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軍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項神圣而偉大的工作。每一位班主任老師都是學生的引路人。我們每一位班主任老師都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在實踐中不斷學習與提高,用心工作,全身心投入,就一定能夠帶出一個班級穩定,學風濃厚,成績優異的班集體。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班集體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176-01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瑣碎而細致的工作,從學生的行為習慣到學習習慣的培養,從儀容儀表到后進生的轉變,從情感認知到心理歷程的成長……每一件事都需要班主任用心去做,用心去管理,用心去引導。
一、用心修身,為人師表
人們經常講,“一個好班主任,就是一個好班級”。這句話說的不無道理。可見,班主任自身的師德修養、言談舉止對學生的成長影響是多么的巨大!教師,要為人師表,班主任,更應該既做“教師”,更做“人師”,而且要把做“人師”放在第一位。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班主任擔負著比任課教師更重要的育人任務。班主任的思想、觀點、作風、言論、行為乃至生活習慣,都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產生影響作用,有的甚至影響學生的一生。因此,有的人把班主任看成是班集體的靈魂。班主任應該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在個人道德修養上、行為習慣上,應該有著比從事其他職業的人更高的要求。 “要播撒陽光到別人心里,總得自己心中先有。”學校與班級制定的規章制度,班主任首先要親身踐行。始終服從學校安排,無怨無悔,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學生樹立榜樣。
二,用心籌建班干部隊伍
班干部素質的高低是班風學風好壞的充分條件,班主任的正確引導是班風學風好壞的必要條件,在籌建班干部隊伍的過程中,班主任要用心考慮了以下幾個問題:
1,繼續使用老班干,因為他們有經驗。
2,補充新班干,讓非班干的學生有“盼”頭,有進取心。
3,適時調整班干部,做到能者上。
4,重點用好大班長,紀律委員,衛生委員和體育委員及課代表。因為只要大班長,紀律,體育,衛生委員和課代表的工作一上去了,其它工作就迎刃而解了。
三、用心培養學生自覺守紀習慣
班主任不管面對怎樣的學生,都要用一種平和的心態去面對他們,不偏不寵,一視同仁,正確地去引導學生。要給學生講清學校、班級所制定的一切規章制度,校有校規,班有班紀,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為學生制定了詳細的規章制度,把按時上課,上課要坐姿端正,講衛生、站隊快、出入教室、校園不亂跑等各項要求規定清楚。制度定好后,老師要給學生講明白,學校、班級為什么要定這些制度,目的是什么。在給學生講這些道理的時候,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講,讓學生明白老師所講的每一句話,所制定的每一項制度,都是在為每一位學生著想。老師所關心的是班里的每一位學生。例如:出入教室、校園的時候不要亂跑,告訴他們在校園里亂跑的危害很大,如果碰摔倒了,或者頭破血流,或者骨折,甚至有生命危險。這就要求我們每個人都要自覺遵守紀律。這樣,絕大部分學生會按照老師說的去做,對表現好的學生,要抓住時機表揚,慢慢地學生就把遵守紀律當成了自己的一種義務、一種責任。在他們的思想上就形成了一種自覺遵守紀律的意識,不能因為自己不守紀律而影響大家,也不能因為自己不守紀律而影響整個集體,學生的自覺性也就形成了。
四、班主任激勵學生要上心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藝術的頂峰—師生間心靈交往的和諧境界。”與學生交往,要講究藝術,要學會傾聽,與學生在一起活動,以傾聽為前提,與學生的談話更加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開展。林格也曾說:“人的根本在心靈,教育應回歸心靈的深處。”心理學研究也表明,每個人的心靈深處最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所以我們要貫徹獎勵為主,懲罰為輔的正面教育原則,反復成功的孩子會越來越好;反復失敗的孩子會越來越差。也許你的教鞭下就有瓦特;你的冷眼下就有牛頓;你的譏笑中就有愛迪生。因此在教育學生的問題上少批評、懲罰,多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肯定和鼓勵。人們都希望自己能置身在一個優秀組織,并且希望成為這個組織的優秀分子。集體性獎勵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強化學生的集體意識,而且能教育和影響每一位學生。 “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后,集體自身就能夠成為很大的教育力量。”所以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就能激勵學生,使他們不斷爭取一個又一個的成功。
學生最關心的是教師對他的看法,最大的愿望是得到教師的關心和愛護,尤其是面對問題學生時,如果能盡量發現他們的優點,然后真誠地去贊賞他們、鼓勵他們,那么你會發現,學生個個都是那么可愛、那么優秀。教育學生首先要學會“生活上知足常樂,同學之間助人為樂,學習上自得其樂,身體健康快樂”,從而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
五、用心激發學生競爭意識
競爭是一股潛在的、巨大的、任何外力都不可能達到或代替的動力。班主任應在班內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競爭活動。必須強調,這是互助、友好的競爭而不是敵視和保守的競爭。通過競爭,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上進心。其目的是為了取得共同的、更大的進步。那么,怎樣組織學生開展競爭活動呢?一是激發本班學生與外班學生的競爭意識;二是實行班干競爭上崗制;三是設立定期評價制度,對學生個人和小組的各種表現定期評價,使每個學生和小組明確近期優缺點何在,在班上居何位置,從而增強警惕性和進取心;四是建立“1+1”幫扶組(一名優生幫助一名差生、小組幫助組員等),促使差生進步,實現個人、小組與集體奮斗的目標。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神圣而偉大的工作。每一位班主任老師都是學生的引路人。我們每一位班主任老師都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在實踐中不斷學習與提高,用心工作,全身心投入,就一定能夠帶出一個班級穩定,學風濃厚,成績優異的班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