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磊+++沙公艷
摘 要:說課是考察年輕教師思維組織、教學設計、語言表達、專業應用、分析和應變等多種能力綜合應用的有效手段,是促進教學和研究相結合,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有效途徑。而說課技能是體育教師應具備的一項重要的基本技能。筆者結合自己的實踐提出了說課技能培養的五個方面,與廣大同行商榷。
關鍵詞:體育教師;培養;說課;技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03-0049-02
說課是教師應具備的一項重要的基本技能。年輕教師若能熟練掌握,將會大大縮短工作適應期,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和質量,促進自身專業的快速成長。筆者認為,年輕體育教師說課技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培養:
一、學理論知識,拓寬知識的深度和廣度
1.研透課程標準
課程標準是實施和指導課堂教學的綱領性文件,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主要依據,具有法定的指導作用,也是最終考察學生素質的依據,它確定了教材的編排指導思想、編排體系、編排原則。要正確處理教材,必須深入鉆研課程標準,學習課標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內容目標等,把它作為確定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結構以及教法、學法的理論依據,這樣,說課才不會迷失方向。尤其是新頒布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版),大家更要積極學習,做到全面理解、深入領會和準確把握修訂后的課標精神實質和主要變化,切實把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全面落實到課堂教學中。
2.吃透教材
教材是根據課程標準編寫的,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主要載體。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學會理解教材,駕馭教材,并超越教材,熟悉所授課在整個單元、整本教材、本年級、水平學段中的地位和作用,說課時才能圍繞課程標準對本年級學生的要求,將三維目標化解到具體的教學環節中,才能把握住教學的重難點,找準突破的方式與技巧,才能充分展示自己對教材的把握和駕馭分配能力。
3.活用教學參考用書和各種教學資源
教學參考用書是教師理解、分析教材,設計教學過程的輔助性資料,能幫助教師明確教學重點、難點和教學過程的安排,為保證教學質量達到合格標準起到積極作用。教學資源是教師通過互聯網、錄像、雜志、報紙等各種資源搜集到的教學資料,并從中挖掘、篩選出與教學密切相關的材料。教師要做到活用教學參考用書和教學資源,就必須注重平時的積累,將教學參考書和教學資源中較好的指導教師的教法、指導學生學習的學法、教學建議等資料搜集整理,分類存放,便于使用時檢索與查找。
4.研讀教育教學理論
說課重在說理,就是要說出理論根據,既要說出怎樣教,還要說出這樣教的理由。這就要求教師平時不僅要研究課標準、教材、教學參考用書,還要認真研讀和運用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等理論,只有不斷學習教育教學理論,說課時才能把自己的教學設計提高到理論高度,才能說得深,說得透,說得明白。
5.學會分析學情的方法
學情,就是包括學生年齡特征、認知規律、學習方法及已有知識和經驗等在內的綜合,它是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依據,是學生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基礎。透徹分析學情,能為教師優化教學設計,制訂科學的教學策略提供參考,有利于實現學生舊知識向新知識的遷移,解決“怎樣教”的問題;能有針對性的引導和指導學生從已有的學習方法和技巧中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找到從已有學習方法向新的學習方法轉化的切口和途徑,解決學生“怎樣學”的問題。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注意總結各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規律、已有的學習方法和經驗,做好記錄,并從中提煉出效果較好的方法,加以運用和驗證,便于教師寫教學設計和說課稿時運用。
6.學習優秀說課范例
學習、借鑒網絡或書刊雜志上的優質說課稿,充分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做到取長補短,為我所用。通過觀摩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觀看教師現場說課和說課錄像,觀察他們上課和說課的操作過程和實踐效果,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自己的說課積累寶貴經驗。
二、練好真功,提高實踐能力
1.錘煉語言,練好“說”功
說課要在“說”上下工夫,要按預定說課稿的思路去說,做到條理清晰,主次分明、詳略得當,不可信馬由韁,要仔細梳理說課稿的每一個環節,明確各環節之間的內在聯系,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避免把說課變成讀教案、讀說課稿、背說課稿、講課。同時,要置身于聽眾思維與學生思維的交匯處,站在備課與講課的臨界點去變換說法,研究“說”法。教師在平時說課的過程中,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姿態、有聲語言、肢體語言,特別要注意避免口頭禪和多余動作,要做到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姿態要做到抬頭挺胸,站穩站正。有聲語言要做到發音準確、語句流暢、語義清晰,音量可以根據說課現場的范圍大小,聽眾的多少去調節,以大家均聽能清楚為宜,說課的重點和關鍵處可以用高低升降、錯落有致的語調講述。肢體語言要大方得體,不能眉飛色舞,更不能手舞足蹈,要與有聲語言協調一致。
2.反復演練,提高實踐能力
在教學實踐中,認真對待每堂課、每個教學活動環節,檢驗自己設計教案的科學性、合理性、有效性,找出教案及自身的不足。經過實踐-反思-修正-再實踐-再反思-再修正這樣的多次實際演練。在此基礎上,嘗試將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寫成說課稿,再進行說課,就可以有效避免生搬硬套、死記硬背稿子的現象。
三、對比分析,取長補短
將自己設計的說課稿與網絡、書本、報刊、雜志上的優秀說課稿進行對比、分析,或者將自己說課的過程進行錄像,將之和一些優質說課視頻進行比較、分析,找到與他們的差距,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提高自己的設計能力和說課技能。
四、反思改進,努力提高
說課后的反思是教師對自己說課過程的回顧和梳理,是教師對說課活動中有價值的內容進行沉淀、過濾、剔除和保留的過程,是對自己的說課進行不斷補充、修正和完善的過程。它的真諦就在于教師要敢于懷疑自己,敢于突破、超越自我,發展自我,建構自我,不斷地向高層次邁進。“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再完美的說課也會有點滴疏漏或失誤之處。如果教師對日常說課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反思,深刻的剖析說課過程中的優缺點,細致、冷靜地加以推敲,具體到一句話、一個手勢、一個環節的設計與處理,此基礎上不斷完善,日積月累,這些經驗將會成為說課的一筆寶貴財富,很快會轉化成為駕馭課堂的能力,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日臻優化成熟。
參考文獻:
[1]周勇,趙憲宇.新課程說課、聽課與評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6.
[2]李彥福.備課、說課、觀課、議課與教學反思[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7.5.
[3]白雪,崔鴻.高師院校說課技能訓練的途徑和方法[J].新課程研究·高等教育,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