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清
(北華大學文學院,吉林省吉林市132013)
微博客在我國已成為互聯網應用的一種新潮流。隨著新浪、騰訊、網易和人民網等門戶網站開通微博客功能,微博客在國內尤其是青少年中廣泛使用。微博客的出現,拓展了個人信息發布的渠道,對青少年受眾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微博客短小精悍的篇幅、言簡意賅的內容、隨時發布信息的方式契合了青少年渴求表現自己、追求快節奏的個性特征。青少年已經把微博客作為獲取信息、發表心聲的社交網絡平臺。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發展處于不成熟階段,缺乏分辨事件真假的能力,在微博客迅猛發展的環境下極易迷失方向。如何應對微博客給青少年帶來的挑戰,已成為當今青少年教育者面臨的一個亟待解決的現實課題。
微博客這一概念譯自于英文單詞micro-blogging,是Web2.0時代產生的一種可以即時發布消息的微型博客,簡稱微博,又被網民昵稱為“圍脖”。用戶可以通過電腦、手機、即時聊天工具(GTALK、MSN、QQ、Skype)或外部應用程序編程接口等多種渠道在自己的微博客上發布140個字符以內的信息,內容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圖片、音樂或視頻等多媒體信息。微博客還開放了外部應用程序編程接口技術,網民可以利用接口把微博客引用到自己的博客、論壇、MSN、GTALK等其他地方。微博客的功能是讓用戶隨時隨地通過手機短信或網絡來發布和更新最新動態信息。
微博客的代表性網站是Twitter。2006年7月,美國的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比茲·斯通(Biz Stone)、杰克·多西(Jack Dorsey)等人在舊金山創辦了微博客網站——Twitter。創建后的第一年,Twitter只是一個不受人重視的小網站。2007年3月,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州府奧斯汀舉辦的“西南偏南音樂節”上,主辦人員將Twitter連接在演唱會中的兩塊大顯示屏上,所有參會者都可以通過手機登陸Twitter,即時發表自己的感想或意見,任何用戶發布的消息都立即在大屏幕上顯示。這種現場直播式的互動方式很快受到了用戶的青睞,Twitter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一下爆發,迅速風靡世界。這次音樂節后,Twitter由在知名流量統計網站ALexa排名1000名開外的不知名小網站,迅速成為最熱門的網站。2008年,Twitter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美國總統奧巴馬競選總統時,公關團隊利用Twitter拉近了奧巴馬與選民的距離,成功地塑造了奧巴馬隨和、親民的形象,使其最終獲得了大量粉絲的支持,贏得了選舉。Twitter不僅為奧巴馬競選成功起了強有力的作用,也推動了自身的迅猛發展。目前Twitter已經成為美國的第三大社交網站,Twitter幾乎成了全球微博客的代名詞。此外,世界上比較著名的類似 Twitter的網站還有 Jaiku、Yahoo_Meme、Juick、Thumbcast、Yammer、Twingr、sideblog等。Twitter的成功促進了世界范圍內模仿Twitter模式的微博客網站的出現和發展,這一傳播模式成為全球范圍內最受歡迎的互聯網傳播平臺。
2007年5月,人人網的創辦人王興把微博客的模式引進中國,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與Twitter類似的微博客——飯否網,開創了中國的微博客時代。隨后,嘰歪、做啥、嘀咕、愛叨叨等模仿Twitter的微博客網站陸續出現,但這些網站沒有形成足夠的影響力。2009年7月,由于“7·5新疆事件”中飯否網的許多網民討論烏魯木齊實況時出現了許多敏感話題,加上開放性平臺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為了加強對微博客輿論的監管,飯否等國內一批老牌微博客網站全部“被維護”,停止運行,國內微博客市場出現暫時的真空期。在第一批微博客網站被關閉和騰訊“滔滔”運營停滯不前的情況下,新浪在這個空白時期抓住了機會,于2009年8月14日推出了微博客內測版,成為國內最早推出微博客服務的門戶網站。新浪微博客在短期之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只用了一年的時間使用人數就突破了一億大關。2010年,網易、搜狐、騰訊都相繼推出了各自的微博客平臺,紛紛邀請娛樂界、媒體界、商界等各界有影響力的名人開通自己的微博客,以吸引大量的網民和粉絲。門戶網站憑借其強大的功能和名人戰略使微博客的發展突飛猛進,發微博客成為了一種時尚。2010年是微博客迅速崛起的一年,這一年被稱為“微博元年”,微博客在第一時間發布了許多重要新聞,如甘肅舟曲泥石流災害、江西宜黃強拆自焚事件、上海高層住宅大火事件等,微博客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主流媒體之一。新浪微博客成為國內微博客的代表,騰訊微博客成為僅次于新浪微博客發展的運營商,人民網、鳳凰網、金羊網等傳統媒體網站也紛紛開通微博客,“截至2010年8月,共有466個主流新聞機構開通了新浪微博。”[1]微博客成為最流行的網絡社交方式之一。自2011年4月7日起,新浪微博客啟用新的域名weibo.com,標志著微博客時代的真正到來。2011年,我國微博客用戶持續增長,除了大量的個人用戶,政府部門、企業、團委、高校、媒體以及其他社會團體紛紛開設微博客賬號。隨著2011年微博客熱門報道和評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微博客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微博客網民數量在爆發式增長的同時,更多的用戶通過微博客關注新聞和公共事件。“到2011年12月,中國微博客用戶總數達到2.498億,中國已成為微博客用戶世界第一大國。”[2]從2012年開始,中國微博客用戶數量進入相對平穩的增長期。“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微博客網民規模為3.31億,較2012年底增長了2216萬,增長7.2%。網民中微博客使用率達到了56.0%,較上年底增加了1.3個百分點。”[3]目前,微博客已經成為網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
