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剛
[摘 要]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主要目標是培養服裝設計相關方面的高素質專業人才,該專業的主干課程非常注重動手操作能力和專業技能訓練。因此,在設計實習課程教學大綱制定與教學的側重點上,要與原來的藝術設計專業的設計實習課程安排相區分,圍繞服裝與服飾設計方向展開,在教與學上都要有更為明確的認識。
[關鍵詞]設計實習 服裝設計 實踐教學
一、設計實習在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教學中的作用
設計實習課程是本科藝術院校學生專業學習過程中一次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課程性質屬于認識實習。主要通過深入實習基地的各實驗室、研究所、工作室、生產車間,利用相關科研設備和實驗設施進行專業實踐訓練,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相關專業實踐技能及設備操作流程,能理論聯系實際,提高綜合設計創新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同時,在實習中培養學生的團隊互助合作精神,了解相關的專業設備性能和開展設計工作的一般程序方法,為今后的學習或工作奠定良好的實踐基礎。
針對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學生的設計實習,其目的是通過實習,使學生對服裝與服飾設計的全過程有更為具體的了解和體會,熟悉服裝與服飾相關的材料及其制作工藝等,提高設計和表現能力,加深和鞏固服裝與服飾專業相關理論知識。了解服裝行業的服務方向,所需的專業知識、技能、能力結構。接受現代創新意識和文化氛圍的熏陶,學習服裝設計行業從業人員的敬業、實干精神,將課堂教學與實踐鍛煉相結合。
因此,對該課程實踐教學環節的具體組織安排,將決定著學生對該專業的認識程度和興趣度,需要提高認識,不能輕視與忽視。尤其是教育部對原藝術設計專業的各方向進行調整后,藝術設計專業被正式解體,許多工科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服裝設計方向正式獨立成為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面對新的專業調整,在新的課程教學大綱的制定、指導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能力要求、實習單位的環境設施和教學條件等,均需要進行精心的選擇與安排,通過這次實習的機會,提高學生對本專業的進一步認識,為今后從事本專業的相關設計管理等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設計實習課程的教與學
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服裝結構工藝、服裝設計及服裝經營管理理論知識的實踐能力,能在服裝生產和銷售、服裝研究單位、服裝行業管理部門及新聞出版機構等從事服裝產品開發、企業經營管理研究及宣傳評論、市場營銷、服裝產品設計、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其專業核心課程有:服裝效果圖、服裝CAD、服裝工藝學概論、服裝設計基礎、服裝品牌策劃、服裝心理學、立體裁剪與制作、創意時裝設計制作、服飾配件設計、綜合設計等。作為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設計實習課程,需要針對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主干課程安排,進行有選擇、有重點地安排落實。首先,是實習場地的選擇安排,選擇適宜本專業的實習實訓環境。良好的實習環境不但能夠保證實習環節的順利實施,還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發今后主動參與社會實踐的意愿,在心中樹立起良好的專業形象,增加從事本專業的信念與決心。學校要綜合考察本地區及周圍地區的服裝資源,選擇幾家相對穩定的企業或服裝設計研究所、實驗中心等,設立服裝專業實習基地,通過校企結合,發揮產學研互動作用。其次,在教師隊伍的選擇上,要嚴格把關,通過實習指導聽課、教學指導成果評比、學生與企業信息反饋、實踐課程補助、教師技能比賽、校企互培等機制,優先選用有實踐教學經驗的教師和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擔任實習教學輔導,鼓勵高水平、高職稱的教師參與教學實踐。第三,要根據市場發展需要和后續課程的培養需要,選擇與本專業相關的實習實訓項目。
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在設計實習教學安排上,針對不同專業在人才培養目標上的差異性,開設了陶瓷造型、木材造型、紙盒成型、絲網印刷、圖像掃描與色彩管理、設計評價等六個實習項目,教師可以采用六選四的形式,根據不同專業需要進行靈活選擇。各實習項目均配備有專門的實驗技術人員進行操作示范講解與技術指導,傳授實踐經驗和注意事項,學生邊學習還可以邊觀看課程實驗項目的教學視頻錄像、往屆的優秀實驗作品圖片等,減少了學生的盲目性以及人與機器的磨合期,使學生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最大化的收獲。實習作業多結合企業實際案例或專業設計競賽項目、大學生創新項目等展開,提高設計作品的實用性和投產率。設計實習一般為48課時,每個實習項目約占12個學時,各項目學習時間較為短促。如何在短時間內教會學生掌握各實習項目的相關內容,并能獨立完成實習作業,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一方面,帶隊教師要提前指導學生通過課程實驗教材或實驗中心網站上的視頻教學錄像和項目PPT學習,掌握各實習項目的講授內容和作業要求,提前進行材料的收集準備和圖稿的繪制,將不明白的問題在實習期間向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咨詢。另一方面,教師要熟悉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學課程特點,針對性地設置課堂作業,如陶瓷造型項目可以讓學生進行陶瓷服飾配件的制作,利用陶瓷材料設計制作出各式各樣的首飾、手鏈、耳墜子等;絲網印刷項目實習中,可以讓學生嘗試圖形在不同質感布料上的印染效果,并將印刷好的布制作成新穎別致的布藝玩具造型或窗簾等實用物品;木材造型和紙盒成型項目實習主要是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空間造型能力,對環藝專業和產品設計專業開放較多,可以作為服裝專業的選做項目;圖像掃描與色彩管理項目適合于各專業,設計評價項目可針對服裝等產品的造型、色彩等進行眼動實驗測試,結合后期數據分析,得出較為科學的結論。
