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霞,林順義,林巧明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 經濟學院,福建 福州 350202)
校園文化建設對大學生身心發展的影響
李小霞,林順義,林巧明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 經濟學院,福建 福州 350202)
校園文化是高校的靈魂,是促使校園發展的不竭動力。校園文化建設對大學生身心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勇于面對困難和挫折的心態。
校園文化建設;大學生;心理
隨著我國的大學不斷擴招,校園建設隨之發展起來。但是,我國大學建設還僅僅停留在樓堂館舍的發展上,缺乏校園內在文化的構建,沒有將校園文化建設提到重要的位置上來。所以,要全力發展校園文化建設,幫助大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幫助他們全面發展。
大學校園文化是大學在發展過程中,在教師與學生的共同作用下,積淀形成的價值標準、基本信念以及行為規范,既涉及物質文化,也涉及精神文化,包括校園的建筑特色、校園的自然景觀、校園的文化傳統、校風學風、校園的制度體系等。校園文化并不是單獨存在的,它依附于一定的物質載體,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良好健康環境、科學人性的制度發揮作用,既能促進學校各項事業健康和諧發展,也能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在現實條件下,我國的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并不樂觀,出現了很多方面的問題。很多大學生患過焦慮癥、抑郁癥,對人際交往產生嚴重的不適感。另外,現在的大學生缺乏自信心,一些農村大學生有比較強烈的自卑感。最近幾年,大學生心理問題都浮現出來,表現為做事情焦慮,有極度的強迫癥,對事情比較恐懼,神經衰弱,生活不規律,嚴重者直接發生自殺行為,給家庭、學校帶來極為負面的影響。因此應該正視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及時幫助他們調整心態,讓大學生擺正生活態度。
(一)在高校校園文化為大學生全面發展提供發展空間
高校校園文化能夠幫助大學生全面發展。大學中最具特色的應該是由學生自己組成的社團,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社團。大學社團的存在加深了各系學生的溝通,促進了大學生交流的能力。不同類型的社團使得大學的校園環境豐富多彩。另外,大學學生會是由學生自主建立、表達學生思想的一個組織,能夠幫助大學生完善自己的生活經驗。
(二)高校校園文化是大學生藝體全面發展的載體
大學校園的文藝社團能夠將對藝術感興趣或者有特長的人聚集起來,通過共同合作,創作新的精神方面的作品,豐富大學生的校園生活。藝術社團需要自編自導節目,負責各種文藝演出的編排、演繹以及對觀眾的妥善安排,這在無形中提高了藝術社團人員的素質。另外,各類文體社團的發展,還能使大學生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幫助他們保持樂觀心態、建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三)高校學術實踐與理論研究為大學生的專業發展提供自由空間
大學校園文化能幫助學生提升專業技能。教師為了研究某個課題,常常會找相關專業的學生進行討論。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對象和榜樣,能夠促使學生建立自己的夢想,提升學生專業知識的寬度和深度。一個優秀的教師,能夠啟迪學生的夢想,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定位,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良好心態,積極面對困難,實現自身價值。
(一)建立功能齊全的文化活動場所,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大學校園要加強對各類文化活動場所的建設,加大硬件投資,增加學生各類活動的場所,為學生發展自己的技能提供立物質條件,如建立合格的實驗室、籃球場、足球場、乒乓球運動廳等。還要加大校園精神方面的建設,建立專門的廣播電臺,每天對校園進行廣播,加深加快校園文化發展,提高校園文化氛圍。
(二)塑造符合時代的校園文化精神,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健康發展
校園文化精神是校園文化的本質。校園文化的范圍較廣,高校應當幫助學生建立符合現代情況的校園文化精神。高校應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的人生觀,使學生把建設國家作為己任,使學生有志于推動社會的發展;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三)營造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促進大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
和諧的校園文化是指校園精神物質的雙向均衡發展。學校要注重對文化建設的投資,學生則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以及文化知識。學校要幫助學生建立相應的文化系統,對校園文化進行大力的傳播。要盡量多地舉行校園競賽,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諧的校園文化能夠幫助學生提高文學素養,幫助大學生感悟生活,讓大學生得到精神的凈化、完善自己的性格,幫助大學生及時地接受先進文化,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完善高校校園的制度軟環境建設,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建立良好的校園制度,推動校園精神的發展。鼓勵學生創新,積極聽取學生提出的意見。加強對校園學術實踐和研究的投入,設立專門的獎金,鼓勵學生在專業方面的突破。建立良好的制度,保證學生對校園活動的參與度。大學生自我意識比較強烈,思維活躍情感豐富。鼓勵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保證學生健康發展。加強對校園活動形式的創新,不要一味沿用傳統的文化活動,保證活動形式新穎,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開發自己的潛能。學校開展的活動要盡量面向全校大學生,鍛煉大學生的優秀品質。
(五)培養與時俱進的校園文化品質,使大學生的能力得以持續發展
校園文化品質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部分。校園文化品質要符合時代的要求。新時代的背景下,要倡導大學生發揮創新精神,提高專業方面的能力。另外,應該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實現自身能力的可持續性發展。
校園文化建設對大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我們在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時要注意方法技巧。校園文化建設要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合理的安排規劃,有針對性地發展校園建設,推動校園文化的全面發展。
[1]白同平.高校校園文化論述[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
[2]于曉陽,徐素紅,周芳.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新趨勢[M].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2005.
[3]郭廣銀,楊明.新時期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理論與實踐[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
[4]陶國富,吳夢宇,蔣紅.大學校園文化[M].北京:學林出版社,1997.
[5]高長梅,吳玉紅.校園文化建設全書[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9.
[6]周濟.謀劃發展 規劃未來[J].中國高等教育,2003(2).
[7]胡克英,廖士同.教育與個性發展——教育促進個性發展[J].教育參考,2009(3).
[8]劉魯萍.和諧的本質以及其在大學校園文化構建匯總的意義[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7.
[9]林章,羅霖球.試討論校園文化建設與大學生成才[J].高等農業教育,2004(2).
2014-02-13
福建省教育廳社會科學研究項目(JB13324S)。
李小霞(1974- ),女,江蘇鹽城人,福州外語外貿學院經濟學院研究實習員,從事教育管理研究。
G641
A
2095-7602(2014)04-01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