微博客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在全世界成為最快捷的互聯網傳播平臺,必有其獨特的傳播模式和傳播特點。歸納起來微博客主要有三個特點:
1.信息內容精短化、發布方式便捷化
國外著名微博客Twitter規定每條微博客最多140個字符,國內微博客普遍規定每條微博客140個漢字,微博客內容短小精煉,用戶無需深思熟慮,無需具有深厚的文字功底,無需費心組織語言,直接表達所思所想即可。用戶可以通過微博客宣泄情緒,與朋友聊天,發表對人和事件的看法,評論娛樂八卦,還可以現場直播新聞,轉發熱點報道。微博客發布信息的方式簡單便捷,用戶可以通過Web網頁、手機 Wap上網、短信、綁定 IM(即時通訊軟件如QQ、MSN等)、電子郵件插件和外部應用程序編程接口等渠道來進行微博客的發布、轉播、分享和評論。如果一個用戶注冊了很多個網站的微博客賬號,可以選定其中的一個作為更新的主地址,更新的內容可以同步到其他微博客賬號上。總的來說,微博客發布的渠道多樣化,發布的流程簡單快捷、非常容易操作。
2.傳播速度即時化、平臺資訊開放化
微博客信息發布速度快、傳播效率高。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將自己的所見所聞發布出去,跟隨者會立即看到信息并進行分享、轉播。微博客可以在事件發生的同時,將事件的真實情況呈現在廣大網民面前,同時又能得到其他微博客網友迅速、即時的反饋。微博客是一個開放式的信息平臺,平臺里的資訊具有開放性。任何人、任何群體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以任何方式發表信息,除私信之外,所有發布的信息都向其他網友公開。微博客用戶之間不需要雙方確認關系,只要具備上網條件,就可以查詢自己需要的資訊和用戶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
3.使用用戶平等化、傳播方式交互化
微博客是一種平等交流的社交媒體平臺,在微博客中,無論是信息的發布者還是分享者,無論是平民百姓、影視明星還是政府官員,無論是青少年還是中老年,微博客上的用戶沒有門檻的限制,不分高低貴賤,所有使用微博客的用戶都具有平等的地位,任何人都有權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任何人都可以接收和轉發信息。微博客的信息傳播互動性強,任何人都可以在網絡上與他人互動交流。微博客的傳播方式具有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多對多的交互化的傳播特點。每個用戶既是發布者也是傳播者,信息能夠快速地被多級傳播。瀏覽信息的人可以對信息進行評議,發布信息的人針對評議進行回復,發布信息者和瀏覽者之間形成了一種循環往復的互動關系。微博客多元化的傳播中心使很多網民積極參與到社會信息的傳播活動中,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多向交流。
《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3卷)》指出,“2012年從用戶的年齡統計來看,20~29歲微博客用戶最多,為9050.8萬人,占微博客用戶比例達到29.24%;10~19歲用戶為8216.3萬,占比26.54%;30~39歲用戶為7780.2萬,占比為25.14%。此三個年齡段用戶總占比高達80.92%。10~39歲用戶總訪問次數占81.68%,總頁面瀏覽量占85.84%,總訪問時長占84.09%。也就是說,青少年是微博客的絕對主體和最活躍的用戶群。”[4]隨著微博客影響力的擴大,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開始使用微博客,并成為微博客用戶的主體力量和最活躍的博主,微博客話題也從生活小事轉向社會大事,逐漸發展成為涉及公共事務的新渠道,它深深地影響著每一個青少年用戶的身心,改變著每一個青少年用戶的思維模式和道德理念。微博客的發展和使用對青少年用戶的心理、價值觀、社會化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微博客的出現,一方面拓寬了青少年成長教育的渠道,為青少年交流、表達提供了更為平等自由的平臺;另一方面青少年在享受這種便捷的同時,也同樣受到了微博客帶來的負面影響。面對海量的多元化的信息,青少年感到迷惘、不知所從。目前,社會對微博客這種自媒體還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淫穢、色情、暴力、謠言、消極的價值觀、反動迷信等內容充斥其間,對青少年的思想產生了極其不良的影響。面對微博客上腐朽、沒落的思想文化,青少年出現了政治信仰動搖、價值觀念混淆等問題。一些青少年因為迷戀微博客,占據了大量的學習時間,有的青少年學生甚至在教室課堂上用手機使用微博客,從而影響了學習。微博客的過度使用使一些學生陷入虛擬世界的美好陷阱中,他們逃避現實,遠離社會,不愿與現實生活中的人交往,出現了人際交往障礙。由于微博客內容涉及廣泛,傳播速度極快,真假消息摻雜其中,而青少年對信息的甄別能力有限,加上好奇心強、自控能力弱,一旦有重大虛假新聞在微博客上出現,青少年學生往往會第一時間轉播,極易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嚴重后果。青少年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微博客上的負面新聞已經成為影響他們健康成長的主要因素之一。有的青少年認為匿名使用微博客是虛擬的行為,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往往在使用微博客時出現一些不負責任的甚至是犯罪的言行。
