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妍,謝夢洲*,瞿昊宇,周小青
(湖南中醫藥大學,湖南 長沙 410208)
脈象識別體質初探
賀 妍,謝夢洲*,瞿昊宇,周小青
(湖南中醫藥大學,湖南 長沙 410208)
脈診是中醫四診中最具特色的診斷方法之一,脈象能傳遞機體的生理病理信息。從脈象識別體質的理論基礎、不同體質間脈象的分析,以及體質脈象相關的臨床運用進行論述,認為從脈象判別體質的偏頗并獲取相應辨證論治的客觀依據,可作為治療疾病的切入點。
脈象;體質;脈象識別體質
脈診原理是在“有諸內,必形之于諸外”的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下形成的,早在脈學體系剛形成的《內經》時代,古代醫家們便通過診脈獲得大量機體狀態的信息。脈診是中醫四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醫臨床診斷中起著積極的指導作用。脈象與臨床證候間多表現為印證關系,但亦有背離狀況,這種情況并不能簡單地作舍證從脈或舍脈從證的判斷與取舍,臨床中偶爾會出現無證可辨的現象,當需擴展診療思維,如有些醫家從脈象入手判別體質的偏頗并獲取相應辨證論治的客觀依據,施以相對應的治療方法,常常能找到治療疾病的切入點。傳統的中醫脈診主要圍繞病脈進行論述與研究,然而平脈以外的脈象如弦脈、滑脈等在正常人的脈象中也很常見,此時的脈象則是非病理性的。常人的脈象會因為先天遺傳、四時環境的改變,性格、年齡等的不同而表現各異,人的脈象因體質的偏頗而不同[1]。體質脈象的應用是中醫因人制宜思想的具體體現,對于指導中醫臨床有重大意義。
體質即人體的素質,由先天遺傳和后天獲得所形成的,人類個體在形態結構和功能活動方面所固有的、相對穩定的特性,與心理性格等具有相關性[1]。“體”,指身體,“質”為性質、本質。 中醫認為體質,就是機體因為臟腑、經絡、氣血、陰陽等的盛衰偏頗而形成的素質特征[2]。脈象,即脈動應指的形象,包括頻率、節律、充盈度、通暢的情況、動勢的和緩、波動的幅度等。脈象的形成,與臟腑氣血關系密切。脈象是氣血運行的征象,氣血循行于脈道,向內輸灌臟腑,向外濡養肌膚,流注全身,既滋養臟腑組織,又在各臟腑中得到充實和更新,在循行途中不斷地捕獲和傳遞內臟運動的信息。脈象能夠反映人體臟腑功能、氣血、津液、陰陽等的綜合信息,因而機體的體質信息也能通過脈象反映出來。
脈象能作為辨識體質的重要方法和指標,在古代文獻中多有記載。《中藏經·脈要論》云:“脈者,乃氣血之先也,氣血盛則脈盛,氣血衰則脈衰。氣血熱則脈數,氣血寒則脈遲。氣血微則脈弱則脈緩。”氣血是脈象及體質形成的物質基礎,因而氣血的盛衰偏頗使得機體體質各有不同,而脈診能通過獲取機體氣血變化的信息來識別相應的體質類型。清·周學海《脈義簡摩》引《脈經》謂:“人之稟質,各有不同,而脈應之。如血氣盛則脈盛,血氣衰則脈衰,血氣熱則脈數,血氣微則脈弱,血氣平則脈和。”不同體質者脈象各異,歷代名家重視體質脈象的臨床運用,如孫思邈在 《千金方·平脈大法》中指出:“凡人秉形氣有中適,有躁靜,各個不同,氣脈潮動,亦各隨其性韻。”通過脈象與平素體質之間正反方向相對應的程度,可以判斷疾病急緩,病程長短及預后。《脈經·平人視人大小長短男女順逆法第五》:“凡診脈,當視其人大小、長短及性情急緩。脈之遲數、大小、長短皆如其人形性者吉,反之者,則為逆也。”張景岳在《景岳全書·正脈十六部》中言:“顧凡診脈者必先識其臟脈,而后可以察病脈;先識常脈,而后可以察變脈。于常脈中可以察人之器局壽夭,于變脈中可察人之疾病兇吉。診家大要,當先識此。”凡舉這些,都說明脈與內在臟腑及氣血的功能活動息息相關,而體質的形成,究其機制,亦與臟腑氣血的生理結構和功能活動密不可分。由是觀之,診脈能識別體質,是有其理論基礎的。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及計算機脈象儀的出現,使得脈診能夠避免傳統脈診的主觀因素以及不可重復性,為脈象研究的展開提供了條件。許多專家學者也就體質、體質的形成因素進行脈象的識別、區分以及統計學的分析,并得出一系列的結論。如吳喜慶[3],唐德志[4],通過行×列表法的卡方檢驗得出,各種脈象在不同體質中出現的情況具有顯著的差異:就沉脈而言,多出現在陽虛質和氣虛質的人群當中;遲脈多出現在陽虛質,數脈多出現于陰虛質和濕熱質;細脈常出現在陰虛質和氣虛質的人群當中;虛脈以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多見;滑脈常多見于痰濕質和濕熱質;澀脈多見于瘀血質;弦脈常出現于陰虛質和濕熱質。