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艷
(涇川縣婦幼保健院,甘肅 平涼 744300)
68例護理差錯原因分析及對策
張麗艷
(涇川縣婦幼保健院,甘肅 平涼 744300)
目的 針對我院護理差錯發生的原因,采取相應護理管理對策,最大限度降低差錯發生率,確保醫療護理安全。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發生的護理差錯類型、原因,對相關文獻資料進行整理、總結,并制定相應整改措施。結果 白天是護理差錯發生的主要時間段,低職稱護士是護理差錯發生的主要人員,查對不嚴和違反操作規程是護理差錯發生的主要原因。結論 預防護理差錯是提高護理質量、保證護理安全的一項重要工作。
護理差錯;原因分析;護理質量
護理差錯是指護士在治療和護理過程中,因責任心不強、不按照操作程序工作或因查對不嚴打錯針、發錯藥等而給患者身心健康帶來不良影響、痛苦,但未造成死亡和殘疾。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護理服務范圍不斷擴大,護理服務項目增多?;颊呒捌浼覍俜捎^念和維權意識的增強,對醫療質量、護理質量、服務質量等都提出了較高要求,要求護理人員轉變服務觀念,提高護理質量,切實做到“以患者為中心”??刂谱o理差錯的發生是提高護理質量、保證護理安全的一項重要工作。本文對我院近4年的護理差錯予以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
采用回顧性研究方法,統計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報的護理差錯事件,得出根據護理差錯分級標準定性的各類護理差錯68例,現對其發生原因、性質等進行分析。
2.1 護理差錯主要責任人職稱(見表1)

表1 護理差錯主要責任人職稱分布
本組資料顯示,護士護理差錯發生率明顯高于護師及主管護師。
2.2 護理差錯發生時間(見表2)

表2 護理差錯發生時間分布
本組資料顯示,上午是護理差錯發生的高峰時段。
2.3 護理差錯原因分析(見表3)

