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曙艷
摘 要 “年年歲歲人相似,歲歲年年夜不同”。無論您身在何方,無論您身居何地,不要忘記我們有著同一個節日、同一個心愿,有著屬于億萬中華兒女的同一臺春節晚會。春晚對于音樂教師來說,它是重要的文化寶藏,我們作為音樂教育工作者,在觀看這些節目的同時,有責任和義務以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來欣賞和思考這些節目的演出效果、創意以及成敗,更有責任把優秀的春晚節目介紹給我們的學生,在音樂課堂上與學生一起分享品味這道豐盛的文化“大餐”。
關鍵詞 春晚;審美能力;興趣
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遠遠超越了作為一檔綜藝節目的意義,中央電視臺是國家級電視臺,它引導著正確的文藝創作和節目導向,更是對全國涌現的優秀文藝作品的展示,是明星們展示自己的平臺,也是推出新人、打造中國本土偶像明星的重要基地。我們作為音樂教育工作者,在觀看這些節目的同時,有責任和義務以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來欣賞和思考這些節目的演出效果、創意以及成敗,更有責任把優秀的春晚節目介紹給我們的學生,在音樂課堂上與學生一起分享品味這道豐盛的“大餐”,讓春晚在我們音樂課堂的發光發彩,不但有意義,而且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一、讓春晚變成孩子們的收藏品
央視春晚是代表我國綜藝最高水準的盛大文藝晚會,里面蘊含著我國最優秀的一批藝術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帶給我們的除了歡聲笑語,更是一座難得的寶庫,值得我們去回味和關注。作為一線的音樂教師,有責任和義務把這樣好的資料收集和保存。收集的資料可以按類別分類,或者按照年代分類,給寶庫打上時代的烙印。也可以把當年最受歡迎和最火爆的節目單獨分類,因為這樣的節目有深深的時代烙印,驀然回首的時候,定會涌起很多感慨和激動。如《千手觀音》、《俏夕陽》、《雀之靈》等就是難得的舞蹈精品,《吉祥三寶》、《難忘今宵》、《我的中國心》等歌曲被人們傳唱開來,小品《超生游擊隊》、《賣拐》等打開了語言類節目的新局面。而在前幾年CCTV-3的《與你相約----十二生肖話春晚》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資料,把歷年的節目按時間順序和類別展示,一目了然,清晰流暢。數不勝數的精彩節目,真的就是一個個無價之寶,怎么能就這樣舍棄呢?首先我認為應該讓孩子們學會分類,我們從春晚走過的這31年中不難看出春晚每年的節目形式都涵括了歌舞、相聲、小品、戲劇、雜技等傳統的文化節目,有的還增加了西方的歌劇、魔術等吸引人的新穎節目,讓學生能夠正確的進行分類,在分類的時候教師應該進行舉例然后讓學生分類就可以準確又快速的進行分類。這樣既能在分類中讓孩子們分清各類節目,也能讓孩子們在需要的時候,就可以打開寶庫,盡情采擷,音樂教師應該做有心人,做春晚藏寶人,相信定能磨練成一個個“收藏”家、“鑒寶”專家!
二、讓春晚成為孩子們的課堂盛宴
央視春晚是所有中國人除夕共同期待的民族文化大餐,31年了,我們一年一年地團聚熒屏,守著春晚,守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也見證了現代中國的成長。我們的小學生應該了解春晚這一最高文化盛典,參與評價與討論,利于增強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藝術情操,提高藝術修養。例如今年的蛇年春晚,我給學生在上學期末布置了任務,錄制或者觀看春晚節目,在新年的第一節課首先就是“我喜愛的春節節目”評選,這一環節。氣氛很熱烈,學生的積極性也很高。孩子們最不受歡迎的是語言類的節目,現在學生對語言節目的認同更傾向于魔術和港臺歌手的娛樂節目。如對于相聲小品的滑稽包袱、笑料沒有“感覺”,一臉的迷茫。我利用這些節目,因勢利導地給學生講解相聲的捧哏、逗哏,對北方的語言加以解釋,這是學生了解曲藝的好機會,當然不能一帶而過。學生對“歡樂和諧流行色”少了很多狂熱和癡迷,顯得更理性和平靜,對李玉剛的《嫦娥奔月》等節目喝彩不斷,說明學生的審美情趣正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紛紛稱贊舞臺的舞美漂亮,演員的演唱精湛。
三、讓春晚點亮孩子們的智慧與靈感
關注春晚,關注文化動向,對我們音樂教育工作者的教學和提高自身素養非常有益。對我們節目的編排,教學的價值取向,舞臺效果設計等都起到了一定的指導和參考作用。當每一年的央視春晚在精彩紛呈中落下大幕時,音樂教師應該思索,哪些節目是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哪些內容是精彩的,音樂老師應該有一顆抓住文化動向的心,多思考多觀察,用敏感的市場嗅覺,感悟藝術魅力。例如前幾年的《吉祥三寶》、《千手觀音》、《俏夕陽》等歌舞,它們的魅力一下震撼了億萬觀眾,大江南北很快流行。在編排文藝節目的時候,很多春晚節目可以借鑒,如構思、服裝、音樂等。我在編排節目的時候,很多靈感源自春晚,它的確給了我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和創意.
我國教育領域的改革正在全面、不斷地深入進行。目前,知識的快速更新,新思想、新觀念不斷地涌入,新教材的陸續變革,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這對我們廣大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較強科研能力是當今高素質教師的顯著標志。新型音樂教師應該嘗試從“經驗型”向“研究型過渡。春晚對于音樂教師來說,它是重要的文化寶藏,讓我們更好地把握藝術動向,促使我們不斷豐富教學手段和內容,改進教學方法。音樂教師們,都來嘗試著學會充分利用這塊無價之寶吧。真誠地期盼春晚推出更多更好的藝術作品,為音樂教育增添新的色彩。年年春晚,歲歲開花,音樂教師,請關注春晚,好好利用這份資源,把春晚真正當成音樂教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一個資源!
參考文獻:
[1]楊易禾.關于音樂審美的思考[J].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5,03.
[2]《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仇小明.讓經典音樂成為孩子心中的永恒[J].兒童音樂, 2008
[4]齊易,張文川.音樂藝術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2.