2012年2月,共青團中央下發了《關于在全團廣泛運用微博開展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縣級以上團的領導機關、高校團組織要在2012年上半年全部開通官方微博客。由于團中央對微博客這一新媒體平臺的高度重視,至2012年10月31日,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均開通了團委系統微博客,初步形成了共青團微博客集群化的發展格局。共青團微博客在規模上處于我國政務微博客的領先地位,為開展青少年思想工作開辟了新天地、新平臺,在凝聚青少年力量、服務社會等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總體活躍度不高,傳播力不夠,更新不及時,官方單向信息發布偏多,與青少年互動不足等。今后,共青團官方微博客應加強內容建設,營造綠色健康的輿論氛圍,加強與青少年的互動交流,吸引青少年對共青團官方微博客的關注,提高覆蓋面、活躍度和傳播力,使共青團官方微博客真正成為青少年喜愛的精神家園,成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輿論陣地。
教育型微博客是基于微博客平臺針對學生的教育而建立的微博客圈。教育型微博客賦予微博客更多的教育功能,是運用微博客創新青少年各類教育的手段和方法。目前,比較出名的有“新浪教育官方微博”、“新浪公開課官方微博”、“騰訊教育”、“騰訊校園”和“騰訊高考”等。全國教育系統官方微博客聯盟主頁于2013年7月12日正式進駐騰訊網。官方微博客聯盟發揮群體聯動優勢,初步形成了互相聯動的教育系統新媒體宣傳格局。但目前的教育型微博客注重新聞宣傳,對微博客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關注顯然不夠,因此,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和各級團組織應積極探索,精心創建一批有特色的青少年微博客網絡平臺,構建以微博客為載體的青少年教育體系。
媒介素養指公眾對各類媒體信息的解讀和批判能力,以及將媒體信息運用到自己生活中的能力。青少年由于知識結構不完善,社會閱歷淺,對媒介的解讀和批判能力不強,學校是青少年學習知識的主要場所,學校教育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迄今為止,我國的媒介素養教育仍未納入普及教育的軌道中。盡管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大中小學已開設了媒介素養教育課程,但總體來看,我國媒介素養教育的現狀并不理想,絕大多數學校尚未開展此項教育。隨著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尤其是青少年已成為微博客的主流人群,他們的媒介素養正影響著微博客的發展方向,各大中小學必須開設微博客素質教育課程,通過這種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養,使青少年具有媒介分析、媒介批判、媒介運用并通過媒介完善自我、促進社會發展的能力。
盡管微博客信息變化莫測、高度分散,仍然具有輿論引導的空間。因此,教育部門應借助微博客這個平臺和渠道推出一批政治素質高、了解網絡傳播技巧的青少年微博客領航人,發揮正面輿論傳播的引領作用,引導青少年理性地使用微博客。領航人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化身,他們必須熟悉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點,關注時事和青少年的思想動態,實時更新自己的微博客。領航人可以創建一些有特色的微博客網絡,營造寓教于樂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領航人還可以建立青少年微博群或校園微博群,微群是發揮領航人號召力和凝聚力最好的聚集地。在微群中,領航人要以平等的姿態與群友溝通交流,在與群友的互動中了解其使用微博客的現狀及關注的焦點,對突發事件和青少年關注的熱點問題即時發布真實、準確的信息,及時指導、糾正、規范青少年的微博客言行,引領青少年傳播積極健康的信息,成為微博客環境下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師益友。
[1]新浪發布微博客白皮書:月覆蓋人數約4400萬[EB/OL].(2010-09-10)[2013-01-07].http://tech.sina.com.cn/i/2010-09-10/01374640100.shtml.
[2]中國微博客用戶達 2.498億 居世界第一[EB/OL].(2012-10-08)[2013-01-07].http://www.donews.com/net/201210/1674677.html.
[3]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2013-07-17)[2013-08-17].http://www.cnidp.cn/.
[4]唐緒軍.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3)[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