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紅
【摘 要】通過探究性學習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探究性思維與探究能力,因此要注重通過多種途徑為學生提供進行探究性學習的機會。高中生物新課程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要求教師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把教學育人的目光放在學生長遠的發展之上。
【關鍵詞】高中生物 實驗教學 探究性學習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29
所謂探究性學習是指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學生通過進行自主研究與探索,主動地對知識進行運用,并通過問題的解決進一步獲得知識,不僅使學生的創新能力能夠有所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得到有效提高。在學習中對知識進行重新發現并對知識進行重新組合是探究性學習的核心思想所在。對生命規律和生命現象進行研究是生物學科的主要任務,目前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生物體系和具有探索性的實驗方法,因此,如果能夠將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滲透到實驗教學中去,那么將會收到十分有效的教學效果。本人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就通過生物實驗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展開論述。
一、讓學生感受到探索的樂趣
要想通過生物實驗教學有效開展探究性學習,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感受到知識探索過程的樂趣。學習應該是一個積極主動的過程,而不應該是一個消極接受的過程,因此,在學習中學生應該積極的進行探索并實踐。知識的學習同時也是一個動態的、具有一定變化的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去親身經歷并體驗,積極主動的進行探究,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大腦中原有的知識儲備與學生新接受的知識之間發生相互作用,形成學生新的認知與觀念,并產生解決問題的新思路與新方法,提高學生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一定的措施讓學生體會到知識的產生與發展過程,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實驗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質疑
質疑是進行探究性學習的靈魂。學生只有在實驗過程中產生了疑問才能產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興趣,也只有在疑問的引導下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在生物實驗過程中,教師要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精神,要為學生問題的提出創造必要的條件,例如:教師可以精心設置一些問題,并對學生提出問題,使學生的探究激情被激發。再例如:在實驗過程中,對于學生比較敏感的一些實驗現象,教師就可以巧妙的設置一些有意義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學生邊觀察邊思考,迫切地想要得出答案,因此,學生此時進行的觀察更加仔細也更加具有目的性,提高了生物實驗的有效性,同時也有效提高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三、對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進行有效引導
高中生物教材是高中階段學生應該掌握的生物知識的精華,因此,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要充分發揮教材的重要作用。在生物教材中有很多具有很強代表性的演示實驗及學生實驗,有的實驗有很強的驗證價值,而有的實驗有很強的探究價值。這些實驗都是科學實驗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能夠給學生提供進行親自操作的機會,那么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還能夠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在實驗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際的操作能力及科學思維能力都能夠得到有效訓練,學生也能體會到科學實驗是一項十分嚴謹的工作。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的時間更是有限的,學生沒有充足的課堂時間進行探究性實驗,這就要求學生要把生物學習延伸到課外。學生要以教材為依據,以教材中的知識點為出發點,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質疑,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于一些比較簡單的實驗,學生可以通過有效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行進行實驗設計,并通過不斷努力得出實驗結果。
影響學生能否進行課外有效實驗的關鍵就在于教材,因為學生在課外生物學習過程中,教材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因此要對生物教材上的實驗引起高度重視。
四、提高實驗的探究性
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雖然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生物知識,也掌握了一些進行生物實驗的方法,但是,不可否認學生進行生物實驗的水平還不高,因而很多教師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在進行實驗設置時,往往給學生設置一些驗證性比較強的實驗,實際上這并不利于學生探究能力的提升。為了通過生物實驗有效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教師應該轉變原有的教學理念,應該相信學生,不僅要積極的組織學生做具有探究性的實驗,還要提高驗證性實驗的探究性,進而使學生更好地進行探究性學習。
學生在進行探究性實驗過程中,主觀能動性能夠被有效調動,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隨著時間的增加,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意識逐步增強,提高了學生進行自主創新的能力。
五、有效結合實驗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
想要有效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使環保意識有效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在生物教學中就需要教師能夠將生活實踐與生物教學有效結合起來,而且能夠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不斷地進行實踐。對于生活中的環境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去仔細的觀察,必要時可以進行相關的實驗,并對引發問題的原因進行探索。將生物理論知識運用于生活實踐中,尤其是用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環境問題,這使學生異常興奮,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將生物學習的空間由課堂延伸到課外,不僅對教材上的知識進行深入研究,對實際生活中的很多現象也進行深入研究,大大提高了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能力。
六、對觀察的重要性引起足夠重視
想要通過生物實驗進行探究性學習,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行探究性學習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問題的提出,在生物實驗中,只有通過仔細的觀察才能發現問題,因此,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進行培養。在實驗過程中,學生的觀察首先應該是仔細的,很多問題都是通過學生容易忽視的現象顯現出來的,可能轉瞬即逝,如果學生不能仔細觀察,很可能難以發現問題。學生的觀察應該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是有限的,因此,想要取得好的觀察效果,就必須提高觀察的目的性,對于要解決的問題進行重點觀察。
綜上所述,不管是哪一學科的學習,都需要學生具有探究精神,進行探究性學習,尤其是對于自然學科的學習,更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探究精神。只有在探究過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最大程度的被調動,學生的思維才能變的更加活躍,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要把握好生物實驗這一能夠有效促進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板塊,不斷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