表3 護理差錯原因分析
本組資料顯示,查對不嚴是發生護理差錯的主要原因。
(1)護理差錯的發生與護士資歷有關。不同職稱護士護理差錯發生率差異有顯著性。表1顯示,護士的護理差錯發生率明顯高于護師及主管護師,說明護理差錯的發生與護士專業知識欠缺、技術水平不高有關。
(2)白天事務性工作多是發生護理差錯的客觀因素。由表2可知,發生在白天的護理差錯共有61例,占89.7%。原因是白天各種護理治療集中,同時要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接待等,工作多,容易疏忽。
(3)護理操作不規范,執行不嚴格。表3顯示,因“三查八對”不嚴格引發的護理差錯占57.4%。護士在工作中只知道喊口號,不注重實質的護理安全,導致給患者輸錯液體或發錯口服藥,該執行的醫囑未執行,該停的醫囑未停,醫囑查對時用習慣思維去處理。
(4)觀察不仔細,責任心不強。如表3所示,因工作不認真、責任心不強發生的護理差錯共10例,占14.7%,主要有轉抄醫囑時漏抄、錯抄,打錯針、發錯藥,不按規定時間巡視病房,對患者的詢問不耐煩,該做的工作不做,該解釋的沒解釋,交接班不嚴格,未及時發現病情變化。
(5)臨床帶教不嚴。表3顯示,因帶教不嚴發生的護理差錯占7.4%。由于帶教教師除了承擔實習護士的臨床帶教工作外,還要分管患者,缺少足夠的時間指導實習護士進行臨床護理實踐,有些帶教教師把實習護士當做替自己工作的幫手,讓實習護士獨自完成護理操作,這樣很容易引發護理差錯。
(6)業務不熟,護理專業知識掌握不夠。表3顯示,因專業知識缺乏導致的護理差錯占5.9%。低年資護士對藥物劑量、用法、藥理作用等知識掌握不夠,缺乏思考和必要的警惕性,盲目執行醫囑,易發生護理差錯。
(7)管理不嚴。由于醫院護士短缺,護士長常忙于頂班及日常事務性工作,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投身管理,導致護理管理工作有所松懈。
4.1 成立醫院質量管理委員會
規范差錯事故處理程序,強化制度管理,制定獎懲細則,嚴格獎懲措施,加強護理自查,發現差錯事故及時上報。
4.2 加強護理安全培訓
違反工作流程是護理差錯發生的主要原因,故在對護士進行培訓時應強調遵守工作流程的重要性。將培訓工作中的關鍵進行改造優化,實施規范化培訓[1]。將護理安全內容按專題分類進行“護士安全準入”培訓,實施護士安全準入制[2],除講解護理安全的常見類別、原因及對策外,還應重點講解護理差錯實例,采用“根本學習分析法”[3],深入分析發生護理差錯的原因,教會護士預防護理差錯的發生。
4.3 加強崗位素質、責任心教育
護理人員應具備較高的業務素質和職業責任感,加強崗位素質和責任心教育、增強法律法規學習、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是避免護理差錯發生的前提[4]。要求護士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強化工作責任心,對患者做到“五心”,即熱心、誠心、細心、精心、關心。在班期間思想集中,精力充沛,努力做好各項護理工作。
4.4 嚴格制度落實,認真執行查對制度
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是加強質量管理的重要環節。必須嚴格執行交接班和查對制度,注射、服藥、治療前中后經兩人查對方可執行。對危重、需特殊檢查和治療的患者要進行床頭交接班,特殊用藥重點交班,轉抄醫囑實行對、抄、勾和兩人核對醫囑制度,一般不執行口頭醫囑,必須執行時應做到聽、問、看、補,即聽清醫囑,聽后再問一遍,看清藥品,及時補寫并轉抄醫囑。
4.5 重視人才培養,提高業務素質
加強在職護士培訓,更新護理知識,拓寬知識面,提高專業技能。護士除熟悉本專業知識外,還應掌握必要的新知識、新技術,了解本專業國內外研究進展。有研究表明,發生各種護理差錯的主要為中專學歷護士,占80%以上,同時護士和護師發生差錯的比例高于主管護師,這充分說明業務水平的提高及操作技術的熟練是消除護理差錯隱患的主要因素[5]。
4.6 合理排班是保障護理安全、減少護理差錯的主要方法
彈性排班是在護士緊缺情況下的一項有效措施。排班時應注意人員配備,老、中、青護士和高、中、低職稱護士搭配上班。此外,醫院管理者應重視護理工作中支持系統的完善、規范,真正“把護士還給患者”。
4.7 合理的人員結構是保證帶教質量的前提
一方面,選擇德才兼備的護士任教,加強對臨床帶教教師的培訓及考核,不斷提高帶教教師自身素質,同時在實習過程中做到定人帶教,操作時放手不放眼,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另一方面,實習護士到院后,及時為其介紹醫院環境、規章制度、實習要求并進行醫德醫風、服務態度、護士素質修養及職業道德培訓,嚴格遵循護理操作規范,執行“三查八對一注意”制度,確保護理安全。
4.8 充分發揮護士長的管理作用
護士長的工作應做到月有計劃、周有安排,對本病區的工作內容、危重患者的治療情況及護士動態要做到心中有數,每天通過“四查”,即查醫囑處理情況、護士交班情況、危重患者護理情況及各種護理記錄情況來發現差錯苗頭并及時處理。要有針對性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注意觀察影響護士治療操作的4種情緒,即工作緊張時的急躁情緒、處理外來干擾時的不良情緒、受到批評后的抵觸情緒、過度疲勞時的松懈情緒,以便有的放矢,因勢利導[6]。
護理工作中護士稍不留意和違反操作規程就會造成差錯事故,引起糾紛。護理差錯的發生,不僅給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身心傷害,也加重了護士的心理壓力,甚至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和經濟賠償責任。因此,護士在工作中應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和操作規范,強化法律意識,努力學習業務知識,提高自身修養,以嚴謹的工作態度、精湛的技術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防止護理差錯發生,提高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王永平,徐海紅,邊亞濱,等.新護士培訓流程再造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3):68-72.
[2]胡德英,劉義蘭,許妮娜,等.綜合護理安全管理措施在外科病區的實施[J].護理學雜志,2012,27(8):58-60.
[3]鄒麗娟,常辰嬋,王慕華,等,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手術室輸血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2,27(14):6-7.
[4]沈麗萍,金萍.護理缺陷的原因分析及管理措施[J].河北醫學,2001,6(7):557-559.
[5]袁艷玲,胡彩萍,孟虹,等.護理差錯原因剖析與防范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11):3-4.
[6]賴國香.護士在減少護理差錯中的作用探討[J].四川醫學,2005,6(26):698.
R197.323
B
1671-1246(2014)23-0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