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摘 要: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后迅速在各個學校掀起的一種有效教學形式,這種教學形式有利于減輕教師過重的教學負擔,教師的任務由硬塞知識到學生的大腦中,轉變為讓學生合作學習,共同完成教學任務,也充分調動了學生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自主探索,更讓學生在通過自主學習解決問題后,有了強烈的自豪感,從而更加喜愛數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合作學習;必要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291-01
《小學數學新課標》中明確提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作為主要形式的合作學習正風靡整個數學課堂。現在的“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同座交流”,“小組討論”都被貼上了“倡導學生合作探究”的標簽,不難發現我們的課堂中有著這樣或那樣的怪圈:明明是可以通過講解和演示等等就可以解決的,非要作出議論的樣子,烘托課堂氣氛;明明是教師無心注意的小組合作,卻要做出很關注的樣子;明明是學生還未進入狀態或是學生情趣正濃時,卻因時間問題,緊急叫停;更有甚者把合作學習當作好學生的表演,后進生的“歡樂海洋”和教師的命令式指引,其實這一切只為一句話“烘托氣氛”,實在是自欺欺人。經歷種種現象之余,我們應冷靜地思考,我們的新課改提倡合作學習,但卻因我們的認識上的不足和操作上的不當,使我們課堂中的“合作學習”這一組織形式成為了一種效率低,而且耗時間和精力的一種“花架子”。在我看來,要想提高“合作學習”的水平和效率,讓它能夠真正的作用于課堂,首先就要找到一個有價值的合作學習的內容,其次學生的參與和教師的引導要落到實處,不能搞“花架子”,不能華而不實。
一、合作學習的內涵和意義是什么?
1、合作學習的內涵:合作學習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動性學習。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的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同伴之間的合作甚至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協作。合作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有助于學生學習他人的長處,發揮自己的潛能;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
2、合作學習的意義:①合作學習強調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及學生之間的參與性。改變傳統課堂單一、被動、陳舊的學習模式,有效開發教學資源。②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合作互助意識,形成學習與交往的合作技能。③合作學習提倡“別人為我,我為別人,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學習理念,倡導團隊氛圍。
二、為什么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
1、這是新課程的呼喚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思想是“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個體的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因此,我們認為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理念應該有以下幾個觀點:①數學課程生活化。②讓學生親歷數學知識的形成。③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④教師要轉變教學的方式。⑤評價的根本是促進學生的發展。⑥重視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和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的、主動和具有個性的過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是此次課改的核心理念。同時,又指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教學中,教師應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有效的引導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真誠的與學生合作,共同創造一種新的課堂文化。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開展“合作學習”。這是時代的必然,新課程的呼喚。
2、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渴求
小學數學教育既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還要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提高與發展。它具備以下特點①小學數學是學生自己的數學,數學學習不再是單純的記憶、模仿和訓練,而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數學教師也應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②小學數學是生活化的數學。③小學數學不同于科學數學。④小學數學是大眾數學而非精英數學。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應充分挖掘教育資源,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習條件、學習情境,真正構建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
3、時代的呼吁
現代學生觀——學習的主體、各有個性的人;現代人才觀——行行出狀元、人人能成才,終身學習;現代教師角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幫助者、參與者、引導者、促進者。從這里可以看出,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主導,教師就是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讓學生個體能夠獨自或共同合作,運用課堂學習到的技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能力和水平。整個課堂教學中,師生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更好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教師把學生教會,學生要學會。師生在目標一致的學習過程中和諧共振,共同發展,因而,合作學習則為小學數學教育之必需。
總而言之,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后迅速在各個學校掀起的一種有效教學形式,這種教學形式有利于減輕教師過重的教學負擔,教師的任務由硬塞知識到學生的大腦中,轉變為讓學生合作學習,共同完成教學任務,也充分調動了學生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自主探索,更讓學生在通過自主學習解決問題后,有了強烈的自豪感,從而更加喜愛數學。
參考文獻:
[1] 張志芳.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合作學習[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22.
[2] 謝復娥.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