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群,周麗霞,趙建平,祖 嶺
(黑龍江大學 信息管理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80)
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始于1991年,經過20余年的發展,現在己經擁有39類專業學位[1],其中包括圖書情報專業碩士(MLISMaster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目前國內對MLIS的定位并沒有完全統一,以南開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為代表的一派認為MLIS是研究生新型培養模式,目的是完善圖書情報人才培養體系,提高人才培養質量[2];以武漢大學為代表的一派認為MLIS是一種和學術型學位不同的學位,在培養模式、培養目標和核心知識上都有差異[3],更強調MLIS的職業特征。兩種觀點略有不同,但專業取向都是面向就業。
我國MLIS從2011年開始招生,專業學位授權點共有18所院校,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云南大學等8所院校擁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其他10所院校擁有碩士學位授予權。除黑大、山大、河北大學外,其他15所高校均為211院校;人大、北大、南開、華東師大、南京大學、山大、武大、中山大學、川大、吉大等10所院校為985院校。三年來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從2011年的160人左右到2013年950人以上,體現了這一專業學位的勃勃生機。
全國圖書情報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圖書情報碩士專業學位基本要求》中指出,圖書情報碩士專業學位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掌握扎實的圖書情報專業知識和技能,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和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具有綜合運用管理、經濟、法律、計算機等知識解決圖書情報工作實際問題能力,適應社會信息化和國民經濟建設需要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專門人才[4]。
我國MLIS還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一些問題。目前的課程設置同學術學位區別不大,《圖書情報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試行)》對公共必修課、專業核心課、專業選修課和專業實踐課的學分做了明確的要求,卻扼殺了各培養單位在學位建設上的特色;MLIS培養相關資源不夠完善。如校外導師的選聘標準、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培養目標及培養模式的構建等都有待進一步完善和豐富。
本文作者認為,針對MLIS教育中存在問題及MLIS培養目標,學生應接受從理論知識到實踐技能全方位的教育,以下三種培養模式能夠較好完成這一目標。
雙導師制的提出是根據教育部教發[2009]6號文件《教育部關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安排工作的通知》[5]精神,為學生配備一名校內導師和一名校外導師,實現“產、學、研”的有機結合,以更好適應國家對高層次、多類型人才的需求。
2.1.1 MLIS校內導師制度建設
MLIS校內導師一般從專任教師中選拔,要求導師應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與高度的責任心,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與合理的知識結構,學術上有一定造詣,了解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具有專業學習指導能力。
黑龍江大學現有MLIS導師20人,正教授8人,副教授12人,分為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三個研究方向,主要負責學生專業知識及學術研究指導,實力較強。黑龍江大學有相應碩士生導師職責及考核標準,制度建設相對完善。
2.1.2 MLIS校外導師制度建設
MLIS校外導師從實務單位中業務素質高、專業知識豐富、工作能力強、職業道德好的業務骨干中選聘,要求實踐經驗豐富,且學校應與校外導師及所在單位簽訂協議,規定各自的權利與義務,以保證校外導師指導工作的順利進行[6]。
黑龍江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已建立多家校外實習基地,如各類圖書館、檔案館,但與企業合作較少,校外導師選聘制度也不很健全,關于經費保障及考核機制還需要不斷探索與實踐。
“服務研習”(Service Learning)是一種把學術知識及社區義務工作合二為一的教學方法,學生通過參與不同類型的義工服務,擁有更多獨立思考和反思的機會,深化書本理論知識,建立大學與社區的聯系,培養學生關懷弱勢樣體及終身服務社會的態度[7]。
2.2.1 MLIS服務研習內容建設
MLIS包括圖書館學、情報學與檔案學三個研究方向,都是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且學生多數為應界畢業生,缺乏社會經驗,非常適合服務研習的培養模式。可以由校外導師全程輔導,同時由校內導師設計服務研習效果評估議題,讓學生運用理論知識結合實踐內容,進行反思和檢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2.2 MLIS服務研習制度建設
20世紀90年代,美國成立全國服務處并公布國家和社區服務條例,“服務研習”已在全美實現制度化[8]。借鑒其成功經驗,MLIS相應科目中應設立服務研習學分,激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如2009年哈爾濱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上,就有很多黑大的學生加入志愿者行列,這對提高學生時間管理能力、人際溝通能力、開拓視野、提高成就感和自信心起到很大作用。
MLIS協同發展創業制度是根據國務院學位辦《關于深入推進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進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意見》[9]精神,并結合協同學和協同管理理論方法,在MLIS教育中同科研機構、企業開展深度合作,積極推動協同創新。
2.3.1 協同發展制度建設
教育部“2011計劃”就旨在建立一批“2011協同創新中心”,推進高校與高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地方政府及國外科研機構的深度合作[10]。
要建立協同發展制度須要教育部門同社會其他部門充分合作,在導師、研究生和培養環境協同作用下建立面向科學前沿、面向文化傳承、面向行業、面向區域的協同創新機制,搭建協同創新平臺。
2.3.2 學生創業制度建設
MLIS培養中應注重學生創業制度的建設,搭建創業平臺,如大學生創業基地、科技園等,形成高校、社區、企業良性互動的生態系統[11]。黑龍江大學開創的學生創業園區提供了很好的實踐基地,可以由校內導師協同學生開辦實體,承擔外包業務,如為圖書館完成數據錄入工作,實現科研成果轉化。
MLIS是研究生新型培養模式,在不斷探索和實踐過程中,建立適當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完全必要的。本文探討的三種培養模式可以在理論學習和實踐技能學習兩方面完成教學目標,為社會培養具有全新服務意識、精湛溝通技巧和全面工作熱情的復合型人才。
[1]楊微.我國專業學位教育的現狀、問題及發展策略[J].現代教育科學,2012(4):140-142.
[2]南開大學圖書情報專業碩士學位(MLIS)項目介紹[EB/OL].http://ibs.nankai.edu.cn/mlis/,2014-01-13.經濟管理學院圖書情報碩士專業學位聯合培養基地授牌[EB/OL].http://sem.njust.edu.cn/theNews/admin/NewsDetail.aspx?newsID=827,2104-26.
[3]武漢大學圖書情報碩士專業學位相關情況說明[EB/OL].http://sim.whu.edu.cn/board/show_board_news.php?board_news_id=1858.2014-01-23.
[4]周慶山.圖書情報專業碩士學位教育的實施[J].圖書情報知識,2011,(5):16.
[5]教育部高校學生司.教育部關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安排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unjs.com/jiuye/zhengce/20090521070007_128708.html,2014-01-23.
[6]雙導師制[EB/OL].http://baike.baidu.com/,2014 -01-24.
[7]陳玉樹.前言(一)[R].嶺南大學服務研習計劃:嶺南模式.香港:嶺南大學服務研習處,2008:Ⅴ.
[8]周旖,肖鵬.服務研習:圖書館學研究生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3,(1):22-30.
[9]關于深入推進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進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意見[EB/OL].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20404211559336&cata_id=N231,2014-01-20.
[10]杜棟等.研究生培養中的協同發展問題思考[J].評價與管理,2013,(3):5-8.
[11]黃志剛等.當前大學生創業機制研究[J].商業時代,2010(35):9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