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德育情境模擬實驗若干基礎性問題反思

2014-04-09 18:53:24郭春燕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4年3期
關鍵詞:實訓案例德育

羅 石, 郭春燕

(深圳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廣東深圳 518060)

0 引言

我校重點教改項目“高校德育情境模擬實驗教學的創新與實踐”,從2007年啟動至今,分別在全校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中陸續應用于實驗教學,現已正式列入教學計劃全面實施。其實驗教學效果得到廣大師生的普遍認可,并在全國同行得到積極反響[1]。此項目在我國是首創,隨著實踐的不斷深入,涉及到有關基本概念、類型、可行性、與相關教學方式的關系等一些基礎性問題,需要結合相關理論和實踐加以明晰和澄清,以不斷提高作為探索性的德育實驗的科學水平。

1 德育情境模擬實驗的內涵和基本過程

德育情境模擬實驗屬于文科實驗的一種。所謂實驗,可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實驗按照國際通行的理解,是指解決一個或幾個精心構思的問題的行為過程[2]。這與《現代漢語詞典》對“實驗”的解釋類似,即實驗是“為了檢驗某種科學理論或假設而進行某種操作或從事某種活動。”[3]廣義的實驗通常包括現場實驗和實驗室實驗。狹義的實驗主要是指實驗室實驗,它是根據一定的目的,在人為條件下,通過特定操作進行科學研究和學習活動[4]。在實驗科學中,人們從實驗的目的、手段、實質等方面來更具體的理解實驗,進一步解釋為:實驗是人們根據一定的科研和教學需要,運用各種儀器設備手段,突破自然條件的限制,在人為控制和干預客觀對象的情況下,觀察、探索事物本質規律的一種學習研究活動[5]。所謂德育,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德育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它與智育、體育、美育等概念范疇相對應。而狹義的德育單指道德教育[6]。所謂情境模擬,在情境教學中作為情境創設的其中一種類型,是由我國情境教育的首創者李吉林老師較系統地提出的。她把情境教學中的情境大致分為實體情境、模擬情境、語表情境、想象情境、推理情境等六種。其模擬情境是指“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運用一定的手段進行復現,形象地反映事物的特點。”[7]

在明確上述基本概念的基礎上,可以將目前我們所開設的德育情境模擬實驗做出相應概括,其實驗內涵屬于狹義的實驗室實驗,其德育內涵屬于廣義的德育范圍,其情境創設手段主要是運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具體大致可以界定為:所謂德育情境模擬實驗,是指根據思想、道德、法律、哲學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需要,運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通過人工設計的控制軟件進行問題描述和情境模擬,實驗者通過人機互動完成特定的任務或解決特定的問題,從而將特定的德育理論轉化為具有操作性的實踐過程,以學習體驗或檢驗探索特定的德育理論,同時提高理論應用能力。

德育情境模擬實驗通過專門研發的實驗軟件進行,其基本過程分為4個環節:① 介紹實驗操作規則和實驗背景,設定具體的實驗目的和任務。②學生通過扮演和人機互動角色,參與到實驗情境演繹的具體情節中去,并根據對特定情境中具體問題的不同選擇或回答,引致案例發展有不同的過程和不同的結果。③通過對不同過程、不同結果的比較反思,引導、啟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體悟和理解,并提高學生在特定情境中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④結合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對其中的關鍵問題或主要選擇,撰寫實驗報告,進一步闡釋其支撐觀點或應用理論。

2 德育情境模擬實驗的分類

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對德育情境模擬實驗進行不同的分類。

(1)按照實驗內容。我們把德育情境模擬實驗分為道德情境模擬實驗、法律情境模擬實驗、哲理情境模擬實驗等類型。在道德情境模擬實驗中,實驗者需要運用相關的道德理論和知識,圍繞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道德等方面的道德兩難問題,進行相應的認知判斷和行為選擇,著重提高對道德理論的深入理解和實際應用能力。在法律情境模擬實驗中,實驗者需要運用相關的法理和法律知識,圍繞公民日常生活中在婚姻家庭、民事、勞動、合同、知識產權、治安和公共管理等方面可能遇到的糾紛,進行相應的認知判斷和行為選擇,著重強化法律意識并普及法律基礎知識。在哲理情境模擬實驗中,實驗者需要運用相關的哲學理論和知識,圍繞本體論、規律論、方法論、認識論、社會歷史論等方面的核心內容或知識點,對一些具有典型性和形象性的情境案例進行判斷分析,著重提高對理論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判斷能力。