夏衛東[5]、陳海云[6]、鄭曉南[7]比較分析了不同性別脈象的差異,得出男性之脈略淺于女性,男性脈搏有力程度高于女性,男性的動脈血管彈性大、外周阻力小,從而使得血流在脈管中更加流暢。這些研究結果皆符合“男屬陽,女屬陰”、“陽主動、主向外,陰主靜、主向內”的中醫理論。脈象上,男子之脈略浮而強于女性,且流暢度更大。郭關麗[8]、張鏡人[9]的研究表明:脈搏波的諧波幅值可以反映人體的老化程度,測算人體的脈圖生物學年齡,闡明人體脈搏諧波幅值隨年齡增長的變化規律,其研究結果表明:弦脈人群數量隨年齡的增長比例增加,這與動脈硬化概率的變化趨勢符合。同時,不同地域間人的體質之間有差別,脈象上也反映出各不同地域人的脈象特點。乜國荃等[10]采集青藏高原人群的脈圖,研究發現同為健壯的高原中年男性與內地男性相比,脈弦硬。以上調查研究都表明:正常人脈象并不是單一的平脈,脈象會隨年齡、性別、四時環境等的不同而不同,因而體質不同脈象各異。
體質是人類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形成的機體在代謝、生理機能與結構上的特殊性。一般認為,機體的體質特點決定了發病的傾向性、疾病的易感性以及耐受性,并且在疾病的轉歸過程中也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1]。不同的體質類型在脈象上會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然而這些差異性的變化往往決定著疾病的發生與否。《診家索隱》第二卷云:“必當問其平素之脈若何,庶幾無誤。良以人生斯世,體質不齊,性情個別,臟腑有柔脆,經絡有厚薄,不可一例求也”,其強調診脈需論及體質,體質有異,脈亦不同。
從現有的臨床運用來看,診病之時先通過脈象特征判斷出患者的體質類型,在此基礎上尋找并發現疾病中的脈象特征,對脈象與體質間的內在機制變化進行分析判斷,并最終來獲取治療疾病的客觀依據。如,齊向華[11]提取五行人的脈象要素,將各要素賦予其相應的意義,并根據獲得的脈象要素來對患者的機體進行調節,從而達到治病調身的目的。如木型人的脈象要素(浮、上、內曲、直、薄、剛、枯細、清、長、進多退少、來疾去徐、動、強、斂、熱、數、疾等),從脈象系統來看木形人體質的主要脈象特征為“直強而熱”,臨床上則根據這些脈象要素的不同聯系,判斷出木型人的體質屬性有火旺、氣盛、血虛、陰虧、脾虛等的不同差異性,從而予以相應的治療措施。柳洪勝[12]依據多年的臨床經驗從中醫體質學入手,將高血壓患者劃分為火熱質、陽虛質、痰濕質、陰虛陽亢質四種常見體質類型,結合整體的體質和脈象特性,治療中根據脈象得到的具體體質分別予以清熱解毒、溫陽補虛、化痰祛濕、平肝潛陽的治法,使高血壓患者機體失衡的狀態得到全面的調整,為高血壓的中醫臨床治療提供一種新的思路。臨床中醫家們根據所提取的脈象要素,對體質的屬性加以判斷,根據體質的偏頗并予以相應的施治,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脈象具有反映人體生理特點,機體順應四時氣候變化和隨周圍環境改變所表現出的應答反應,能夠探知疾病狀態下的各種病理信息,而且還可以判斷疾病的預后。在臨床中以脈象辨識體質為切入點,醫者可以通過綜合脈診信息要素對人體體質類型進行區分,將病-證-體質-脈的模式貫穿于施治的過程中,這對于臨床病證的治療和預后康復以及平素的預防都有重大的意義。體質脈象是以生物全息理論為基礎,著眼于個體性的特點,獨立于病脈體系之外,對于指導臨床和預后意義重大,同時它也是微觀辨證的具體體現以及脈象實踐多元化的新嘗試,并給脈家診斷增添了新的研究途徑。
脈象識別體質在臨床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研究和臨床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它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如研究中缺少系統性大樣本觀察體質與脈象規律性的探究,往往得不到較權威的結論;體質脈象要素的提取也還是個人經驗的模糊把握,所以得不到推廣;同時脈象要素所對應的臨床意義還尚未明確。若能在以上幾方面加以豐富深化研究,系統性地開展不同體質人群脈象及脈圖參數的調查研究,結合臨床病證的特征,不斷探究脈象要素對應的臨床意義,體質脈象有望自成體系,為提升中醫診療水平做出一定貢獻。
