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德金
(保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云南 保山 678000)
探索“一體四位”教學模式 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段德金
(保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云南 保山 678000)
教學模式改革是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要體現現代教育理念。“一體四位”教學模式的要義是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和作用,在教學中緊緊圍繞學生這個主體,努力抓好課前預習、精講理論、強化實驗和總結反饋4個環節,達成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體四位”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教學效果
以往的課堂教學,教師大多是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教學過程,帶著學生按部就班進行。學生基本處于被動地位,即使有一些自主的活動,也是在教師事先設計或限定的范圍內,為某個環節服務[1]。這種教學模式完全忽略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已不適應現代教育要求。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強調: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課堂充滿生命力,師生互動,共同發展[2]。經多年探索,我們總結出以學生為主體,緊抓教學4個環節的“一體四位”教學模式(見圖1),并取得一定成效。

圖1 “一體四位”教學模式
1.1 對象與方法
選擇我校2012級針灸推拿專業1班(對照班)和2班(實驗班)作為研究對象開展人體解剖學教學,所有學生均為全國高等院校統一招生入學,隨機分班,無顯著性差異。兩班由同一教師授課,授課學時、選用教材、考試試卷完全相同。對照班采用傳統模式教學,實驗班采用“一體四位”教學模式教學。
1.2 結果
(1)實驗班和對照班期末考試采用由教務處隨機抽取題庫試題組成的試卷,考試時間120分鐘,嚴格監考,期末成績占總成績的70%;實踐技能考核由解剖教師和實驗員在實驗室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標本、模型辨認(30個結構標志)考核,實踐技能考核成績占總成績的30%。學生成績見表1。對兩班學生考試成績進行統計學分析(見表2),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實驗班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班(P<0.05)。
(2)對實施“一體四位”教學模式的實驗班發放“人體解剖學教學效果調查問卷”,共發放55份,收回55份,要求學生對人體解剖學教學的課程設計、重難點剖析等7方面進行測評,學生滿意度較高,具體見表3。

表1 對照班與實驗班各分數段人數
表2 對照班與實驗班考試成績比較(±s,分)

表2 對照班與實驗班考試成績比較(±s,分)
班別對照班實驗班n 考試成績55 55 66.327±8.235 69.926±9.544

表3 學生對人體解剖學教學的評價[n(%)]
2關于“一體四位”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2.1 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參與教學
“一體四位”教學模式中的“一體”是指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成為學習的主人,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在探索中學會學習、掌握知識。
2.1.1 轉變觀念,突破傳統教學方式 徹底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一言堂”“滿堂灌”“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式教學方式,靈活采用分組討論、角色扮演、對話交流、實驗觀察等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主動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1.2 尊重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摒棄“師道尊嚴、唯我獨尊”的陳舊思想,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人格,激勵、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創設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做、敢爭論,在自然輕松的環境中愉快地完成學習任務。
2.1.3 加強溝通,注重與學生雙向交流 課堂交流可以是語言、眼神或者肢體上的交流。通過交流,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內容[3]。
2.1.4 開動腦筋,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不但讓學生“學會”,還要讓學生“會學”,使學生想學、要學、愛學、樂學。
2.2 以教師為主導,強化教學4環節
2.2.1 課前自學 任課教師按照人才培養方案精心備課,開課前將課程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學進度表及實驗指導等資料印發給學生,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知識的重點、難點,預先自學,在自學中發現問題,帶著問題去思考、去學習[4]。這樣,一方面能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另一方面能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自學方法,而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自學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學生受益終身[5]。
2.2.2 理論精講 教師在理論課上緊扣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精簡教學內容,突出重點、剖析難點,針對學生情況、教學內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確保收到預期教學效果。
(1)將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和臨床病例相聯系,用所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現象和臨床問題,做到學以致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利用直觀教具(標本、模型、圖片、自制簡單教具等)進行示范講解,增強教學直觀性。
(3)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歸納、總結,找出規律,區分相同點、相似點和不同點,列表比較,加深記憶。
(4)利用生動形象的描述和身體語言,巧用比喻,增強教學趣味性。
(5)靈活應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多媒體課件具有教學信息量大,集文字、聲音、圖片、動畫于一體,表現形式多樣,能夠清晰、直觀、形象生動地展示教學內容,圖文并茂等優勢,可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2.2.3 強化實驗 實踐教學是高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高職高專教育不應是大學的“壓縮版”,也不是中專的“延長版”,其培養目標是為基層、鄉鎮和社區輸送“理論知識夠用、動手能力較強”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而培養的主要途徑之一就是強化學生實踐能力。
(1)認真組織實驗課。學生做實驗,是一個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過程,因此應將實驗課與理論課同等對待,讓實驗課與理論課處于同等重要的地位[6]。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實驗,提高實踐技能和綜合素質。
①上實驗課前讓學生參與實驗準備(包括實驗材料的選擇、儀器設備的調試、藥品的配制等),使學生更直接地了解實驗流程。②讓學生輪流講解實驗原理、步驟和方法,分析實驗結果。③保證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的時間,規范完成實驗的每一個環節,訓練和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④要求學生認真書寫實驗報告,教師嚴格批改和考評。
(2)開放實驗室。為提高學生操作技能,除盡可能增加實驗課時外,還應利用課余時間和周末開放實驗室,讓學生有機會到實驗室進行操作訓練,并安排教師指導答疑,強化課堂教學效果。
2.2.4 及時總結反饋 教師在課堂上應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對學生在課堂上的不良行為及時予以糾正,對好的現象給予表揚,讓學生感覺到教師隨時都在關注他們,從而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不論是理論課還是實驗課,教師都要定期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小結(課堂小結、單元小結、系統小結等),通過提問、作業、實驗報告、小測驗等,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及時給予指導和評價。
課堂教學模式客觀地存在于每位教師的日常教學中,教師只有加強學習,不斷更新教育思想和觀念,時刻不忘“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發展,重視學生能力培養,努力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選擇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才能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求,進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7]。
[1]斯苗兒.新課程與課堂教學改革[J].義務教育,2003(90):78.
[2]張先華.先進的教育策略[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4.
[3]江建富.良好課堂氛圍的創設[EB/OL].http://www.ht88.com/downinfo/ 31686.html,2004-10-29.
[4]巴哈爾古力·吾吉.淺談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科技教育:理論版,2012(1):34.
[5]龐素英.精心使用導學案 努力構建高效課堂[EB/OL].http://www.studa.net/Education/120801/09293152.html,2012-08-01.
[6]劉婉穎.深化實驗教學改革 成就創新型人才[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3,2(11):141.
[7]郭玉蓮.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探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10):35.
G420
B
1671-1246(2014)23-00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