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永方
(蘇州市姑蘇區黨政辦,江蘇蘇州,215031)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生問題自古以來就是關系國家民族穩定和諧、社會繁榮昌盛的頭等大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中國夢,就是關注民生,服務民生,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也是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明確任務。國家檔案局在2008年初就印發了《關于加強民生檔案工作的意見》,對檔案工作提出了具體的新任務和新要求。因此,檔案工作如何緊扣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主動融入民生工作領域,成為黨和政府服務民生的重要幫手,是各級檔案部門和廣大檔案工作者認真研究和思考的重要課題。
民生問題涉及社會各個領域,涉及不同群體層面。民生檔案是指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形成的與人民群眾利益直接相關的專門檔案,是民生問題的原始記錄和真實反映。它包括民政、教育、勞動、社保、計生、房產以及戶籍等民生領域中形成的各類檔案。從民生檔案內容上可以看出,民生檔案關系著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與百姓切身利益緊密相連,這就要求檔案工作者樹立近民親民的服務觀念,把一切為了人民群眾作為檔案工作的出發點與落腳點。
關注民生問題,需要全面掌握有關民生問題的基本情況和實際數據,民生檔案是了解和掌握現實民生問題的載體,對解決民生問題發揮著基礎性作用。
檔案工作承擔著記錄歷史、服務社會的功能,民生檔案是社會管理活動的歷史記錄,是維護廣大人民群眾權益的原始憑證,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的集中體現。做好民生檔案工作是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必然要求,是踐行群眾路線,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的具體措施,也是檔案管理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做好民生檔案工作,有利于人民群眾利用檔案維護自身利益,更好地保障民生和服務民生,對于和諧社會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中國夢有著十分重要意義。
民生檔案種類多,內容豐富,產生于不同的部門,存放于不同地點,有的存放于綜合檔案館,有的存放于專業檔案館,有的存放于業務部門的檔案室。
從區級綜合檔案館館藏檔案的內容來看,大部分是文書檔案,占60%以上,庫存有少量婚姻、計生、房產等民生檔案。造成這種文書檔案多、民生檔案少的原因,主要是過去的檔案管理體制,長期以來進館檔案范圍都是各部門、單位的文書檔案,對相關職能部門的業務檔案并不納入進館范圍。相比較而言,專業檔案館保存的大部分都是其業務檔案,比如蘇州城建檔案館保存的是以城市建設規劃為主要內容的檔案,蘇州園林檔案館保存的主要是以蘇州園林為主要內容的檔案。目前很多的民生檔案因業務工作需要而保存在其部門檔案室,如法院的訴訟檔案、房管局的房產檔案等。
民生檔案的形成領域非常廣泛,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其特點是種類多、數量大,民生檔案的形態表現為專業性和動態性。
(1)種類多、數量大。民生檔案有婚姻檔案、計生檔案、勞動就業檔案、復員退伍檔案、城市低保檔案、干部人事檔案、工傷醫保檔案、訴訟檔案、戶籍檔案、病歷檔案、職工養老保險檔案、房產檔案、拆遷檔案等。其數量龐大,就蘇州市區兩家的社保檔案數量就達到幾萬余卷(件),其存放庫房面積要求幾千平米不等。原金閶區的工業資產中心、蘇州市的工商檔案管理中心存放的破產改制等涉及民生檔案數量更多,寄存面積更大,政府專門劃出地塊房屋給予存放,還配備檔案專業隊伍進行管理。
(2)專業性和動態性。民生檔案的主要表現形態為專業檔案,如社保中心的社保檔案、工商局的企業登記檔案等。保管單位多為業務部門自己的檔案室。同時,隨著社會經濟和城市的發展,民生檔案數量的增長非常迅速,如姑蘇區婚姻檔案,每年婚姻登記以6000多件(對)的速度增長,法院的訴訟檔案等每年也都在遞增。
(1)民生檔案在管理體制上存在缺陷。檔案管理部門重文書檔案輕業務檔案,作為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由于進館范圍以文書檔案為主,其它社保、再就業、公證、訴訟等民生業務檔案不作為進館范圍,造成檔案管理部門對民生檔案的監管力度不大。民生業務檔案受其業務主管部門管理,容易造成不同業務部門檔案管理存在偏差,甚至管理不到位。
(2)民生檔案地位不高。由于傳統重事輕人的管理模式,檔案管理部門對民生檔案管理相對薄弱,檔案進館側重于機關部門形成的文書檔案,對涉及民生領域的民生檔案在檔案收集范圍中涉及面很小,造成了目前檔案館藏單一,老百姓查檔不便等弊端。
(3)民生檔案業務管理水平不高。基層單位檔案管理意識相對薄弱,有的單位檔案管理條件差,無專人負責,檔案人員兼職較多,流動頻繁,業務水平比較低,業務管理部門很難推動業務檔案工作上水平。
(4)民生檔案資源共享度不高。社保、婚姻、低保、公證等民生檔案與普通百姓密切相關,利用比較頻繁。由于這些民生檔案是單位業務檔案,不列為檔案館的進館范圍,都保存在各自職能單位的檔案室,檔案管理和服務手段普遍不高。現在老百姓的查檔維權需求越來越高,檔案行政主管部門目前沒有能力把這些民生檔案集中統一向公眾開放,資源共享度不高,對老百姓利用檔案造成不便。
針對目前民生檔案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我們要著眼長遠、立足當前,加強民生檔案資源建設,拓展民生檔案工作的新領域,以老百姓的需求為導向,不斷提升檔案利用服務水平。
1.出臺民生檔案進館辦法。民生檔案種類多,內容豐富,由于產生于不同的部門,存放于不同地點,不利于人民群眾的利用和查找,也不便于管理。為了更好地服務民生,充分發揮其作用,須進一步整合民生檔案資源,集中到綜合檔案館進行保管和利用。上級檔案主管部門可以相應出臺檔案館接收民生檔案的辦法,確定接收民生檔案的管理辦法和措施,為接收民生檔案進館提供政策依據,進而有步驟、有條件地逐步將民生檔案納入檔案館進館范圍。
2.突出民生檔案在館藏檔案資源中的地位。要豐富綜合檔案館的館藏資源,改變過去檔案館單純接收黨政機關部門文書檔案的做法,把事關人民群眾利益的檔案收集起來,突出民生檔案在檔案資源建設中的地位。
3.重視最基層民生檔案管理。很多民生問題最早發生在社區,因此要把社區檔案工作作為民生檔案工作建設的重點。如在農貿市場建立“菜籃子”檔案,給老百姓菜籃子加保險。
4.民生檔案優先數字化建設。建立檔案館網站,開辟民生檔案數據平臺,不但要把檔案館藏的民生檔案全部數字化,也要將沒能進館的民生檔案進行數字化,并且納入到同一個平臺,實現民生檔案信息資源共享,為利用者盡可能地提供優質服務。
5.提升檔案館建設水平。擴大檔案進館范圍,加快民生檔案集中統一管理,勢必對檔案館庫容量、檔案館工作人員的服務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建議檔案館建設根據社會發展需要,進行重新定位,把檔案館管理和建設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充分發揮檔案館的社會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