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慧,王麗華
(黃河科技學院醫學院,河南 鄭州 450063)
PBL教學法在婦產科護理學中的應用與思考
張艷慧,王麗華
(黃河科技學院醫學院,河南 鄭州 450063)
PBL教學法;護理專業;婦產科護理學
婦產科護理學是對婦女現存和潛在健康問題進行評估、診斷與護理,為婦女健康提供服務的一門學科,是現代護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護理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某些章節知識點具有難以理解、抽象的特點。臨床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更應該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出發,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
PBL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其注重創新思維、合作學習等能力的培養,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其創始人霍華德·白瑞斯和安·凱爾森博士給PBL下了定義:PBL既是一種課程也是一種學習方式[1]。
我校護理專業基礎課程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法,保證了基礎知識的完整性、系統性、連貫性。我們對婦產科護理學的產科病理和婦科病理章節嘗試采用PBL教學法,現總結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擇我校2010級四年制護理專業本科學生,其中1班(40人)為對照組,2班(40人)為實驗組,兩班均為女生。兩班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方面沒有顯著性差異。
1.2 教學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實驗組采用PBL教學法。PBL教學法具體實施過程如下:(1)分組:每組8人,共5組,每組選一位小組秘書。(2)設計典型病例:病例既要反映疾病癥狀的典型性,又要涉及生理、病理、解剖、人文、環境等因素,不再是單一的直接的病例模式。(3)提出問題:從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出發,由學生依據護理程序提出問題。(4)收集資料:指導學生仔細閱讀病例,針對問題查閱教材、利用學校圖書館進行文獻檢索,制作PPT發言稿。(5)討論發言:每次發言以一個小組為中心,以此類推。中心小組發言完畢,其余小組加入討論,對于達成共識的問題不再重復,重點討論有不同意見的問題,最終達到共識。(6)教師總結:教師在總結時要做到簡明扼要,重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對于意見不能統一的問題,鼓勵學生提出異議,而不是簡單地給予解答或否定。
2.1 筆試
采用閉卷形式,試題從學校婦產科護理學試題庫隨機選取。試卷由單選題(30分)、多選題(10分)、填空題(20分)、簡答題(20分)和病例分析題(20分)5部分組成。兩組試卷相同,考試時間均為100 min,具有可比性。
2.2 標準化病人病例考核
選用異位妊娠標準化病人,讓兩組學生按護理程序進行病例分析。
2.3 教學評價調查
通過問卷調查、座談會的形式了解實驗組學生對PBL教學法的評價,并整理分析。
2.4 統計學方法
(1)實驗組在知識的記憶和掌握方面與對照組無顯著性差異,在多選題、簡答題及病例分析題上得分優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在不同題型上的得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在不同題型上的得分比較(±s,分)
組別 簡答題 病例分析題對照組實驗組P值單選題 多選題 填空題21.50±3.12 26.17±2.52 0.11 4.00±1.00 7.00±1.00 0.02 15.16±1.25 16.50±1.50 0.30 14.17±1.04 19.16±2.02 0.02 12.66±1.53 19.50±2.18 0.01
(2)在標準化病人病例考核中,實驗組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尤其在人文護理方面,如禮貌用語的使用、與標準化病人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均優于對照組。
(3)90%的學生認為PBL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自學能力,增進學生間的交流,加強團隊意識,鍛煉評判性思維。但有70%的學生認為PBL教學法學習任務過重,感覺壓力過大,希望教師對課程的部分章節采用該教學法。
4.1 教師轉變觀念,克服懶惰心理PBL教學法的推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觀念的轉變。很多教師已經完全適應傳統的“一本教材,一本教案,一個講臺”
的“填鴨式”教學方式,課上課下與學生的交流完全取決于教師個人興趣。PBL教學法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積累專業知識,熟悉學科前沿,這使得那些思想守舊或者不愿投入過多精力的教師不能接受。為此,幫助教師突破傳統教學方式就成了PBL教學法推廣的首要任務。我校在推行PBL教學法之前讓教師去兄弟院校學習,如2010年派相關教師去上海第二軍醫大學護理學院學習PBL教學法,然后再對本校教師進行培訓。PBL教學法的推行要循序漸進,先由教學理念先進的教師進行嘗試,在總結經驗和吸取教訓的基礎上進行推廣。
4.2 遵循護理程序,提高學生臨床思維能力
經典的PBL教學法是教師根據病例提出問題,這樣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但PBL教學法的主要目的是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為了讓學生將直線思維轉變為臨床思維,我校在進行PBL教學時,將問題的提出交給學生,讓其依據護理程序進行提問。學生面對病例時會先考慮疾病診斷,然后根據病名提出疾病概念、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處理原則和護理要點。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思維發生了變化,知道了如何接診,根據病史進行護理評估,作出護理診斷,制訂護理措施,進行護理評價以及健康教育。此外,我們還要求學生根據病例提出關于醫患關系、醫護關系、護理倫理、職業道德等人文社科類問題。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又提高了其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4.3 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由于PBL教學法的全面實施需要大量的經費投入、充足的教學場地和硬件設備、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先進的圖書館、先進的網絡技術等條件,加上PBL教學中講授的知識結構不夠系統、連貫,學生學習負擔重等問題,目前難以全面開展。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婦產科護理學在教學中宜采用多媒體教學為主的多種教學方法,如女性生殖系統解剖可用模型演示法,或讓學生動手制作模型,使其充分體會“做中學、學中做”的樂趣,教學效果良好;女性生殖系統生理可采用傳統教學法,以講授為主;妊娠期、分娩期、產褥期婦女的護理宜采用圖片展示,播放相關視頻或情景模擬等方法,將抽象、難理解的內容具體化;病理產科及病理婦科適合采用PBL教學法。這樣既豐富了課堂教學手段,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習變成了一件快樂的事情。
4.4 改革考核方式,促進PBL教學
傳統的考核方式容易讓學生產生平時不好好學,只要考前背背也能考出好成績的思想,存在知識掌握不扎實,考完很快遺忘的缺點。與PBL教學法相適應的考核方式是根據每次討論學生發言的次數、質量及復習情況、書面報告進行綜合評估,從基本概念、解決問題能力、方法、思路等方面考查,在一個學習模塊結束后,開展客觀性臨床技能考核(OSCA)、病例分析考試等。這種分散的主題考試和最終的綜合考試相結合、主觀和客觀、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評價體系,能夠科學地評價教學效果,也推進了考試制度的改革[2,3]。
雖然PBL教學法在教學理念、教學效果等方面都優于傳統教學法,但根據我國教育與經濟現狀,一味照搬PBL教學法也是不可取的。因此,如何使PBL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法相結合,還需要我們去探索和實踐。
[1]黃親國.對洪堡原則的再審視[J].教育與現代化,2004(2):3-6.
[2]Newman M.Researching the efectiveness of PBL[J].Med Educ,2001,35(2):183.
[3]Dodds A E,Osmond R H,Elliott S L.Assessment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the role of the tutor[J].Ann Acad Med Singa.pore,2001,30(4):366-370.
G424.1
B
1671-1246(2014)23-00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