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環,孫傳月,鄭 毅
(1.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經濟學院 外訓系,湖北 武漢 430035;2.魯東大學 外國語學院,山東 煙臺 264025;3.新疆軍區聯勤部 財務處,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文化差異對留學生教學管理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張玉環1,孫傳月2,鄭 毅3
(1.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經濟學院 外訓系,湖北 武漢 430035;2.魯東大學 外國語學院,山東 煙臺 264025;3.新疆軍區聯勤部 財務處,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來華學習。來自不同國家的學員在宗教信仰、成長環境、民族性格、個人素質等方面存在差異,導致他們在學習、生活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產生摩擦,影響留學生教學管理和培訓質量。鑒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些相應的對策,以期提高留學生教學管理質量。
文化差異;教學管理;影響;解決途徑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來中國學習。就生源來說,既有普通留學生,又有軍事留學生;就課程來說,既有基礎課程,也有進修課程;培訓形式也多種多樣,以“一期多國,合班同訓”為主。留學生來自不同國家,文化素質、任職經歷和專業跨度都很大,他們在同一個環境中學習、生活,會不可避免地因為宗教信仰、成長環境、民族性格、個人素質的差異而自發形成一些小團體,甚至產生摩擦,進而影響留學生教學管理及培訓質量。
(一)宗教差異
據西方宗教學者調查,全世界大約有40多億人信仰宗教,占世界人口總數的70%。來我國學習深造的留學生大部分都有宗教信仰,而且不盡相同。宗教信仰不同,生活習慣就會不同,看待事物和處理問題的方式和方法也存在相當大的差異。有差異就有可能產生分歧,這就為學員管理帶來了很大困難。留學生朝夕相處,一些不經意的言語、行為都有可能觸碰到別人的禁區,進而引發沖突,甚至造成外交事件。
這樣的問題不僅發生在有宗教信仰的留學生之間,也可能發生在管理者和留學生之間。高校的留學生管理人員大多受過高等教育,甚至是黨員,他們中的大部分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一些管理人員對留學生的宗教信仰重視不夠,甚至認為他們行為怪異,對他們不夠尊重。長此以往,管理者和留學生之間極易出現矛盾。事實上,宗教問題是一個十分敏感的話題,如果不能妥善處理將會嚴重影響學員間的團結,使學員產生排斥情緒,給教學管理帶來巨大挑戰。
(二)環境差異
社會環境是指人類生存及活動范圍內的社會物質、精神條件的總和,廣義上包括整個社會經濟文化體系,如生產力、生產關系、社會制度、社會意識和社會文化;狹義僅指人類生活的直接環境,如家庭、勞動組織、學習條件和其它集體性社團等。本文所談的環境差異主要指社會文化環境差異和個人生活環境差異,體現在人的行為、風俗習慣等方面。環境差異對人的思維方式和行動方式起著重要作用。留學生來到中國后,難以在短時間內適應新的環境,行為上會感覺無所適從,這給他們的心理造成一定壓力。另一方面,生活和學習環境不同的留學生聚在一起,也需要一段時間進行磨合。
(三)民族性格差異
民族性格,是用來表示文化精神和心理結構的集合概念,指一個民族多數成員共有的、反復起作用的政治意識、文化精神、性格特點、價值觀念和社會交往準則。它是在民族共同地域、民族共同經濟生活及歷史發展特點的基礎上形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理因素特別是氣候和空間位置的影響,有的還與宗教信仰有密切關系。總體上來看,大部分外籍學員的性格都比較寬容,在很多事情上能夠理解管理人員和其他學員。但也有個別學員較為偏執狹隘、敏感多疑。在跟其他學員相處的過程中,性格偏執敏感的學員非常容易引起問題,給留學生教學管理帶來了很大的不穩定因素。
(四)綜合素質差異
