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梅

摘 要:本文從網絡及網絡教育的特點出發,分析了高職院校開展網絡教學的重要意義;分析了網絡教學的開展給學校教學帶來的新變化、新特點;提出了幾點網絡教育的實施建議。
關鍵詞:學校教學;網絡;網絡教學;課堂教學
1 引言
網絡教育資源是指網絡資源中與教育相關的部分,包括網絡環境資源、網絡信息資源、網絡人力資源。網絡環境資源是指構成網絡教育空間的各種物理器件硬件設備等,如計算機設備、網絡設備、通信設備等,以及形成網絡正常運行空間的各類系統軟件、應用軟件;網絡信息資源則是指在網絡上蘊藏著的各種形式的與教育相關的知識、資料、情報、消息等的集合;網絡人力資源則通常包括具備或開發或建設或應用各種網絡教育資源的能力的個體,如網絡硬件結構設計、維修人員、網絡系統開發人員、網絡系統安全維護人員、教育網頁開發人員、網絡用戶等等。在這三部分資源中,網絡信息資源是核心,因為其他兩部分資源是為信息資源的建立、傳播和利用而服務的。不同于以往傳統的教育信息資源是以書籍、報刊、磁帶、磁盤、膠片、廣播、電視等為物質載體的,網絡教育信息資源是一種以電子網絡為錄存載體和傳輸媒介的數字化信息資源,具有傳遞迅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非凡特性。
2 網絡教育資源特點
網上教育活動可以在個體、群體、眾體三個層次上進行,按活動方式可分為異步教學和同步教學。同步教學具有空間上的自由度,異步教學在空間和時間上均具有很大的自由度。下表顯示可以用于支持各類教學活動的部分網絡信息工具。
網上教育的時空不限性給教學活動帶來虛擬性,現在虛擬教育已經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虛擬教育可分為校內模式和校外模式,校內模式指在校園網上開發的各種教育應用,校外模式是指網上遠程教育。可以把校內模式與校外模式有機結合起來,成為一個無縫連接新型教育系統。對于實力較強的學校來說,這種雙重辦學模式有助于進一步發揮其教育優勢,現在國家鼓勵重點院校開辦網上遠程教育是一個明智之舉。
信息時代的網絡教育由于教育主體的不同也存在差異,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是兩個相互獨立,互不交迭的教育范疇。因此高職院校的網絡教育也就有其鮮明特色。
2.1 學生主體化
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變成了認知的主體,從被動地學到主動地學,從生搬硬套、死記硬背地學到帶著任務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從按部就班的學習到自定步調自定目標的學習,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養。
而教師角色將逐步發生變化,由傳統課堂教學中的知識講授者變成信息組織、編制者,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促進者。
2.2 教學組織形式多元化
突破了傳統的"班級授課制"這種單一的教學組織形式,使個別化學習、協同學習、課堂教學、遠程網絡教學等多種形式并存,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
2.3 學生素質合理化
網絡教學的開展有利于學習者創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素質結構更為科學合理。
2.4學校開放化
傳統的"學校",是限于圍墻的學校。廣播、電視教學已經突破了這一模式,網絡教學特別是遠程網絡教學的開展更徹底改變了"學校"的概念,使學校成為開放、虛擬、社會化的學校,為全民教育和終身教育提供了條件。
3 實施高職網絡教育建設
結合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網絡教學的現狀以及開展網絡教學的實踐,以下幾點值得關注:
3.1 提高認識,大膽實踐
開展網絡教學的大勢所趨,我們面臨的是一個網絡無處不在的時代。因此,一切有可能的學校都應該創造條件開展網絡教學。在開展網絡教學的問題上,我們應少一些彷徨,大膽實踐,敢于邁出第一步,可以采取抓示范課的形式,以點帶面,重點突破,在干中求發展。
3.2 從自身找問題,自我加壓 造就高水準的教育技術機構
網絡教學的主管部門(教育技術中心)是學校網絡教學的研究者、管理者、培訓指導者和保障者,起著領頭雁的作用。教育技術中心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了網絡教學的正常開展,教育技術中心應自我加壓,潛心研究,廣泛交流,注重網絡教學的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學校領導對此應給予高度重視,為教育技術中心的研究和調研提供條件。教育技術中心才能夠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評估體系,才能實施有效的培訓和指導;才能為網絡教學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3.3 開展網絡教學的培訓與研討
網絡教育的開展,給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技術機構應對教師進行網絡教學方面的培訓和研討,內容可包括現代教育基本理論、教學設計理論與方法、多媒體計算機使用及課件的編制、多媒體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的使用、網上信息的下載、網頁設計以及網上教學信息的開發、網絡教學模式等)。
3.4 教學設計重中之重
網絡只是信息的傳輸通道,是技術手段,是教學的局部因素。網絡教學質量的高低關鍵在于融入其中的教學思想、教學策略、教學方法,這就必須要將以教學理論、傳播理論和系統科學為基礎的教學設計作為開展網絡教學的第一要素來考慮,將教學設計作為網絡教學存亡的生命線。
4 結束語
網絡教學是高職院校教育面臨信息時代的重大抉擇,網絡教學的開展給高職教學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校應積極創造條件,大膽涉足網絡教學;但與此同時,不應完全否定傳統課堂教學的優長,學校應充分發揮其特有的人文和情感氛圍,注重教學的優化設計,尋求課堂教學和網絡教學的最佳結合點,優質高效地培養能夠適應時代要求適合21世紀需要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