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日晨
(黑龍江大學,黑龍江哈爾濱150080)
在新時期我國高等教育已經步入大眾化階段,高等教育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為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中作出了重要貢獻。但社會中的學術腐敗和浮躁風氣也影響到了學校的發展,盡管這是發展中的冰山一角,雖然是高等教育發展中難以避免出現的問題,也要給與足夠的重視,這樣高等教育的發展才能更好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為實現中國夢,培養大量的建設人才,完成高等教育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承擔的歷史使命。
在新時期,高校的管理模式已經由精英式教育,轉變為大眾化教育,但在高等教育管理人員的思想中也忽視了這一轉變,沒有認識到學生也是公民,也具有公民應有的權利和獨立人格。這反映在學校制定的一些制度上,如有的學校為了嚴肅考風考紀,在制定管理制度時沒有注意學生的權利,對考試作弊的學生給予勒令退學,這雖然是高校面對作弊的一種無奈之舉,但確剝奪了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這與教育法相違背,同時也違反了教書育人的宗旨,把學生的錯誤由學生個人承但,如果從法律上探討這一問題,這一規定也難以得到法律的支持,因此出現了學校被學生推到被告席上的尷尬事件,值得學校管理部門深思。
高校歷來是學術成果集中的地方,但近一段時間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出現了學術腐敗和學術急躁問題。這個問題雖然不能簡單地把責任都歸結為作者,但作者也應該承擔責任的,即使不是有意抄襲,也不能把抄襲成果計算在業績之中,只要高校在制定學術管理制度中堅持對抄襲論文的認定,就會從制度層面來確保學術研究成果的純潔性。不能簡單地把論文的雷同就看作是剽竊成果,但是雷同論文就不能認同為成果,這樣就會大量減少雷同論文的發生。
新時期高校管理管理人員的素質問題,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基本條件,但現存的問題是高校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亟待提高,應該堅持從高學歷的畢業生中選拔人才,充實到高校管理隊伍之中,改變高校管理隊伍學歷偏低、專業知識比較匱乏的現狀。
解決高等教育管理問題的措施有許多方面,但主要的措施應從以下方面做起。
在新時期高校,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這對高等教育的理念奠定了基礎,它的提出有利于高校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對待學生的工作中,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考慮問題,高校的管理人員要自覺反思教育管理行為,這有助于在高等教育中使大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2.1.1 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觀
“以人為本”它是一種重要的文化價值觀念,這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體現,它已經觸及到高等教育管理的各個層面。高等教育中的“以人為本”中的“人”,就是指大學生,就是說要對大學生有感情,要考慮大學生群體的變化,他們的學習經費已經由國家負責,轉變為由家長負責一部分的狀況。因此,在大學生的思想深處會存在不同的想法,只有充分研究大學生、了解大學生,才能有的放矢地解決大學生的思想問題,使高等教育管理達到預期目標和效果。為了實現中國的強國之夢,必須認識到大學生的成長是人才資源也是第一資源。因此,實現中國的強國之夢,搞好我國高等教育的管理措施,是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2.1.2 要堅持培養人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過程是培養人與怎樣培養人的問題。這一問題的目的是為學生著想,又是依靠教師來完成的。因此如何激發教師培養人的教育理念,在教書育人中開展創新,從育人的理念出發,達到培養人的目的,這是教育管理中的重點,也是高等教育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強調以人為本,就是為了加強對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培養大學生為目的,其目標是為了師生得到全面發展才是最終目的。
2.1.3 教育與人性化
要搞好高等教育,就要探討教育管理人性化的教育模式,要轉變精英教育的模式,要適應大眾化教育的需要,要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使大學生成長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之中,構建和諧校園,使大學生感到在高等教育過程中成長的溫馨,在大學生成長中體現出教育與人性化的作用,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這是高等學校教育管理過程中必需堅持的理念。
高等學校的管理要依靠教授治校的模式,教授治校這是一個由來已久的話題,現實中的教授治校主要表現在學校評議會、教授會、校務會機構功能,這些機構成員要通過在高校的教授中選舉產生,高校的教學管理機構要通過教授的這些機構來提高教學質量。高校的各學院也要設立教授會,通過學院的教授會來檢查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果,實現高校的教授管理。這樣高校的教授群體,就可以利用教授的業務專長來輔助高校領導開展教學和科研工作,使高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得到更好的發展。
2.3.1 提高管理人員素質
隨著國家科教興國戰略實施,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顯得非常重要,盡快建立一支高效的高等教育管理隊伍尤為迫切。高校管理隊伍須要具有與時俱進的工作能力,盡管存在差距,但應該通過不斷加強學習,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素質,要使高效管理隊伍人員通過學習,積極參與教學研究,撰寫論文,通過對資料的研究,了解我國高等教育管理理論與實踐,也要探討高等教育管理如何與國際接軌、對話的能力,使高等教育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通過探討與交流得到提高,使高等教育工作者在管理中勇于實踐、敢于創新,具有整合知識資源的能力。同時,高等教育管理隊伍之間應該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這樣就可以使高校教育管理通過交流與合作,通過定期組織學習培訓,如崗前培訓、在職人員的業務培訓等,提高管理人員的能力,在培訓的過程中應該突出目的性、明確針對性,這樣才能達到在工作中加強實用性,體現先進性,注重質量和實效的目的,就可以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提高教育管理人員的專業化水平,加速高等教育的發展。
2.3.2 建立科學的評價標準
高校須要建立科學的評價標準,但高校是各種學科組成的復雜系統,各學科雖然具有一定相關性,但有些學科之間也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就教學時數來講,公共課與專業課有差異較大的差異,因此,他們具有組織的一般特性,又具不同學科的特點。因此,科學的評價標準是高等教育管理所必需的,同時在行政管理上也應由學歷較高,管理能力和相關知識優秀的人員負責。這樣才有利于高等教育的發展,如果高校的管理層和管理人員仍然不盡快提高學歷標準,就不利于高等學校教育的發展。也難以發揮評價標準的作用,如果學科水平和管理水平評價缺乏定量指標,在選拔任用管理人員時,就難以任人唯賢,就會忽視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強弱,就不會使那些德才兼備的高學位人才能走上管理崗位,發揮他們的才智,提高教育的管理水平的發展。因此,盡快建立科學的評價標準,激發高校管理人員的積極性,使他們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盡快建成一支高效、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教育管理隊伍,為高等教育的發展貢獻力量。
[1]張彪.淺析高等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山東工業技術.2013-12-15.
[2]孫晶.淺析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大家.2011-09-05.
[3]徐強.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