綜合素質包含的范圍比較廣,最明顯的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專業素質。留學生年齡差距比較大,有些工作經驗豐富,有些則閱歷較為單一。在專業理論和專業素養上,留學生之間存在著明顯差異;其次是文化素質,即受教育程度。由于各個國家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上存在很大不同,不同國家的留學生來華后,雖然學歷層次可能一樣,但知識結構和接受能力方面的差異非常明顯。在進行理論學習、案例分析或者運用到數理化知識的時候,綜合素質較高的學員能夠較快地領會教員的授課要點,而學歷層次稍低、知識面較窄的學員就比較吃力,時間長了,難免產生厭學情緒。
(一)加強宗教溝通,在宗教信仰上求同存異
實現宗教信仰的“求同存異”,根本途徑是加強溝通。很多留學生是來自信教人數比例很高而宗教信仰自由度不高的第三世界,對其它宗教了解甚少。來華后,他們要和宗教信仰完全不同的人朝夕相處,這對于他們來說本身也是一個挑戰。我國是提倡宗教信仰自由的國家,培訓單位可以把留學生組織起來,向他們宣傳、解讀我國宗教現狀及相關宗教政策,為他們正常的宗教活動提供便利,甚至可以組織他們討論,相互介紹自己的宗教,以增進相互了解。通過努力,留學生們一定能摒棄宗教偏見,增進相互之間的友誼,實現宗教觀的求同存異,這必將給留學生管理減輕不小的壓力。另外,培訓單位也要加強管理人員的教育,務必使他們明白,每個人都有信仰宗教的自由,要尊重留學生的宗教信仰,并在他們提出合理要求時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二)開展思想工作,化解文化差異造成的誤解
來我國深造的留學生都是各國的精英,大都有著較高的知識結構和思想覺悟,在教學管理中出現的矛盾往往是由各種文化差異造成的。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定期或不定期地與留學生談心,交流思想感情,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一旦發現問題,就立即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和引導,做好解釋溝通工作,這樣就可以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增強留學生自我約束、自我完善的能力,提高留學生教學管理的效率。
(三)嚴格照章管理,出現問題決不姑息
面對文化環境差異、民族性格差異帶來的管理問題,培訓單位必須加強法制教育,嚴格照章管理,避免管理的隨意性。這是留學生管理工作的內在要求,它可以使管理關系因高度透明而更加順暢,管理行為因遵循明確的規范而更加科學,從而使外國留學人員更好地接受管理,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行為,遵守教學管理規定。因此,管理人員一定要從教學管理中最常見的事情和最難抓的問題嚴起,不能隨意降低法規制度規定的標準,更不能對出現的問題持姑息的態度。事實證明,不嚴格照章管理,留學生就會持僥幸態度,問題越出越多;而照章科學管理,留學生能夠自覺遵守,管理人員也可以省時省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堅持“兩頭兼顧”,切實抓好學習管理
盡管個別留學生由于自身綜合素質等原因,在學習方面落后于其他留學生,甚至產生排斥心理,但管理人員絕不能因此而放任自流,相反,一定要堅持“兩頭兼顧”。因為從長遠來看,留學生未來的發展決定著留學生培訓的價值,我們必須抓好學習管理,確保每位留學生都能取得好成績。對落后學員,管理人員可以從情感上激勵他們,鼓勵他們專心學習,通過座談、談心等途徑,與其加強溝通,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困難,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最大的心理滿足;同時,也要做好優秀學員的工作,充分發揮他們的模范作用,讓他們真誠地幫助落后學員,營造一個良性競爭的氛圍。
[1]強百發.基于文化差異下的來華留學生管理[J].現代教育管理,2002(2).
[2]劉麗敏.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問題思考[J].科技信息,2012(18).
[3]尹珊珊.外國留學生管理工作淺析[J].中國科技信息,2009(8).
2013-12-27
張玉環(1983- ),女,山東濟寧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經濟學院外訓系講師,碩士,從事高等教育研究。
G648.9
A
2095-7602(2014)03-01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