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靜興


摘 要:新體育課程標準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它更加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學生運動的愉快感。強調學生主體性,它的實施讓教師對教材的選擇有了更大的選擇權。基于以上原因,我校選擇以花樣跳繩為特色育人項目的開展,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初步構建成“在跳繩中涵養品德,在跳繩中強健體魄、在跳繩中激發潛能”的特色育人格局。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花樣跳繩;校本教材;理念;健康第一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02-0055-02
我校外地務工子女占80%,父母、孩子體育鍛煉的意識不強,由于課外體育活動器材少和體育知識了解片面,課外鍛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樸實的學生對于新鮮事物的興趣較強,因此把跳繩這種不受場地、器材限制的活動作為學校的校本教材開發,在體育課或課外體育活動中以多種“繩”為主的集體游戲、“繩”的游戲創編等,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結協作能力。我校根據新課標,確立了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的花樣跳繩校本教材體系。
一、構建教材體系
以水平二為例,見表1。
二、水平二(3年級)花樣跳繩單元計劃
(一)用心構架整體,精心設計單元計劃
根據領域目標—水平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目標,層層遞進,逐步落實。根據學校及學生的實際和我校跳繩校本教材,選擇跳繩具體教材內容,為達成目標而設計組織形式、學習方法、練習手段等科學構架。
(二)深抓新課標理念,凸顯單元學習目標
1.運動參與:學生能積極主動參加體育活動。
2.運動技能:通過跳繩技術的學習,在體驗學習跳繩的過程中能掌握跳繩的基本方法,說出跳繩的名稱,并能完成多種跳繩動作,了解跳繩的歷史。
3.身體健康:通過學習,讓學生明白運動能增強體質,全面發展柔韌性;身體上下肢的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促進身體正常的生長發育。
4.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積極參與跳繩的學習與鍛煉,克服害怕心理,培養自尊、自信、克服困難的精神。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與學生間相互交流與合作的意識,并能遵守規則,規范自我的體育行為。
(三)立足學習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
1.規范的跳繩姿態、手腕的合理用力和身體的協調。
2.跳長繩和雙人跳時隊友間的配合,相互之間的默契感。
3.持續跳的能力。
(四)單元學習內容(表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