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圖書館的發展歷史及淵源可追溯到早期的人類社會,圖書館從古至今始終記錄并保留著人類文明歷史的知識、信息及大量文獻,是人類最強大的信息智囊庫。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及信息化時代的沖擊,圖書管理應在現代管理理念下發揮其越來越全面、創新作用。本文將從圖書館的基本管理理論入手,分心信息化時代圖書館面臨的各種問題,然后根據這些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圖書館;信息化;管理理論與實踐;以人為本
1 信息化時代圖書管理發展的問題
(一)以書本管理為核心。高校或省市大型圖書館曾以極其豐富的圖書儲量久負盛名,以數量多、專業精深、質量高出名,其他的一般公共圖書遠無法企及,他們收藏著中華民族從古至今延續下來的大量文化遺產,在圖書管理工作中也就往往重點在圖書本身。傳統的圖書管理忽略了人本管理的思想,管理對象偏重于書本。傳統的圖書管理形式和內容都較為規定,主要以“內閱外借”形式進行圖書管理,處于較為靜止及被動的狀態,簡單的以通過提供各種報刊雜志等各種書刊為形式來實現。
(二)圖書資源共享程度有限。隨著信息化技術的進步,一些圖書館也開始嘗試各種手段共享圖書信息以期更加高效地利用圖書資源。然后受到觀念、科技等各種因素條件的限制,在實踐過程中,國家級甚至區域間的圖書館聯盟仍舉步艱難,沒有探索出比較成功的發展模式,共享程度有限直接導致很多圖書館的圖書信息及其建設冗余,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本身并不富足的圖書經費浪費。
(三)信息化程度低,無法進行計量管理。目前很多的圖書館管理方面還停留在原始的手工管理階段,信息化程度很低,其無法進行計量管理。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圖書館員的文化層次普遍不高,對現代化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掌握有限,難以應用先進的網絡和信息化平臺進行圖書館管理;二是館藏圖書進行電子化處理的成本較高,光盤、電子圖書的更新換代也比較快速,但是,很多圖書館在建設方面缺乏資金支持,因此,很多圖書館僅僅有少量的電子圖書或光盤,信息化程度很低;三是圖書館的計量管理需要較高的理論功底水平,但從圖書館的從業人員文化層次來看,顯然難以勝任該項工作。
(四)圖書館績效評估形同虛設。受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我國的圖書館也正在建立績效評估體系,但是,對比國際圖書館績效評估體系差距甚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注重經費等資源的投入,而忽視產出的評估;第二,評估方式簡單,著重在定性方面,缺乏切實可行的定量考核評估,從而造成大家對評估的結果可信度影響;第三,缺乏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第四,績效評估對象單一,僅停留在上級主管機關;第五,評估標準不統一,導致評估流于形式。
(五)圖書管理人員能力與素質參差不齊。傳統的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作要求往往局限在對圖書的查詢、借閱手續的服務上。而隨著信息化時代及科學技術進步,許多圖書管理人員的知識水平、知識結構及業務能力沒有及時適應信息社會,導致服務的水平效果直接受到影響。另外,圖書管理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一些素質較低的圖書管理人員直接影響到圖書館功能正常的全面發揮,導致服務質量受到影響。
2 信息化時代圖書管理的問題對策研究
(一)以人本管理為核心。圖書的閱讀主體是人類,因此圖書管理應該以人本管理為核心。圖書人本管理相比較書本管理是更有效率的圖書管理,它將人作為最重要的資源,擯棄過去以圖書的陳舊思想。圖書管理的根本目的及行為對象應針對于人們的言行及實際需求出發。
在圖書管理實踐中,應充分考慮多種影響因素,歸納起來從圖書管理的主客體大致可分為兩大部分。一方面,對圖書管理工作人員而言,他們的素質水平、工作能力、服務水平高低直接影響圖書管理工作的效果,圖書管理人員應針對讀者的不同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方式及服務內容。因此,必須充分調動積極性,通過各種手段激勵圖書管理人員創新思維,集思廣益,充分發揮專業及業務能力,不斷注入新鮮血液;另一方面,對圖書讀者而言,應充分考慮其實際的需求和接受程度等,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發展,讀者對圖書的種類、質量等要求越來越高,他們希望能快速獲取全面、專業、深入或新鮮的信息和知識。現代讀者不再局限于傳統圖書的節約,而是能夠更高效快速地獲取知識和信息,這也對現代圖書管理提出了更多的挑戰,這就需要對現代大量各種信息進行篩選、總結、分析及總結等一系列工作來實現。
(二)建立區域圖書館聯盟。現代意義的圖書管理是依賴于完善的信息系統,這種信息服務是集信息化、電子化和智能化為一體的現代信息網絡服務,是與現代信息產業、信息網絡為基石,融合社會政治、經濟生活有價值的知識信息,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圖書管理工作的高效運行。因此,圖書館應加強合作,建設區域性的圖書聯盟,共享信息資源采集、檢索、編碼、服務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整合資源。
(三)完善圖書館績效評估體系。借鑒國外關于圖書館績效評估的先進理論及實踐經驗,我國的公共圖書館可以在以下方面加以改進:第一,建立對比投入產出的評估機制;第二,評估方式多樣化,采取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評估方式;第三,培養專業化圖書管理人才,對評估優秀的圖書管理人員應從職業發展通道等方面進行激勵;第四,實施360評估方式,將讀者及第三方獨立評估機構作為評估主體之一;第五,評估標準統一,建立完善評估體系定期評估。
(四)培養復合型圖書人才。現代圖書管理不僅體現在信息化,還表現在服務方式及手段的日益創新,針對讀者的個性化需求擴展和加深服務內容,這也給圖書館工作人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及全面的挑戰和機遇。第一,圖書管理人員通過網絡技術對查詢到的圖書信息加以分析、整合,按其內容或價值分類建議提供給讀者;第二,除了有強大的信息系統和設備的支撐,圖書管理還需要專門培養系統開發及維護人員,適應后臺運營的需要,培養能在國內外互聯網上及時準確獲取信息資源,滿足讀者更深層次信息需求的人才。
(五)加強圖書情報管理一體化系統建設。圖書是寶貴的信息資源載體,尤其在當今信息化時代及信息爆炸年代,信息是最寶貴的資源之一,而信息的價值根本在于其情報功能。隨著計算機及互聯網等高新技術越來越多的在圖書管理工作中的大量運用,圖書管理工作的重心及功能也發生了巨大變化,這就要求圖書館管理中要加強圖書情報管理一體化系統建設。在建設過程中要充分重視創新多元化文化產品及服務,滿足隨著人民群眾對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長,對圖書管理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此外,圖書館管理中還要加強自主創新,不斷根據時代的變化改革自身的管理及服務方式。
參考文獻
[1]付立宏,袁琳.圖書館管理[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1
[2]牛根義.現代管理理論與圖書館管理[M].河南圖書館學刊,2003(12):18-20.
[3]錢剛,畢強.集成管理:21世紀圖書館追求卓越管理的新方法[J]中國圖書館學報,1998(6):33-37.
[4]李慧.關于圖書館科學管理的思考[J].圖書館論壇,2005(5):139-140.221.
[5]徐建華,付嬌.近五年來我國圖書館管理研究現狀分析[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1(6):67-70.
[6]劉清學習型組織理論與圖書館的管理[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4(5):18-20工業出版社,2010:254.
[7]霍國慶.國內信息資源管理理論述評[J].情報理論與實踐,1997(2):120-123.
作者簡介
楊小萍(1969-),女,漢族,籍貫:陜西省宜川縣,職稱:圖書館館員,學歷:大專,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