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逶
摘 要:在當今進行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恰當的情境,可以使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處于一種自主探索知識的狀態,產生一種滿足、快樂、自豪的積極情緒體驗,從而增強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習興趣。創設有效的數學情境,就是呈現給學生刺激性的有意義的數學信息,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使其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最終解決問題。
關鍵詞:初中數學;有效;情境;創設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222-01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與思想,我們在追求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效、高效、對情境的作用達到共識的今天,創設有效的情境便成了廣大教師追求的目標。但是,我們不能不對教學情境的有效性進行認真思考,還情境教學以本來面目,使情境教學真正成為促進學生學習的最佳環境。那么,我們將如何在教學中有效地創設數學情景呢?
一、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
傳統的數學學習中,以“復習—例題—習題”的模式展開教學,比較機械,學生的數學學習枯燥無味,對于數學很多學生不感興趣?!稊祵W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內容的呈現以“問題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應用與拓展”的方式展開,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再創造”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的結合起來,創設真實、自然、生動的教學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的解決問題。
可見,在數學課堂上創設一定的趣味性問題情境,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能有效加強學生與生活實際的聯系,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使學生懂得學習數學是為了更好的應用。
二、創設活動性的教學情境
活動性問題情境是指教師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設置“環環相扣,步步深入”且帶有挑戰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地進入問題情境,主動參與實踐,主動參與“問題解決”。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不斷體驗成功,在體驗成功的過程中不斷引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如為了測量校園內的一棵大樹的高度,可以嘗試進行如下的探索。
活動1:根據“自然科學”中光的反射定律,利用一面鏡子和一根皮尺,請同學們設計一個測量方案。
活動2:提供選用的測量工具如皮尺、教學用三角板、標桿、測角儀等,請你選用適當的測量工具,設計可行的測量方案。要求:
(1)寫出你選用的測量工具?
(2)簡單地畫出你的測量方案示意圖?
(3)根據你的方案記錄測得的數據并計算出樹的高度?
(4)你能設計多種方案嗎?
這種活動激起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用教師動員,學生都會主動地參與到探究的活動中去,并得到了很多優秀的測量方案。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教師在教學中如果注意聯系身邊的事物,讓學生體驗數學,并嘗到成功的樂趣,對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三、創設問題性的教學情境
創設有效教學情境,讓問題成為學生關注的焦點。所提出的問題必須具有挑戰性,讓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讓學生在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的過程中,體驗數學本身的魅力,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數學知識取材于現實生活,是實際問題的簡化和模擬。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是《課標》的重要理念,創設和學生生活情境類似的數學問題,會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更大的興趣。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活”用教材,用“活”的例題,從學的著的事物出發,通過具體形象的感知來獲得知識,使學生在樂中學、趣中學,教學效果頗佳。
如在“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教學中,創設了這樣一個生活情境:星期五下午,接緊急通知,晚上5點30分在各班教室內召開家長會,要求各家長都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不巧班里剛剛調整過座位,還未來得及畫座位表,請問:你將如何向你的父母描述自己的座位情況,以便你的父母能準確、快速地找到座位?由此引出有序實數對和坐標的概念。
實踐表明,學生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聯想思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好奇心,有效地降低學生學數學的恐懼感。學習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經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從而在新舊知識間建立聯系,并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同時也享受到數學探究的樂趣。
四、注重個體差異,創設有效數學課堂教學情境
由于家庭環境不同,經歷不同,學習基礎不同,學生在認識、情感、思維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為了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創設情境時,要特別關注以下兩點:一是學生理解課堂情境的難易適度。課堂問題提得是否適當,對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二是針對不同學生的差異進行創設。情境創設是積極有效的教學手段,是針對各類學生的學習水平而創設的實事求是情境。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標準應不同。這些不同的情境可能起到個別施教的目的。這里要特別強調的是要針對個人的學習潛能進行創設。如優生和差生的理解相同,對于差生要充分肯定,對優勝則提出期待和希望,讓他們更加努力,去爭取更大的成功。
總之,初中數學課堂有效創設教學情境,不僅能激發學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強學生樂于參與、關注活動的興趣,引導學生沉浸在探索、思維和發現的身臨其境的境界,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開發學生的智力、能力和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能力,而且還自然的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