》的規定收費,并自2014年8月1日起執行。
7、《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并財務報表》。2014年2月17日,財政部制定下發《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并財務報表》(財會[2014]10號),從合并范圍、合并程序、特殊交易的會計處理等方面對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和列報進行規范。該《準則》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范圍內施行,同時廢止《財政部關于印發〈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等38項具體準則的通知》(財會[2006]3號)中的《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并財務報表》。
8、《關于公布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項目的通知》。2014年2月19日,財政部制定下發《關于公布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項目的通知》(財法[2014]1號),決定取消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債權轉股權方案和協議審核和1994年前簽訂合同或立項的房地產項目首次免征土地增值稅審批,并將財政部負責的會計從業資格認定的審批權限下放至省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該《通知》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9、《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2014年2月20日,國家工商總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制定下發《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令第63號),從登記范圍、登記主管機關、登記注冊事項、開業登記、注銷登記、登記審批程序、公示和證照管理、監督管理與罰則對企業法人登記管理進行規范,并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本欄目責任編輯:鄭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