(2)按照實驗主要目的。可以把實驗分為“理論驅動型實驗”和‘經驗驅動型實驗”。這是采用美國學者戴維·維勒(David Willer)和亨利·沃克(Henry A.Walker)教授的分法,他們認為這種區分對于實驗科學非常重要。所謂理論驅動型實驗(theory-duiven experiment),其實驗目的是檢驗理論,為了這一目的,用理論來設計并檢驗實驗。這種類型的實驗已經存在了至少4個世紀之久,其適用于多門學科。所謂經驗驅動型實驗(empirically driven experiment),是建立在差異法的基礎上,實驗的目的是通過建構至少兩個環境(除了一個推薦有差別外,其他都盡可能彼此相同),從而發現世界中的新現象、新關系。如果由于那個差別而產生不同的結果,那么就有了新發現。這種實驗同樣歷史悠久,并且目前在不同的科學中使用這一類型實驗。與理論驅動型實驗相比,經驗驅動型實驗的優點在于,人們不需要等待理論的發現來進行研究;其缺點在于,它的實驗結果永遠不如理論驅動型實驗的結果那樣值得信賴或者具有普遍性[8]。在德育情境模擬實驗中,法律和哲理類實驗主要屬于理論驅動型實驗,道德類實驗主要屬于經驗驅動型實驗。

(3)按照實驗互動方式。我們把德育情境模擬實驗分為單人單機版、多人互動版、單人或多人統計版3種類型。單人單機版是指實驗時不需要專門的服務器和數據庫支持,只需將實驗軟件安裝到普通的計算機上,或通過網絡將課件下載到終端機上,就可以單人直接進行實驗。其優點是課件使用簡單方便,缺點是缺少不同實驗者的統計比較,缺少人-人互動。這類版本在整個實驗軟件中很少,如“風幡之辯”、“辯證與詭辯”等實驗。多人互動版是指實驗時需要專門的服務器和數據庫支持,需要多人同時在線通過網絡終端機進行實驗。其優點是多人同時互動,人際感受性和趣味性更強,缺點是對實驗的硬件條件有一定要求,實驗教學必須統一組織。這類版本在整個課件中也很少,如“拯救人質”、“與他/她相約”等實驗。單人或多人統計版是指實驗時既可以單人單機進行,此種情況下缺少不同實驗者的統計比較;也可以多人同時在線實驗,此種情況下可以提供不同實驗者的統計比較。其優點是對課件使用的硬件條件和實驗組織要求比較靈活,具有廣泛的適用性;缺點是缺少人-人互動。這類版本目前在整個實驗中占大多數。

(4)按照實驗的組織方式。可以把實驗分為“課程實驗”與“實驗課程”兩種類型。所謂“課程實驗”,是把實驗教學穿插在理論教學之中進行,相應的理論教學課程有一定的實驗要求和學時規定,以理論教學為主,以實驗教學為輔,實驗的主要目的是為理論教學服務,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檢驗理論,并提高理論應用能力。所謂“實驗課程”,是把實驗作為獨立的課程專門開設,其常常需要運用多門理論課程知識,實驗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目前我們開設的德育情境模擬實驗都屬于“課程實驗”類型,分別配合高校本科生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兩門必修課的理論教學。

3 德育情境模擬實驗的可行性

根據實驗科學的基本原理,任何理論,只要具有可操作與可檢驗性,并且操作與檢驗的條件可以人工創造,就可以進行實驗學習和研究[9]。德育情境模擬實驗的可行性可以從德育理論的可操作性、操作結果的可檢驗性、德育情境的可模擬性來說明。

3.1 德育理論的可操作性

德育按照學科內容既包括倫理學、哲學、史學等人文科學,也包括法學、政治、經濟等社會科學。其中相當一部分理論是研究或描述現實中人們的行為、行為與行為規范、行為與價值觀、行為與事實之間的實然或應然關系。其中涉及的核心要素——行為及其判斷和選擇具有很強的操作性,都可以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人機互動,或通過計算機進行人際互動,因而德育涉及的有關理論具有實驗的可操作性。這里強調的“有關理論”特指并非所有的德育內容都具有可操作性,特別是涉及比較純粹的“意義、價值、精神、情感、存在”等抽象內容,或者涉及比較寬泛的“人民、歷史、國家、主義、道路”等宏大敘事,就不具有或很難具有可操作性。比如,理想信念與一個人的成長成才、人權與法治、人民群眾與歷史發展、改革開放與國家命運等都關系密切,但這些關系很難通過人工設計進行問題描述和情境模擬,因而可操作性不強。

