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莉
摘 要 小學英語教學困難重重,原因之一在于學生在學習單詞時不能自己拼讀,只能靠教師帶讀,要想拼讀眾多的單詞必須學習音標。筆者想通過揭示漢語拼音與英語發音的內在聯系,在課堂中做到既不專門學習音標,又可以達到學生自主拼讀單詞的目的。
關鍵詞 小學英語;音標教學;拼音比較
在小學開設英語教學已有10年之久,以前只有從初中才開始學習英語,那時的英語教學模式跟現在小學不一樣,記憶中是先學字母,再學音標,最后才開始學習單詞和課文。
當我成為一名小學英語后,從教十幾年來,曾經有許多的困惑,例如,小學無法直接教授語法,很多情況下以舉例來代替,小學生學習單詞主要靠讀和背。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知識是語言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發展語言技能的重要基礎。”“語音教學是語言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自然規范的語音、語調將為有效的口語交際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沒有具體規定小學階段到底要不要教音標,現行的小學英語教材里對音標教學也沒有相應的練習。然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簡單的靠讀和背,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學習英語有困難,記不住每課中出現的那么多單詞從而導致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他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可以讀,可以背,可是離開了老師,他們就像是瞎子失去了拐棍,根本不知道如何把這26個字母變化而來的單詞讀對,因為每個單詞的發音都不盡相同,久而久之反而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
音標是記錄音素的符號,是音素的標寫符號,它的制定原則是:一個音素只用一個音標表示,而一個音標并不只表示一個音素。在單詞中,把這些特定的讀音連起來,就可以像拼音那樣拼出單詞,從而可以自學單詞。但也有聲音說,學音標是走了彎路,音標教學比較單調,那些枯燥的語音符號會使學生望而生畏。但對音標教學的爭論,說到底是語音教學的手段問題。
小學生學習音標不能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那對小學生來說只有害而無益,因為太繁雜,太系統了。小學生學習音標應該讓他們不痛不癢得學,不知不覺中學會音標。因此我們要用母語對英語學習的正遷移來幫助我們學習英語。學習外語都會遇上遷移問題,語言學上給遷移的定義是:在學習第二語言時學習者會無意識地運用他們的母語知識。遷移包括正遷移與負遷移,語言的正遷移就是因為任何兩種語言,在語法和其他系統中既存在相似之處,同時也存在著不同的模式。當第一語言與第二語言的模式相同或相似時就很可能產生正遷移。與此相反當第一語言與第二語言的相對應部分模式不同時就會出現負遷移。
筆者認為,不用刻意的專門學習音標,可以把音標和拼音有機的結合起來,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滲透,從而達到拼讀單詞,降低單詞學習的難度。
例如,可以在學習字母時告訴學生,字母在單詞中有他們自己的讀音,除了A,E,I,O,U,這5個元音字母外,剩下的字母的讀音和拼音十分相似,例如,B,D,F,G,H,J,K,L,M,N…看到這些字母時就可以直接讀出來,聽到一個單詞時,你基本可以判斷出其中的輔音字母是哪些,剩下的元音字母的發音,遇到一個講一個,邊講單詞邊學發音,做為教師我們都知道,元音字母的讀音有變化,但變化也是在一定范圍內的,例如,字母A的發音,最常見的是蘋果音、字母本身的讀音和在單詞中弱讀時的讀音,遇到含有這個字母的單詞時,把元音字母的發音告訴學生,然后由他們拼剩下的,久而久之,見得多了,學生也就大概記住了一些,雖然不見得每次都能準確拼出單詞(因其中的元音有變化),但學會正確讀出單詞后,根據讀音只需要記其中的元音字母,這樣就大大降低了學單詞的難度。這樣學生覺得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記住單詞的,學習起來也會更有興趣。當然,英語中還有很多的字母組合,如,sh,ch,th,ee,ea,oo,ir…他們的發音是基本不變的,并且在小學英語單詞教學中出現的頻率也非常高,有時在一課中出現好幾個類似的單詞,那么這時就把他們放在一起進行學習。平時教學中,可以以每一課學到的單詞為例,遇到時就讓學生回憶一下這個字母組合的發音,遇到含有相同字母組合的單詞,再把他們放在一起復習。經過一段時間后,可以把幾課或是一本書中出現的單詞按發音歸歸類,這樣記憶起單詞來效果就會大大提高,通過筆者這幾年的教學實踐發現,學生在剛開始接觸時可能學習的比較慢,但這種和拼音相聯系的方法學生學的很有興趣,經過和幾個學期的實驗,現在再講到單詞時,很多學生可以自主拼讀或在老師的簡單指導下很快記背單詞。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做為教師,要想學得有效就必須要長此以往,堅持下去,滴水穿石。
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隨時聽學生的發音,嚴格要求學生,不斷正音,保證學生學到的是正確的發音。當然,嚴格要求,及時糾音,也應和適當寬容相結合,因為每個人的接受能力不同,而且這個學習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不可能一下就學得十分標準。起初時,應允許把一點“錯誤”逐步標準化。筆者在教學中經常注意在復習環節中安插一點時間操練單個字母的發音,防止回生。平時檢查讀書、背書時也十分重視學生的發音。
筆者在課堂中并沒有集中專門講音標,學生也不一定知道何為音標,但事實上他們是在學習單詞的過程中掌握了拼讀英語的方法,這和讓學生學習音標的初衷不是一樣的嗎?
音標教學的問題是語音教學的問題的一個側面,而它所反映的卻一個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問題。但是教學實踐與理論不是一回事,教學不能陷入絕對主義。外語教學是一個實踐性、綜合性很強的領域,語音教學的途徑方法也不妨多樣化。只要目標明確,教師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和學生需要嘗試不同的方式,這些實踐又可以成為理論研究的很好的素材,推進理論發展。實踐-理論-實踐的循環,也是適用于小學英語的語音教學的大規律。教學實踐需要理論指導,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都需要了解吸收,但是根本出發點和最終歸宿應該是教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