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林,劉春生,吳衛東,董星
(黑龍江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22)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劉元林,劉春生,吳衛東,董星
(黑龍江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22)
本文在分析影響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因素的基礎上,提出了可以通過改革研究生招生制度、優化課程設置,深化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加強雙師型導師團隊建設,構建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體系等途徑,提升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實踐能力。
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明確要求研究生到實踐部門至少工作半年至一年,這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剛性要求。該層次教育是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2009年,為進一步加快研究生教育結構調整步伐,增強研究生教育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教育部決定自2009年起,擴大招收以應屆本科畢業生為主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范圍,我校也緊緊抓住這一有利時機,落實將碩士研究生教育從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向以培養實用型和應用型人才為主的轉變。強化專業學位研究生工程實踐能力培養,是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一個重要體現。黨的十八大再次明確提出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出到2020年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水平明顯提高,進入人才強國和人力資源強國行列,教育現代化基本實現。因此,強化專業學位研究生工程實踐能力是培養高素質專門人才的必然要求,也符合現代高等教育發展的客觀趨勢。
1.學生工程實踐意識不強
專業學位研究生多以應屆大學本科畢業生為主,這些學生基本都是連續接受學校教育,在學生中形成一種重理論、輕實踐的普遍現象。在大學階段,立志考取研究生的學生對實踐教學或環節重視程度不足,導致自身的工程意識和實踐經驗缺乏,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的提高。
2.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方法較單一
部分研究生課程的設置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課程之間聯系不緊密,理論教學環節安排比較全面和具體,實踐性課程和教學環節設置較少且缺乏靈活性,沒有真正體現專業學位研究生工程實踐能力強的培養特色。教學內容陳舊且缺少應用性,不利于學生接受最新信息和接觸科技發展前沿,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和工程實踐能力。教學方法沿用學術型研究生講授模式,以知識講授為主,重理論,輕實踐,多灌輸,少研討。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缺少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工程應用能力的培養。
3.導師隊伍知識、能力結構不全面
導師在各自領域都有較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部分導師對工程實踐接觸較少,也很少較全面地解決現場工程實際課題,因此,在講授研究生課程和指導學生論文過程中,很難將理論知識和工程實踐知識較好地融合。同時校企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和企業導師的作用還發揮不夠,企業導師還沒有完全投入到指導研究生的各個環節中,還沒有將企業導師實踐動手能力強和善于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傳授給學生。
4.實踐性教學環節較弱,科研素質不足
部分研究生培養單位對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和考核沒有明確的規定,使得實踐教學環節的培養不能發揮應用的作用。研究生培養的硬件條件不達標,如實驗室面積、實驗設備數量及檔次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研究生實驗能力、實踐動手和科研能力,導致研究生工程實踐能力較弱。同時,由于校企合作沒有達到共識,導致研究生校外創新教育基地作用發揮有限,學生很難有較充足的時間到校外基地學習、鍛煉和提高。
1.改革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制度
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專業課程考試在注重考核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應重點考核理論知識的綜合應用,考核學生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復試和面試等環節要側重考查考生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并將工程意識、工程實踐動手能力和考生參與大學生素質教育活動的作品水平等納入考核范疇。
2.優化課程設置,深化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
對于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教育和培養,要求有較寬廣的知識面,合理知識結構,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能為現場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因此,在課程設置上,要重視工程實際的需要,強調現場對工程技術人才知識結構和能力的實際需求,適當加大現代化企業發展所需的工程應用類課程。因此,課程設置要考慮實用性和工程性,以適應社會對高素質專門人才的需求。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教學要求應以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為主線,以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為導向,強調理論和實際應用課程的相互融合,突出現場教學和案例教學。廣泛采取研討式、專題講座等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并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將自我學習、查閱資料、盯崗實踐等多種教學方式相互結合,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3.加強雙師型導師團隊建設
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實踐能力,要下大力氣加強導師團隊建設。首先,要完善導師的遴選,導師要德才兼備,作風正派,知識面寬厚,學術上有較高造詣,具有不斷進取的創新精神,在工程實踐能力和教科研成果上要滿足導師遴選量化考核標準;其次,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強導師的培訓和交流,制定規劃,要求所有導師在3年內深入科研院所或企業進行盯崗鍛煉,來提升導師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三,實行校企雙導師制,應選聘具備一定教育研究能力的企業導師擔任學生的副導師,企業導師應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并參與完成多項企業定型產品研制工作。要求有能力、有時間且愿意為研究生提供實踐方面的指導。校內外導師應共同對學生學習、實踐等環節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指導,保證學生各門課程和環節的學習能夠為學位論文及今后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4.構建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體系,提升研究生工程實踐能力
建立以專業實驗、實踐課程、實習及實踐活動等形式的多層次實踐環節,各個層次實踐環節的教學內容層層遞進和提升,理論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相互結合,貫穿于研究生培養的整個階段。充分利用校內實踐教學平臺和省教育廳研究生創新基地優質資源進行研究生的教育和培養,在實踐基地的工作時間至少半年至一年,這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剛性要求。依托與企業共建的研究生創新基地,統一組織研究生進行專業盯崗實踐,讓學生充分參與企業實際科研項目,這些項目能夠結合企業和社會的實際需求,有效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科研素質。
[1]王明義,謝歡,陳鹿民.機械類碩士研究生培養存在問題及對策[J].山西科技,2012,27(1):98-99.
[2]劉宗堡.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30(1):102-103.
[3]李學藝,鐘佩思.機械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3,(1):22-23.
[4]陳奇俤.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與職業能力探討[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12):310-311.[5]劉元林,吳衛東,劉春生等.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3,(4):17-18.
編輯∕高偉
劉元林(1970-),男,黑龍江鶴崗人,黑龍江科技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研究方向:機械設計及理論和教學管理。
本文是2013年黑龍江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JGXM-HLJ-2013092,項目名稱:煤礦機械特色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