就目前實驗水平來看,只有那些與外顯、具象的行為密切相關的德育內容,才具有德育情境模擬實驗的可操作性。比如,我們設計的有關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實驗——“逃生選擇”,就具有一定代表性。其基本內容為:一艘航船在海上遇險,船上載有12個身份不同的人,分別是:72歲的醫生、患絕癥的小女孩、船長、妓女、精通航海的勞改犯、弱智男孩、優秀義工、普通教師、政績突出但貪污的國家干部、企業經理、新近暴發的個體戶、男青年大學生。船很快要沉沒,船上有一只至多能乘6人的救生船,現在要選擇其中6人上救生船,并說明選擇的標準是什么。實驗中,這12個人實際是一種價值符號,對不同人的判斷實際是一種價值判斷,對不同人的選擇實際是一種價值選擇,不同的選擇導致不同的結果,而且實驗者在明了選擇結果或明了選擇的價值意義后可以重新作出選擇。這是一個較有說服力的“經驗驅動型實驗”,實驗結果可以說明通常人們在這種特定情境下是如何進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實驗中,相對抽象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通過外顯、具象的不同人以及逃生選擇行為而具有了可操作性。

3.2 操作結果的可檢驗性

可檢驗性包括正確性和有效性檢驗。即德育理論與客觀現實是否相符,可從德育情境模擬實驗的操作結果中得到證實或者證偽,這主要是就正確性檢驗而言;同時,德育理論或某種具體的觀念、規范等在現實中應用的客觀效果,可以通過收集實驗信息予以檢測和預測,這主要是就有效性檢驗而言。比如,我們開設的“阿歐街巷軼事”實驗是有關社會公德的情境模擬實驗。助人為樂、扶弱幫困是人們從小受到的公德教育,但引起廣泛關注的南京“彭宇”案對這種觀念和行為產生一定負面影響,這種負面影響究竟有多大?針對此問題,我們設置了兩種情境進行模擬實驗。一種情境是:實驗者遇到老人在公交車站摔倒,是否幫扶?此時選擇幫助的實驗者比例為91.34%(實驗總人數104人)。另一種情境是:假設不會游泳的實驗者獨自遇到小孩落水,是否下水救助?此時選擇不下水救助的實驗者比例為69.23%,且絕大多數人作此選擇的理由是因為自己不會游泳。由此可以推測,“彭宇”案對大學生的社會公德造成一些負面影響,但負面影響不大,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絕大多數大學生還是認可并踐行助人為樂、扶弱幫困的社會公德。

需要說明的是,根據德育具體內容的知識屬性不同,可以把德育內容分為“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兩種。對“事實判斷”可以通過實驗進行證實或證偽,即對理論的正確性進行檢驗,這與一般的自然科學實驗相類似,如上述“阿歐街巷軼事”實驗;對“價值判斷”則無所謂“真”和“假”,只能通過實驗進行“實然”和“應然”的檢驗,這是由德育內容的人文科學特點所決定的,如上述“逃生選擇”實驗。

3.3 德育情境的可模擬性

德育情境的可模擬性關鍵在于對以“人”為核心的實驗情境的模擬。這里的“人”既不是自然科學中可以被解剖的具體的生物“人”,也不是一般社會科學模擬實驗中可以被“符號”化的抽象的社會“人”,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個性、有情感的現實“人”。這種現實“人”的“出場”以及相伴隨的“情境”描述,構成了德育情境實驗的主要對象。實驗是一種歷史范疇,其范圍和深度隨著科學和技術的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地擴大和深化[10]。如果說在傳統實驗技術條件下,實驗還主要局限于自然科學領域,在計算機技術條件下,實驗迅速擴展到社會科學領域,那么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對以“人”為核心的德育實驗情境的模擬就成為可能。

多媒體技術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廣泛的綜合性,它將計算機、聲像、通信技術等合為一體,是計算機、電視機、錄像機、錄音機、音響、游戲機、傳真機性能的綜合;二是充分的互動性,它可以形成人與機器、或人與人通過機器的互動,而且互動的方式也可以是多樣的。這兩個特點恰好滿足了德育情境模擬的基本要求。一方面,對于“人”的“出場”和相應的情境模擬要求,以往只能在影視片中實現,但這完全是單向的,無法進行互動,而且制作成本高、周期長,現在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較好地彌補這些不足。多媒體所具有的綜合性特點,可以將所需要的人物、場景、物品、圖形、圖象、視頻等元素按照要求進行設計、組合和呈現,并較方便地創設出二維或三維動畫形式的“人”和相應的情境。另一方面,對于實驗的互動操作要求,在以往的德育課多媒體教學中,其實主要是利用多媒體的視頻播放功能進行單向觀摩,這只是對多媒體技術的簡單運用。實驗的本質在于操作,操作性是所有實驗的基本要求[11]。經過多媒體編程處理的實驗軟件,在同時呈現動畫、圖形、圖象、文本、視頻等多種信息的基礎上,可以很方便地進行人-機或人-人的多樣互動,從而可以很方便地實現實驗的操作性要求。

