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蘭,周雪玲,蔡 蕾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廣東 廣州 510630)
瑞素在結直腸癌患者術前腸道準備中的應用
何曉蘭,周雪玲,蔡 蕾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廣東 廣州 510630)
目的 研究腸內營養制劑瑞素在結直腸癌患者術前腸道準備中的應用,探討瑞素與傳統流質飲食比較有何優勢。方法 選取結直腸癌患者60例,隨機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0例。試驗組術前3天起,以腸內營養制劑瑞素替代傳統流質飲食,對照組術前3天開始進食傳統流質飲食。觀察兩組患者灌腸次數、腸道清潔度、術后排氣時間,檢測兩組患者術前3天和術后第一天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血紅蛋白水平。結果 試驗組患者平均灌腸(4.85±3.74)次,對照組為(6.23± 2.85)次。試驗組腸道清潔優良率為60.0%(18/30),對照組為33.3%(10/30)。試驗組術后排氣時間為(68.20±9.56)h,對照組為(76.20±9.05)h。對照組營養學指標術后第一天較術前3天明顯降低;兩組術后第一天營養學指標比較,對照組低于試驗組。結論 以口服瑞素進行術前腸道準備是一種簡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腸內營養;結直腸癌;術前準備
結直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在我國位于惡性腫瘤的第三位,發現時多處于中晚期。惡性腫瘤是一種消耗性疾病,結直腸癌患者術前均需進行常規腸道準備,進食無渣、易消化的流質飲食,服瀉藥或灌腸以清潔腸道。目前,傳統的流質飲食是米湯、粥、肉菜湯等,提供給患者的熱量、蛋白質和維生素等遠不能達到機體每日所需,因此,營養不良和細胞免疫功能減退是結直腸癌患者常見的問題[1,2]。近年來,腸內營養技術發展迅速且日趨成熟,由于其全面、均衡,符合生理特點,可以維持胃腸道結構與功能的完整性,改善負氮平衡等優點,越來越受到醫學界的推崇[3]。因此,我們前瞻性地比較觀察了應用腸內營養制劑瑞素與傳統流質飲食患者的灌腸次數、腸道清潔情況、術后排氣時間及營養學指標,進而探討瑞素在結直腸癌患者術前腸道準備中的意義。
1.1 研究對象
2013年3—12月,我科共收治60例結直腸癌限期手術患者,術前均經病理證實,腫瘤可行根治性切除。所有患者肝、腎功能正常,術前無胃腸道梗阻情況,無嚴重營養不良,術前未行放、化療。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齡42~77歲,平均(62.7± 4.9)歲。將入選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即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腫瘤部位、術前營養風險篩查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制劑 瑞素為淺灰黃色至淡棕色含有固體混懸物的乳劑,為復方制劑,營養全面,組方合理[4]。500 ml瑞素含蛋白質19 g、脂肪17 g、碳水化合物69 g,以及豐富的硒、鐵、鉬、鎂、鋅、鈣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A、B、C、D3、E、K1,供給能量2 100 KJ。其滲透壓為250 mosm/L,不含膳食纖維,可用于胃腸道疾病患者結直腸檢查、手術準備期間,也可用于術后營養支持。
1.2.2 方法 試驗組手術前3天起,每日以瑞素2 000 ml替代傳統流質飲食,分4~6次口服,禁食其他食物,但可自由飲水或湯汁。對照組采用傳統方法進行腸道準備,即手術前3天起,進食傳統流質食物(米湯、粥、肉菜湯等)。兩組患者均同時口服鏈霉素和甲硝唑片,術前12 h禁食,口服“和爽”(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一袋,術前晚清潔灌腸。
1.2.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患者術前晚清潔灌腸次數以及術后肛門或造口排氣時間。腸道清潔程度由手術醫生(單盲)依據切開腸腔所見內容物評估[5]。優:腸腔內僅見腸液,且腸道不脹氣;良:腸腔內偶見極少量糞便;一般:腸腔內見少量糞便,可伴腸脹氣;差:腸腔內殘留明顯糞便,伴腸脹氣。
分別于腸道準備開始時(術前3天)和術后第一天檢測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血紅蛋白。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行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1 臨床觀察結果
記錄手術前晚清潔灌腸至滿意標準(灌腸液清亮,無糞渣)時的累計灌腸次數。試驗組大多數患者灌腸5~7次,而對照組多為6~9次。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
依術中手術醫生切開腸腔所見評估腸道清潔程度。試驗組腸道清潔優良率為60.0%(18/30),對照組為33.3%(10/30),兩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
