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志雄
摘 要:當前,專業運動員通過教師資格考試成為一線體育教師,已成常態化教育現象。這部分老師有著出眾的專業特長,但在現實教學中的表現卻差強人意,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從學校體育角度出發,為這部分教師出謀劃策,提供經驗,促其發展。
關鍵詞:運動員;體育教師;成功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03-0054-02
當前,越來越多的專業運動員以及體育院校運動訓練專業的學生,通過自身努力,獲取教師資格,成為了一名中小學體育教師。毋庸置疑,這批老師有著出眾的身體素質,過硬的專項素質,豐富的訓練經驗,但在實際體育教學中,運動員出身的體育教師往往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偏差,正如我校一名來自省女足的體育教師所說那樣“讓我傳個球、射個門沒問題,讓我從零開始教小朋友,還真不知道從何抓起。”本文就上述現象談一談自己的一些拙見,供廣大體育教師討論。
一、從學校體育出發,改變運動隊思維
眾所周知,思維決定行為。許多運動員出身的體育教師,從小就接受體校訓練隊式學習,思維中已產生相對固定的運動技能學習方式,這一思維理念已深深影響其體育教學行為,體育課上常帶著濃濃的“訓練味”,從而走入教學誤區。具體表現在:1.對技術動作細節要求過細,評價標準過高,學生難以達成。2.對于單個技術動作,常常在一個課時提出多個難點與重點,學生無所適從。3. 上課以重復練習為主,趣味性不足。4.啟發、探究式教學應用較少,動作示范講解應用較多。5.教師自身不太注重身體儀態、語言、口令,未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細細思索,不難發現上述的各種誤區,都因運動訓練思維對教學產生了影響,所以改變這一思維方式是當務之急。首先,學校體育不等同競技體育,學校體育受眾是學生,學生體質參差不齊,運動技能有好有壞,不能生搬硬套地用運動隊的訓練方式進行教學,學生掌握不了,也承受不起。其次,課程性質規定體育課是為了增進學生健康,培養終身體育習慣和能力。所以體育課上,不要求學生投籃就得像喬丹一樣標準,射門就得像貝克漢姆一樣精準,體育教學不是培養專業運動員,而是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再次,運動訓練的教法學法與體育教學中的教法學法有著很大的區別。運動隊人數較少,訓練時基本不用考慮隊形的調動,而體育教學中在進行每項練習時首要考慮的就是隊伍調動;在教法上,運動隊基本都是教練員講解示范,隊員模仿學習后重復練習,教練再逐個糾正,個別輔導。而在體育教學中,由于人數關系很難采用上述練習方式。而且體育教學中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等目標的達成,而不是單純機械的學習技術動作。最后,運動員出身的體育教師,要克服從運動隊帶來的一些不良習慣,要向全體師生展示出陽光、運動、向上的精神風貌,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有著重要影響,要真正起到“為人師表”的示范作用。
二、注重自我提高,加強理論學習
體育教師職業具有“雙專業”的性質,一是體育學科專業,二是教育專業。因此,運動員出身的體育教師,在體育專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在教育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所以應加強教育理論知識學習,要多讀書。體育教師不能因為工作繁忙而忽視了讀書,忽視了學習。李鎮西老師在談到讀書的問題時說過一句話,“戀愛中的人再忙,也能夠抽出時間來約會。”所以,一定要抽出時間多讀書,讀好書。體育專業出身的老師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強理論知識學習:
1.研讀課標。課標是課程的指南,是體育教學的指導性文件。研讀了課標能解決體育課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等問題,能為運動出身的體育教師,矯正思維上的一些誤區,能提供更為具體和實際的目標,能提供一些具體可行的操作方法,能使體育教學更具方向性。
2.研讀教育類書籍。體育教師除了掌握較好的體育專業知識、技能外,還需要有較深厚的教育理論知識,這就需要教師要常讀教育類書籍,提升教育理論,把握教學規律,了解教育動態,使自己的體育教學不僅有教強的學科性,還具有較強的教育性,使自己的教學符合教育規律,符合學生心理發展特征。
3.研讀體育教學類雜志。體育教學類雜志上凝聚著眾多一線教師的智慧,里面既有一些政策性的文件解讀,也有一些教法的創新和應用,還有一些教學熱點的探討。其中《體育教學》《中國學校體育》兩本雜志對于體育教師來說最具參考價值,讀懂讀透這兩本雜志,將快速提升運動員出身的體育教師專業素養,提高課堂教學能力。
三、放下自我“身價“,虛心請教
運動員出身的體育教師,曾經有過輝煌的過去。在現實教學中,他們常常認為自己有過專業訓練經歷,不肯或者不好意思向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那就大錯特錯了,很多“草根”老教師,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與技巧,非常值得學習和借鑒。
1.學習課堂管理經驗。我們常常看到有經驗的老師的課堂教學,學生注意力集中,訓練積極主動,隊伍調動有序,教學流程自然。在教學中,“老”教師調動課堂氛圍的能力,有效的身體語言,合理集中注意力的方法,調控課堂節奏時間的手段,合理有效的隊伍調動方式等,都是值得學習的,這些方法都是“老”教師在長期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非常具有借鑒價值。
2.學習教學的小技巧。動作技術教學,很多時候要根據學生技能儲備和心理狀態來選擇不同方法,如:足球腳內側傳球時,足球運動員出身的教師可能會一直強調“腳尖翹起,腳踝固定”;而有經驗的教師會理清動作邏輯順序,先讓學生嘗試腳尖下指,踝關節放松,再讓學生微翹腳尖,踝關節不自主緊張。這樣一來,學生就會知道腳尖微翹起后,腳踝緊張固定,有利于傳球的準確性。所以,在教學中要多向“老”教師學習類似于這種技能教學的小技巧小方法,提高動作技術教學能力,將內在的技術技能,用合適的方法傳授給學生。
四、抓好訓練隊,立足學校
專業運動員出身的體育教師,都有一技之長,常常被學校委以重任,在學校體育特色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也是此類老師頗受學校歡迎的深層次原因。所以,運動員出身的教師要認清學校需求,弄清自我定位,理清訓練思路,掃清工作障礙,帶好自己專長的運動訓練隊,認真、負責、科學地開展訓練,并爭取在各級各類比賽中獲得名次,讓自身價值得以實現,讓自己專業技能得以展示,這是一名體育教師能否立足于學校的關鍵所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運動員出身的體育教師,要想站穩講臺、立足學校,必須要從現在做起,要合理轉變思維模式,俯下身子虛心請教,用讀書來豐富理論知識,不斷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努力成為一名專業技能突出、教育能力出眾的優秀體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