4 德育情境模擬實驗與實訓、實踐、案例教學的區別

人文社科的實訓教學在我國高校正處于探索階段,故此對于“實訓”有多種探討。“實訓”本是“實戰訓練”的簡稱,它是對抗性競賽項目的主要訓練方法。演化到計算機職業教育中,“實訓”變成一種教學模式,通常由理論強補、操作學習與企業實習三個環節構成,目的是直接給企業培養所需要的具備職業技能的人才。再演化到目前人文社科類的教學方式,“實訓”成為一種課程,旨在以訓練學生的實踐能力為目標,此時,“實訓”成為“實踐能力訓練”的簡稱。如果按照這種概念理解,德育情境模擬實驗與實訓存在以下主要區別:①目的上的區別。實訓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訓練培養實踐能力特別是動手操作能力;實驗不僅要培養這種能力,還要培養如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還包含對理論本身的檢驗,而實訓沒有對理論的檢驗環節。② 結果的區別。實訓時問題已經有確定的答案,其結果是確定的;而實驗中問題的答案往往是不確定的,其結果也是不確定的。③條件的區別。實訓可以在人為條件下進行,也可以在現實條件下進行;情境模擬實驗則一定是在人為條件下進行的。當然,因為實驗與實訓在目的、條件等方面存在交互性,在內容方面有類似性,所以,實驗場所也可以進行實訓教學,在現實教學中,有時“實驗”概念可以包含或替代“實訓”概念。

德育實踐教學在我國通常也稱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驗教學。對其內涵有目前不同理解,較有代表性的觀點認為:高校德育實踐教學“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依據課程的內容和要求,以組織和引導大學生主動參與實際生活和社會實踐、獲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體驗為主要內容,以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為目標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環節。”[12]德育實踐教學的具體形式可以分為自我實踐和社會實踐兩大類并以社會實踐為主。自我實踐是在學生自身范圍內進行的現實生活和情境模擬活動,如文明修身工程、模擬法庭、情境劇演出等,社會實踐是在社會范圍內進行的有關實踐活動,主要包括參觀、調查、服務等活動[13]。德育實驗與德育實踐的區別主要有三方面:①具體目標不同。德育實驗通常是圍繞驗證或說明某一具體理論、觀點、問題來進行,其目標比較單一、具體,教學的針對性很強;德育實踐一般是圍繞某一方面內容或某一主題來進行,其目標比較寬泛、宏觀,教學的針對性相對比較弱。②基本條件不同。德育實驗是在人為條件下進行,而且事先對實驗要素進行了嚴格的人為設計,具有嚴格的實驗控制過程;德育實踐則是在現實條件下進行,實踐過程往往具有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③ 教學效果不同。德育實驗有助于學習、掌握某一具體理論或某些變量關系,并提高相應的應用能力,其教學效果通常是可以預期并達到的;德育實踐有助于了解相關的國情、民情、社情,鍛煉綜合能力,其教學效果常常不能完全預期和達到,有時甚至可能產生與預期相反的效果。需要說明的是,這里所說的“實驗”是指狹義的實驗室實驗,如果是廣義的“實驗”即包括現場實驗,那么,德育實踐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是一種廣義的“實驗”。

案例教學(Case teaching)自1870年由哈佛大學法學院開創性地使用以來經歷了百余年的多學科應用于發展,20世紀80年代初案例教學引進我國并得到廣泛應用。對“案例”有不同的理解,中國案例研究會會長余凱成教授的觀點是:“所謂案例,就是為了一定的教學目的,圍繞選定的問題,以事實作素材,而編寫成的某一特定情景的描述”[14]以此為基礎,我國知名學者靳玉樂認為,所謂案例教學是一種特定的教學方法,即在教師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的需要,采用案例來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研究、鍛煉能力的方法[15]。由此可以看出實驗教學與案例教學具有明顯區別:①案例教學以既成事實和結果的現實案例為基礎來進行;實驗教學則以未成事實和結果的人為設計條件為基礎來進行。②在案例教學中學生是以“事件”“旁觀者”的身份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在實驗教學中學生是以“事件”“當事者”的身份直接參與互動。③案例教學在效果方面更突出理性反思;實驗教學在效果方面更突出感性體驗。所以。案例教學與實驗教學各有特點,不可互相替代。作為德育情境模擬實驗,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德育案例的基礎上進行案例情境模擬設計,進而進行案例情境模擬實驗。就此而言,實驗教學是案例教學的再發展和再創造。