設計實習課程與一般的課堂教學不同,實習的場所環境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根據事先制定好的實習計劃內容輪流安排進行的,各個實習項目的指導教師也不同。因此,學生首先要提前對各實驗室所開設的實習項目進行網上學習,提前了解實習內容及教學環境,了解各實驗設備的操作流程和工藝要求,準備好相應的圖稿。其次,學生進入實習地點后,要先了解實習單位的相關規章制度和安全生產注意事項,服從帶隊教師和實習單位技術人員的安排。第三,認真聽取實習單位專家技術人員和帶隊教師的講解和示范,了解不同項目的素質要求和作業要求,并做好實習日志。課余期間,可參觀實習單位周圍的與服裝相關的企業、科研院所,了解服裝市場行業動態,對服裝的設備型號規格、價格與性能進行了解,對服裝用的各種材料、縫制工藝、市場流行趨勢等進行調研,了解教學設備與企業生產設備的異同,能將收集的各種材料信息進行分析提煉,作為實習項目的作業去研究探索,也可以將企業的實題設計案例應用于實習課題或作業中,做到學以致用。endprint
三、如何有效發揮設計實習課程的教學效果
設計實習環節在本科人才培養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如何發揮出該課程的最大作用,為學生在進入專業課程學習前便打下良好的設計基礎,尚有待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重視:
第一,不重視對實踐教學成果的展示與評價環節。許多高校的設計實習課程存在走過場現象,不注重實效。雖然投入了大量的財力與人力,卻收效甚微。尤其在各項目的最終作業評定與展示環節上重視不夠,學生填寫好實習手冊,教師對著照片評分完后便上交材料。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意見不能得到信息反饋,得失與優缺點不能夠深刻認識和體會總結,不利用在后續課程上得到修正和進一步的完善。建議在實習結束后,選擇專門的時間對每一期的實習成果進行公開展覽,學生在每件作品前都可以自由留言,網上投票評選優秀等,使學生能夠從不同渠道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深入認識,總結實習經驗與不足,這樣的展覽與評價效果比單一的教師成績評定對學生而言會收益更大。
第二,許多實習作品還停留在半成品階段,不利用作品的參賽與成果轉化,不能夠帶給學生自信和社會評價信息。由于實習時間一般為2-3周,學生對各實驗項目和設備操作剛剛熟悉便結束實驗,不利于成果的深入。因此,需要加強對實習結束后的課程作業延續,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將設計實施完成。
第三,采取校內實訓和校外實訓兩種形式,進行產學研課題研發、企業案例引入、實驗創新項目探索等。不斷加強校企之間的產、學、研互動,鞏固從課堂、實驗室、工廠、公司到市場的設計實踐教學模式。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需要具有良好的動手能力和設計能力,才能在未來的服裝行業中得心應手,游刃有余。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實踐。在實習課程內容設置上,要立足專業特色,注重各專業中的學科間的交叉與滲透。以市場和社會需要為導向,強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環節的互動作用,提高學生對設計的理解和實驗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第四,加大設計實習項目的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組織優質的網絡教學課件和國內外優秀服裝設計圖片,促進實習課程的后期延伸。
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設計實習課程的教與學,是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在教學方法與手段上,各地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變通。讓實習課程的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豐富多彩,成為學生邁入專業課程學習階段前的一塊強有力的基石。
(責任編輯:翁婷皓)
參考文獻:
(英)瓊斯,張翎 譯.時裝設計【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9.
本文系2011年度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長株潭地區服飾工業園服裝設計研發模式研究——以株洲蘆淞服飾工業園為例》結題成果,課題編號:11C0430;本文系2012年度湖南工業大學社科研究項目《基于我校新建專業——形象設計與服飾表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結題成果,課題編號:2011HSX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