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智紅
(廣東培正學院 外國語學院,廣東 廣州 510830)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作為提高我國高校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之一,取得了很多階段性的成果。其中,對培養學生基于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的探索有了很大的發展,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筆者認為:自主學習有三大要素構成,即學習者、教師和學習環境。我們根據學校自主學習的實行情況,圍繞這三個要素,從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方面的作用和學校為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所提供的設施這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
Holec(1981)強調自主是“對自己學習負責的一種能力”。[1]Benson(1997,2005)認為,自主學習可以簡單定義為在學習管理、認知過程和學習內容這三個層面上對于學習的自我控制能力。[2]因此,自主學習是學習者按照教師的指導,借助現代教學設備和媒體,自行確定學習目標、學習的具體內容、學習時間和地點等的自覺的學習行為。大學英語自主學習主要是由教師指導的學習自主,學習者作為主體,有意識地進行一切學習活動;同時,教師的傳統角色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指導者的作用貫穿自主學習的整個過程;現代教學媒體設備、語料庫和教學軟件等為學習者提供了自主學習的外部環境,學習者、教師和外部學習環境構成了影響自主學習成效的三大要素。
自主學習是一個各方因素相互關聯的能力培養系統,其三個構成要素——學習者、教師和學習環境的情況如何深刻影響了自主學習的成效。
1.學習者:作為自主學習的主體,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直接影響了自主學習的效果和結果。影響學習者自主學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相當復雜的,既有學習動機、學習策略等內在因素,也有社會、文化和家庭等外在因素。對學習者而言,學習動機、學習策略是最主要的影響因子。
(1)學習動機包括實現某個目標的愿望、為了實現該目標所做的努力以及對任務完成情況的滿意度。[3]學習動機有工具型動機和融合性動機兩種。前者是把英語作為工具使用,比如學好英語通過各種考試、獲得文憑或者找一份待遇好的或有前景的工作。后者則兼具工具型動機和其他動機,如出于興趣或其他目的學習英語,以便更深入了解英語國家的政治、歷史、文化等。無論哪種動機,都有利于提高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但融合性動機能對學習英語保持更為持久的興趣。
(2)學習策略往往跟學習者個人愛好和性格有關,是學習者后天習得的能力,部分地反映了個人的偏愛。學習策略包括元認知策略和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是學習者理解學習目標、確定學習計劃和內容,實施具體計劃和步驟,開展自我監控和評價等。而認知策略是能理解和運用具體方法,比如閱讀中的略讀、尋讀技巧、段落主題句的定位和概括能力,聽力理解中的抓住關鍵詞、關鍵句的方法等等。
2.教師:教師在自主學習中的教學理念是讓學生學會如何學,而不是學什么,即教給學生一定的學習策略,引導學生的具體學習過程,讓學習者對學習進行自我監控。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選擇適合學生實際水平和現實需要的教學內容,開展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做到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在自主學習中,師生相互討論和學習,共同受益,培養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教師的作用是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3.學習環境:學習環境是自主學習的物質基礎和必要條件,主要有開展自主學習必不可少的硬件設備,網絡教學管理,支持自主學習的軟件、語料庫或課件三方面。網絡自主學習的硬件設施有電腦自習室、語言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及輔助設備、自主學習平臺等。它是網絡自主學習的物質保證,能確保自主學習順利進行。網絡教學管理是在教師、學生和網絡管理人員之間建立聯系并協調三者之間的關系,解決網絡平臺運行中出現的問題,提高和改進平臺的使用功能,通過協調創造方便快捷和安全的網絡運行環境,建立有效的監控體系,高效有序地開展網絡自主學習。自主學習軟件、語料庫或課件是進行自主學習的基本資源,軟件的性能、語料庫的豐富程度和課件的質量都會影響自主學習的成效。設計嚴謹和系統化的課件內容能夠突出重點、難點,加強各種知識點的關聯度,使課件更加實用,課件功能更加開放和可持續性發展。