5 結語

在一定的實驗技術條件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實驗性不同,直接制約了不同學科的實驗方法運用,德育情境模擬實驗就是伴隨著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的成熟和發展而開拓的全新的人文和社會科學實驗領域。若干年的探索表明,其理論基礎是合理的,應用技術是可靠的,運作方式是成熟的,教學效果是明顯的。“實踐-理論”的互動是人們提高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基本模式。因此,在實踐的基礎上,對德育情境模擬實驗的基本概念、實驗類別、實驗機理以及相關關系進行明晰、確認、梳理,不僅有助于提升理論認識,而且對于進一步推動實踐的深入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朱 艷.高校德育情境教學模擬實驗的設計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12):24-28.

ZHU Yan.Design and practice of the experiment of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teaching situation simulation[J].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11,28(12):24-28.

[2][美]瑪·吉·納特雷拉.實驗統計學[M].毛鎮道、蔣子剛譯.上海:上海翻譯出版公司,1990:224.

[3]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1146.

[4]夏征農.辭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2744.

[5]張永兵.教學實驗室導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

[6]徐少錦、溫克勤.倫理百科辭典[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1177.

[7]李吉林.李吉林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2-33.

[8]戴維·威勒、亨利·沃克.實驗設計原理:社會科學理論驗證的一種路徑[M].杜偉宇、孟琦譯.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2-3.

[9]劉茂林.新法學實驗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2.

[10]王 維.科學基礎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542.

[11]拉特利爾.科學和技術對文化的挑戰[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22.

[12]黃煥初.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環節的界定[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6(4):97-99.

HUANG Huan-chu.Definition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practice teaching[J].Journal of Jiangnan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05,6(4):97-99.

[13]羅 石."兩課"社會實踐可行性分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2,7(1):81-86.

LUO Shi.“Two Courses” social practice feasibility analysis[J].Journal of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Education,2002,7(1):81-86.

[14]鄭金洲.案例教學指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2.

[15]張家軍、靳玉樂.論案例教學的本質與特點[J].中國教育學刊,2004(1):48-50.

ZHANG Jia-jun,JIN Yu-le.On the na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se teaching[J].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2004(1):48-50.

猜你喜歡
實訓案例德育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中國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少先隊活動(2021年2期)2021-03-29 05:40:48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基于CDIO理念的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隨機變量分布及統計案例拔高卷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發生在你我身邊的那些治超案例
中國公路(2017年7期)2017-07-24 13:56:38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電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微課在數控實訓課中的應用探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色中色|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 国产在线视频欧美亚综合|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日韩毛片免费观看| 久久福利片| 欧美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日本a级免费|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中文在线|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亚洲成人高清无码| 欧美国产视频| 亚洲成人高清无码|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国产乱肥老妇精品视频| 一级在线毛片| 久久国产黑丝袜视频| 午夜少妇精品视频小电影|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精品| 啊嗯不日本网站| 国产理论一区|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在线观看精品自拍视频|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综合网| 天天爽免费视频| 在线欧美一区|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com| 青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久久伊人色| 青青草原国产| 四虎永久在线| 国产在线视频导航| 国产精品99一区不卡| 老汉色老汉首页a亚洲| av无码久久精品|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麻豆| 色婷婷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hd在线播放| 午夜福利网址| 国产真实二区一区在线亚洲|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狠狠v日韩v欧美v| 国产高清色视频免费看的网址|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波多野结衣无码AV在线| 久久精品电影|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综合|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亚州AV秘 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天天色综合4| 中文字幕色站| 色婷婷成人网| 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 亚洲国产成人自拍|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91丝袜在线观看| 2020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 怡红院美国分院一区二区| 欧洲亚洲欧美国产日本高清| 国产欧美成人不卡视频| 99久久精品国产自免费| 99热最新在线| 天堂成人av| 国产95在线 |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理论片一区| 欧美高清国产| 国产aaaaa一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