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四清
摘 要: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一種功能強大的高科技教學工具,電子白板技術將傳統的黑板、投影儀、電腦整合在一起,為信息技術與各學科的整合搭建了良好的平臺,解決了傳統黑板和投影演示功能難以相互結合的矛盾,豐富了課堂教學,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交互式;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394-01
一、優化導入——激發興趣
交互式電子白板讓情境創設顯得更加生動和多樣,它除了視頻鏈接、音樂播放外,還有許多更強大的功能,比如聚光燈、遮罩、透鏡等將形、色、聲、光、影等元素融合在一起,使情境創設更加形象化,更有感染力,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他們發揮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例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以往都是通過找事物中的角來引出課題。應用交互式白板的拉幕功能,把圖形藏在幕后,先露出一部分讓學生猜,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紛紛猜測并急切地想知道猜測的結果是否正確,再拉開幕布揭開圖形,逐一進行。整個過程學生興趣高漲,參與性極強,為學生創設一個和諧愉悅、輕松活潑的學習環境。
二、化靜為動——突破難點
人的思維就是形象思維在前,抽象思維在后。特別是中低年級的學生,學生對一些直觀的事物比較感興趣。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盡量用圖片、實物等,并將動與靜結合起來,通過生動有趣的畫面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就能有效地掌握知識。例如:教師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這一課時,先在電子白板上出示一架滑滑梯,說:“孩子們,我們認識了角,設計師設計了三架滑梯,哪一架的角度最合適。”說完拖開圖,下面是三個角。讓學生思考哪個角度最合適。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很快找到了最合適角度。教師順勢說:“另外兩個角為什么不合適?”生:“一個角度太大了滑下來很危險,一個角度太小了滑不動。”“你們能把它們調整一下嗎?”師故意拉長兩個角一邊的長度。學生馬上悟出角度的大小與角邊的長短無關。并紛紛指出要把兩邊靠攏或叉開些。根據學生的意思我馬上在白板上操作,讓學生初步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通過演示,變的直觀形象,學生易于理解。這樣教學,既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又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更能幫助學生建立起科學的數學概念,突破教學難點,并促進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
三、師生互動——活躍課堂
在有了交互式電子白板后,課堂中,教師可以隨時提供可任意變形且各角度數不斷顯示變化的三角形課件,讓學生親手在交互式電子白板上拖拉出不同類型的三角形,隨著拖拽,三角形各內角度數不斷變化,學生在拖動過程中觀察、交流、體驗。教師此時和學生面對面地用語言、眼神、手勢等方式與學生互動,把自己也作為一名學習者,一起度量,一起操作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興趣盎然,課堂氣氛活躍。隨著不斷拖拽三角形的頂點,三角形的形狀不斷變化,三個角的大小也不斷變化,而三角形的內角和始終不變,仍是180度。學生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研究的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任意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度。學生對此知識點有了深刻的印象,而這也正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利用交互式白將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具體、清晰,促進學生知識內化的過程。
四、動態課堂——再生資源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隨機生成的過程,期間學生表現出來的許多新的想法、新的問題是我們無法預料的,而這些無法預料的新想法往往就是課堂中互動所產生的資源。在傳統教學環境中,往往忽視教學過程中動態生成性資源,由此導致大量動態生產性再生資源流失,教師失去了用學生的觀點引領、發展課堂教學契機。交互式電子白板具有板書錄制功能,將課堂上整個教學過程采集為視頻文件,保存了課堂中的動態的生產性再生資源,且有效地支持教師使用這些資源,并成為教學活動的生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