下面,筆者將針對這三大要素,論述大學英語網絡自主學習的現狀,實事求是地評價自主學習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意見和建議,總結經驗,期望更好地開展網絡自主學習。
1.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評價
本研究對本校大學新生的調查表明,大學新生剛結束緊張的高中生活進入大學,自主學習能力弱,遠遠達不到自主學習的要求和標準,主要表現在
(1)學習動機不強,許多大學新生認為大學就意味著自由,故而放松了學習。實行自主學習之后,對英語學習更是抱著應付的態度,平時能拖就拖,一到考試就臨時抱佛腳。有的學生即使有學習動機,大多是工具型的動機,并且缺乏持久性,往往“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2)缺乏學習策略,特別是元認知策略,不懂得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學習目標,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更談不上如何運用策略一步步完成預定的學習任務。有的學生只知道某些方面做錯了,但不知道錯在哪兒,如何糾正?這其實跟學生元認知策略中的反思能力缺乏有很大的關系。
所以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存在的這兩方面不足,確定自主學習必須要達到的兩個基本目標是保持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動機,進行有效的策略培訓,幫助學生獲得正確的學習策略。
那么如何才能培養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機呢?教育工作者已經普遍認識到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自我激勵。教師用淵博的知識、靈活的教學方法和自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讓學習過程充滿樂趣,引導學生有興趣地學習,同時利用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并肯定學生已取得的成績,用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激勵學生,保持和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
而有效的策略培訓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的有效途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要有計劃分步驟地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很多研究表明,大部分有效的策略培訓是直接的,即明確告訴學生某個策略可能是有幫助的,并教會學生如何使用,如何轉移到新語境中。[4]也就是說,教師直接展示和示范要訓練的策略,讓學生了解具體的操作方法,再要求學生進行訓練和擴展訓練,并評估結果。在學習策略培訓中,培養學生具備元認知策略對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顯得尤其重要。具備了元認知策略的學習者,不僅能有效地進行英語課程的自主學習,甚至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具有指導作用。其中反思能力的培養是培訓的難點,必須教會學生在實踐中養成反思的習慣,通過反思才能認識到自己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缺點和問題,才能及時調整學習策略,學習的效果才能顯現,并長期起作用。所以反思很重要,它能有效提升自主學習的各項能力。
2.教師作用評價
本校實行自主學習以后,首先培訓教師掌握多媒體、網絡等現代科技,確保英語教師具備自主學習所需的技術要求,能熟練操作電腦、自主學習網絡平臺及其應用軟件。
其次,開展教研活動,通過集體討論,澄清教師對自主學習的種種誤解,明確教師在自主學習中所承擔的任務和角色,鼓勵教師革新教學方式。在本校一年的自主學習實踐中,廣大英語教師普遍認識到以學生為中心的新教學模式的優勢,在實踐中采取了一系列的具體方法進行教學改革嘗試。在自主學習平臺開展了基于任務的、探究型或問題解決型的合作學習。在本校開展的每周二學時的自主學習時間里,教師根據授課內容和進度,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布置任務或問題讓學生自主學習,在公共論壇或信息公告等模塊發帖,通過師生、生生互動交流信息、觀點,促使學生養成思考的習慣,結合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完成自主學習內容的同時,不斷創新教法,擴大教學內容和范圍,并與英語文化教學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盡可能地擴大學生的視野,教會學生自行查找資料、獲取信息,并對之進行判斷與反思,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教師逐步完成了從傳統角色到新角色的轉型,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