[1]王 琦.中醫體質學[M].北京:中國醫藥學科技出版社,1995:132.
[2] 夏征農,陳至立.辭海[M].上海:辭海書出版社,1979:521.
[3]吳喜慶,陸小左.年齡生理病理性因素對弦脈脈圖影響研究[J].天津中醫藥,2012,29(003):220-223.
[4]唐德志,陳 衛,黎高明,等.體質與脈象的相關調查研究[J].江西中醫藥,2003,34(6):21-21.
[5]夏衛東.健康大學生左右關脈圖參數及性別差異分析[J].杭州醫學高等專科學院學報,2000,25(2):79-81
[6]陳海云,王志恒.正常人脈搏圖參數的年齡及性別特征分析[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1996,2(3):45-48.
[7]鄭曉南,袁肇凱.從正常人脈圖參數分析平脈的性別差異[J].湖南中醫學院學報,1997,17(2):40-41.
[8]郭關麗,張東雨,李 乃.103名在校健康大學生脈象特征分析[C].長沙:第二次全國中西醫結合診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
[9]張鏡人,楊天權,鄭秀春,等.正常人脈象圖頻域指標分析[J].遼寧中醫雜志,1995,22(10):435-436.
[10]乜荃國,王 花.青藏高原人體脈搏測量及幾種脈圖對比分析[J].生物醫學工程進展,2011,32(1):10-12.
[11]齊向華.辨證脈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6.
[12]柳洪勝,白 文,戴 中,等.從體質論治原發性高血壓病[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0,25(6):818-819.
(本文編輯 李路丹)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Pulse Condition Recognition of Physique
HE Yan,XIE Mengzhou*,QU Haoyu,ZHOU Xiaoqing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Hunan 410208,China)
Pulse diagnosis is one of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diagnostic methods of TCM,pulse condition can pass the body's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information.In this paper,we review the basic theory of pulse condition recognition physique,investigation of different physique pulse,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related with physique pulse.An objective basis of relevant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was confirmed from the pulse condition recognition of physique,which can be as an entry point for the disease treatment.
pulse condition;physique;pulse condition recognition of physique
R241.1
A
10.3969/j.issn.1674-070X.2014.11.007.025.03
2014-04-17
科技部科技基礎專項資助項目(2013FY114400)。
賀 妍,女,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醫四診客觀化。
* 謝夢洲,女,教授,E-mail:xiemz6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