試驗組術后排氣時間為(68.20±9.56)h,對照組為(76.20± 9.05)h,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觀察結果比較(±s)

表1 兩組臨床觀察結果比較(±s)
組別 灌腸次數(次) 術后排氣時間(h)試驗組對照組χ2值P n 腸道清潔優良率(%)30 30 4.85±3.74 6.23±2.85 4.333<0.05 60.0 33.3 4.29<0.05 68.20±9.56 76.20±9.05 3.941<0.05
2.2 營養學指標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手術前后營養學指標比較(±s,g/L)

表2 兩組手術前后營養學指標比較(±s,g/L)
項目 術前3天 t值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紅蛋白組別試驗組對照組試驗組對照組試驗組對照組術后第一天36.98±1.27 37.28±1.46 265.78±16.58 259.98±17.05 123.88±12.67 124.45±11.73 36.17±1.23 35.12±1.84 236.82±17.94 219.14±15.26 120.96±13.87 108.99±10.36 1.247 4.458 0.612 3.869 0.487 3.847
兩組腸道準備前各項營養學指標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試驗組術后第一天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紅蛋白值較術前3天有所下降,但差異無顯著性(P>0.05)。對照組營養學指標術前3天與術后第一天差異有顯著性(P<0.05),術后較術前明顯降低。兩組術后第一天營養學指標差異有顯著性(P<0.05),對照組較試驗組低。
結直腸癌患者術前已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和營養不良,傳統流質飲食、手術創傷等打擊,及術后的高分解代謝狀態,均會加重其營養不良[6]。營養不良會進一步降低機體的應激能力、愈合能力及免疫功能,導致術后各種并發癥發生。
對照組術后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較術前明顯降低,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也說明傳統腸道準備方式應用于結直腸癌患者時存在弊端。因傳統流質飲食不易控制也不易計量,即使較為準確地控制了流質飲食的量,也不能精確計算出每天攝取營養的量。試驗組應用瑞素代替傳統流質飲食,瑞素為完全腸內營養液,含有人體所需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因其不含有膳食纖維,所以是一種營養完全、均衡的腸內營養配方,其口味似豆漿,患者容易接受,可直接飲用。試驗組術后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較術前雖有降低,但無顯著性差異(P>0.05),進一步與對照組比較,則均有明顯提高,差異有顯著性。同時試驗組術后排氣時間也明顯縮短,說明瑞素能提高患者手術前后的營養狀況,減少并發癥發生。
腸道準備是結直腸癌術前準備的必要環節,是確保手術成功、防止并發癥的關鍵,目的是清除腸道糞便,減少腸道內細菌數。傳統的術前口服瀉藥可導致腸道內大量液體和電解質丟失,引起水電解質紊亂。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術前灌腸次數明顯少于對照組,減輕了患者多次灌腸的痛苦,且腸道清潔優良率高于對照組,更有助于降低切口污染的危險性。以上研究結果均說明結直腸癌患者以瑞素行術前腸道準備,既能保證良好的腸道清潔度,又減輕了護士工作量。
綜上所述,以口服瑞素進行術前腸道準備是一種簡便、安全、有效的方法,與傳統流質飲食比較可明顯改善患者手術前后營養狀況,減輕護士工作量,值得推廣。
[1]Cohen J,Lefor A T.Nutrition support and cancer[J].Nutrition,2001,17(7):698-699.
[2]Hullnlann M B,Cunningham R S.Importance of nutritional screening in treatment of cancer related weight loss[J].Lancet Oncol,2005,6(5):334-343.
[3]仲月霞,劉喜文,宋德根,等.急危重患者胃腸功能衰竭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2):80.
[4]趙素斌,谷俊霞,張憲斌,等.胃腸道術后瑞素早期腸內營養的應用[J].腸外與腸內營養,2003,10(3):134-136.
[5]羅蘭,王為忠,管文賢,等.腸道水療儀用于結直腸術前準備的臨床觀察[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4,25(3):258-260.
[6]彭法才,劉烈文,方慧瑾,等.胃切除術后早期腸內營養滴注的臨床觀察[J].實用癌癥雜志,2014,29(2):188-190.
R735.3+7
B
1671-1246(2014)23-01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