目前存在的問題是:(1)還要進一步提高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廣大教師對自主學習的緊迫性和必要性缺乏深刻的認識,很有必要在教師中開展自主學習方式的大討論,把自主學習模式與以往的學習方式作比較,從比較中讓教師充分認識到自主學習的優勢,讓教師自覺能動地實施自主教學;(2)雖然創造了新模式教學的條件,提出了具體的方法和要求,但由于自主學習開展的時間還很短,教師還需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教師的新教學法還不成熟,特別是找到適合教師個性特點的特定教學方式尚需時日;(3)學校還沒有制定統一的指導教師自主學習的量化指標,也沒有提出一些可供實踐操作的指導細則,基本上是教師各自為陣,分頭行動,沒有形成統一的管理,這顯然不利于整體提高教師在自主學習中的作用,也不利于教師對自主學習的指導。因此,本校今后要加強這些方面的政策和方向指引。
3.自主學習環境評價
學校從2008年起就開始籌備自主學習網絡平臺,經過3年的測試和試運行,形成了網絡自主學習的一整套框架:學校提供網絡自主學習教室等配套設備;自主學習平臺由服務商提供軟件和一部分的課件,并提供技術支持,對平臺進行維護和更新;學校有網絡技術人員專職管理;獨立開設自主學習課程,每周二學時,由大學英語專職教師負責具體實施;有2000多名大學新生為參與對象,在為時一年的英語強化中實行英語網絡自主學習。
框架的形成只是保證了自主學習的基本條件,要高效有序地開展自主學習,還需要做更多更細致的工作。自主學習的設備條件還須大力改善和提高。
(1)目前,自主學習平臺的技術支持還遠未盡如人意。網速太慢,上網困難;學生宿舍的網絡容量不夠,大批的音頻和視頻文件打不開;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缺少及時的反饋,正確答案不能在答完題后及時顯示等都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同時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網絡管理還須進一步系統化和制度化,目前已經制定了自主學習管理規定和實施細則,明確規定了教師職責和學生的任務以及網絡監控辦法,但沒有成立專門的網絡學習研究小組,采取積極措施解決實際問題;缺乏統一的信息反饋渠道,對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往往不知找誰解決、如何解決。教師、學生、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沒有形成上下有序的信息反饋機制。
(3)課件內容和模塊功能有限。表現在:網絡課件內容不夠豐富,形式比較單一,缺乏聲像圖文并茂的學習材料;各模塊功能還未發揮應有的作用。目前常用的是作業模塊和考試模塊。在作業模塊,教師布置、批改作業和對作業進行跟蹤分析等。考試模塊則由教師完成試題庫抽題、試卷評閱等工作,但信息公告和公共論壇等模塊卻使用很少。
因此,我們希望能夠就平臺和軟件技術更新、網絡教學管理和課件及模塊功能做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力圖逐步解決問題。
本文主要探討了大學英語網絡自主學習的三大影響因素,從學習者自主學習的現狀、能力、教師作用和外部網絡學習環境的建設情況及其存在的問題進行論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影響網絡自主學習的這三個要素在自主學習中起了關鍵的作用,它們是進行自主學習的先決條件,同時這三個要素的情況如何直接影響了自主學習的成效。
網絡自主學習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無論對學生還是教師都是一種挑戰,廣大師生要以開放的思想、積極的態度,敢于創新、勇于實踐,面對變革,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在改革發展中真正實現 “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意識、能力之現代教育的根本目標,[5]從而使學校教育做到“以學生的發展”為最終的教學目標。
網絡自主學習實施時間很短,在建設過程難免出現問題,對管理部門而言也是一種挑戰。學校各級管理部門要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對待自主學習中出現的各類問題,采取切實措施解決實際問題。筆者希望在各方大力支持和努力下,網絡自主學習一定能夠迎來發展的春天,經過辛勤耕耘,收獲累累果實。
[1]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2]何蓮珍.中國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路徑之探索[A].外語界,2011,(5):18.
[3]何蓮珍.自主學習及其能力的培養[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4):287.
[4]鄭玉琪,陳美華.試論“后方法”時代的英語教學[A].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10):34
[5] 束定芳.外語課堂教學新模式芻議[A].外語界,2006,(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